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什么时候有户口的

古代什么时候有户口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12 更新时间:2023/12/30 7:42:35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

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用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户籍是登记、管理人户的册籍,亦称籍帐。

户籍演变

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即户籍。战国时,强国“少料其民”,并实行上计制度,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

秦统一后,使黔首自实田,遂系田亩于户籍。汉代定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户籍这时是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汉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属经常性登记统计。

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已改为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又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等,由官员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宋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帐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取消人口税,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帐、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口。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丁帐等,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口。

宋以后,金的户籍登记包括男女老少,较宋为全面。元代则户类、户等复杂,户籍制度颇乱。

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相当完备。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并列徭役税粮科则。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

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五年(1750)首令岁奏民数,次年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下来。这时,户籍已与赋役无关了。

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是维护政权统治和征课赋役的基础,故历代都十分注意户籍。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

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

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标签: 户口

更多文章

  • 诰命夫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哪些人能成为诰命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授予官职时,授臣一品至五品官称诰,六品至九品官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

  • 古代女子多少岁结婚?有没有规定最晚多少岁结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普遍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现在才有的事,在古代几乎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在宋朝之后。一方面,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普通女子是没有选择权的;另一方面,受封建礼教影响,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实,这种不自由,除了

  •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上皇

    3岁的时候封储,12对就登基为皇帝,14岁就当了爹,18岁禅位,23岁归位。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的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小编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拓跋弘(454―4

  • 藩属国 附属国 附庸国三者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藩属国

    在我们看历史文献历史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藩属国、附庸国、附属国这三个名字,都是表达了国与国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虽说这三个词长相非常的相似,但是细细一品,这“藩”和“附”,“属”和“庸”其内涵还是有很大区

  • 七星诗社有哪些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La Pléiade)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年)和杜贝莱(J.du Bellay,15221560年)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

  • 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图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奥运会

    2020年3月12日,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晴空万里,本来庄严隆重的圣火采集仪式,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临时紧急缩小规模。只有100名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人士参加,民众被禁止参加。“闭门举行”当时看来是一次意外事件,但没人知道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它在全世界成为常态。2020年

  • 雅痞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雅痞

    在过去,可能已有很多人听说过“嬉皮”,以及后来发展转化的“雅皮”,还没听说过“雅痞”。其实,雅痞者,意思很简单,就是有强烈文化气息的"痞子"。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因自己的不凡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雅痞的特点作为痞子中的异类人物,他

  • 古代女子有哪些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

    中国古代女子也运动,且她们的项目以灵巧性为主、以趣味性见长,都有哪些运动呢?一、蹴鞠有说蹴鞠为黄帝所创,有称与兵事有关:“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事,知其材也。”从“鞠”的早期形态上看,我们猜想,蹴鞠的起源应该与原始民族的狩猎生活有关,古时&ldquo

  • 刘邦的泗水亭亭长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亭长

    在古代众多皇帝中,能称之为完美逆袭一生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地痞流氓,到成就霸业的千古帝王,这是人们对于这个皇帝的最初印象。刘邦到30多岁的时候,还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甚至还时常到秦楼楚馆与人厮混,整日给家中惹祸。当然,虽然游手好闲,但是浪荡子刘邦却素有大志,想要逆袭的人生,总不能一直混吃

  •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古代

    “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举世公认,烹调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成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勤劳智慧使者的结晶,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厨师,其中十位更是著名。第一位,伊尹他是中国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帮助商汤统一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