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藩镇”称呼的历史由来

“藩镇”称呼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4/2/18 20:07:30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地胡人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

天宝十节度中,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后,唐国势衰败,据《资治通鉴》记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1]黄巢之乱之前,大部分藩镇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部分河北一带的藩镇,即时称“河朔三镇”的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据《旧唐书》记载在唐僖宗(862年-888年在位)时期“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2]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政权,据记载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藩镇“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买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如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乐彦祯,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害”。[3]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称为“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藩镇成为唐政府对抗边犯的重要屏障,据《新唐书.兵制》记载“大者连州十馀,小者犹兼三四”,[4]藩镇和皇室、宦官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据《新唐书.方镇》记载藩镇“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5]唐朝后期财赋重心转移到江淮地区,东南丰沛的资源,使朝廷得以延续其统治。宋人尹源评说:“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6]

争议性的割据

主条目:藩镇割据

一说起藩镇割据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似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已经是四分五裂,气息奄奄了。且也模糊了人们对唐后期150多年政治风潮、经济变革、制度更替以致文学艺术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复杂历史笼统地称作藩镇割据。唐代藩镇割据与动乱的历史,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所谓“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黄巢起义以后,“天下分裂而无纪”,接于五代,陷于军阀混战的另一番境地,故史称“唐亡于黄巢”。从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到黄巢起义爆发的乾符年间,大约110多年时间里,藩镇的形势是比较稳定的,藩镇数目最多也大体固定在46个左右。[7]

藩镇几乎成了分裂割据的代名词,一部藩镇史似乎就是混乱割据的历史。这实际上是不合乎历史事实的,唐代藩镇近50个,被列入《新唐书·藩镇传》最多不过8个,是不能代表整个藩镇的情况的。中晚唐时期藩镇可分为四种类型,这些类型根据其功能和地域特点分别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非割据性藩镇)、边疆御边型(非割据性藩镇)、东南财源型(非割据性藩镇)。而王援朝提出藩镇的类型应该划分为长期割据型、一度割据型、京东防内型、西北防边型、南方财源型。一般所谓的军阀割据,主要集中在河朔,大多是安史旧部归降者,即“河朔三镇”。

标签: 藩镇

更多文章

  • “宰相”称呼的历史由来 历代宰相称谓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称,而非法制上的名称。在各朝代的官制中其实是没有这官名的,宰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1],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ldqu

  • 明朝“中极殿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中极殿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极殿大学士

    中极殿大学士,旧称华盖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明朝为正五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明朝初期,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2]。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朱元

  • 明朝“建极殿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建极殿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建极殿大学士

    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以前称谨身殿大学士,为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清朝称保和殿大学士。清朝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明朝初期,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2]。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

  • 明清“文华殿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华殿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华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为明清两代所设官职。明朝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以辅导太子读书[1]。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为正一品,统辖百官。洪武年间文华殿大学士:鲍恂、全思诚、全铨、张长年、张溥清朝清朝,

  • 明清“武英殿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武英殿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英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初期为正五品衔,清代为正一品。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办公地址为武英殿。明朝初期,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2]。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

  • 明清“文渊阁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渊阁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文渊阁大学士人员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渊阁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名号之一。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以翰林院官员充任,以备顾问应对,官居正五品。明成祖永乐年间,开始以殿阁大学士衔简选入内阁参预机要。洪熙、宣德以后,内阁之权开始加重,掌管批答奏章,草拟诏命,实际行使宰相的职权。因为品秩较低,常以六部尚书兼任[1]。清朝

  • 明清“东阁大学士”称呼的历史由来 东阁大学士的权限与职责 东阁大学士人员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办公地址为紫禁城左顺门南庑房[2]东阁。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除一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3]。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 对诸葛亮最忠心的将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乱世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智谋超群,个人魅力相当强大,几乎与曹操有的一拼。刚得到诸葛亮时,刘备立马被他的才华所征服,对关羽和张飞两兄弟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常山赵子龙,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堪称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几乎对他言听计从。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东汉汉寿亭是个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寿亭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前期一般是以“关某”或者“关云长”来称呼自己,等到斩了颜良之后,才自称为汉寿亭侯,有的时候会说是“汉寿亭侯关某”,也即关羽将汉寿亭侯放在自己的名字之前。当然,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关羽对于汉寿亭侯同样非常

  • 武则天是几岁进宫为妃的?武则天多少岁登基多少岁退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正统的女皇帝,相比其他手握大权的女子,她不仅做到建国称帝,还主持国家大事多年。但细节总会被成果掩盖,时至今日,若问她的闺名是什么?几岁进宫为妃?几岁登基为帝?又是多大年龄去世的?却少有人知道了。一:少女时代。武则天,不是她的名字,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她叫什么?武媚娘?这是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