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御史”称号的历史由来 御史的权责介绍

古代“御史”称号的历史由来 御史的权责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2/3 4:36:47

御史是中国历史的一种官名,原为史官、与负责文书的官职,后改为监察官,其首领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后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来自御史。类似于近代(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监察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其主要任务为防范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权益、或者是成为贪赃枉法贪官污吏。

沿革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书记、秘书官。

君主置御史,见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大夫置御史,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

三国时,曹魏于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记录朝廷事务,纠弹百官朝仪。

西晋御史名目很多,开后代专设职务御史的先河,有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等。

隋唐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与殿中、治书两侍御史并立。

明清两朝设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隶属都察院,分派各道巡视政务。都察院派遣监察御史出巡地方时,明称巡按,清称巡按御史。明清两朝有巡城御史、巡漕御史、巡农御史、巡关御史、巡茶御史、巡盐御史、巡江御史、巡田御史、巡仓御史等监察御史,该官职品等为正七品,位次于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

1931年,民国政府设立监察院,大致取代封建朝代都察院的功能。

功能

始因于古代时常为集权制度。如知县集全县众多职权于一身。故而须有监督之员吏,以正视听。

不少学者如钱穆、孙中山认为御史制度是中国古代运作良好的监察机关,但近代学人何炳棣却认为,御史的功能无疑是被夸大了,御史制度大部分的只是沦落成文人官员之间彼此攻讦的工具。《三垣笔记》卷中说:“杨给谏枝起与吴铨曹昌时,儿女戚也。昌时纳仁和令吴培昌多金,以雁行呼,谋引至黄门。而枝起怒其贿不及己,遂唆宁侍御承勋纠之,即枝起所草疏也。昌时闻而大恨。知陈中书龙正与枝起交故,亦百计相倾,以闱事牵致龙正坐谪。时枝起与廖给谏国遴、曹侍御溶等,皆以考选一事干周辅延儒不遂,怒欲反戈延儒,事寻泄。此孙侍御凤毛纠疏所自来也。闻泄国遴等谋于延儒者,乃马给谏嘉植;而泄枝起言于昌时者,乃侍御殿臣。一时贪横变诈气习,殊可想见。”

李鸿章曾对孙纲叹曰:“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借此以出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1]

然而吕思勉却认为:“行政官宜用资格较深的人,监察官宜用资格较浅的人。因为行政有时候要有相当的手腕,而且也要有相当技术,这是要有经验然后才能够有的,所以要用资格深的人。至于监察官,则重在破除情面。要锋锐,不要稳重。要有些初出茅庐的呆气,不要阅历深而世故熟。要他抱有高远的理想,看得世事不入眼,不要他看惯了以为无足为怪。要他到处没有认得的人,可以一意孤行,不要交际多了,处处觉得为难。”[2]

明代第一清官海瑞就常被御史弹劾,嘉靖四十年(1561年)巡盐御史袁淳弹劾海瑞“倨傲弗恭,不安分守”,海瑞升任浙江省嘉兴府通判,反而平调江西省兴国县当知县;隆庆四年(1570年)吏科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刁民,鱼肉乡绅,沽名乱政”,并罢其官,闲居家乡十余年;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月,御史房寰弹劾海瑞:“谓其莅官无一善状,唯务诈诞以夸人,一言一动无不为士论所嗤笑。妄引剥皮实草之刑,皇上好杀之心。”因其海瑞不喜于巴结奉承。

标签: 御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强势的八位皇后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后

    在历史上,皇后的数量远远多于皇帝的数量,原因也很简单,皇帝有权力废后,然后给自己换个老婆,但皇后却无法废除皇帝。所以,导致了皇后数量多于皇帝的这种现象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后虽然是一国之母,其实也无法完全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没办法,中国古代毕竟是地道的男权社会。“休夫”偶尔

  •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方红一号卫星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是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距离现在2021年已经过去了51年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还在运行吗?对于这些问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1、东方红一号

  • 河西四郡的由来 河西四郡是谁设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河西四郡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河西四郡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河西四郡的由来是什么呢?还有这个河西四郡的又是谁设立的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分析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1、河西四郡是谁设立的河西四郡是西汉时期西汉政府设立的,如果要指定到个人的话,那就是汉武帝

  •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二生肖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

  • “太守”称号的历史由来 太守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守

    太守又称郡守,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及近代大韩民国的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并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

  • “三公”称号的历史由来 三公是指哪三大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1]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2][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东汉无太师、太保,惟有太傅,为上公。北魏将太师、太傅和太保并称为三师上公。《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

  •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郡望

    郡望,又称姓望或地望[来源请求],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望是指望族世家,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或该望族的发源地。郡望始于六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氏,当时称为&ldqu

  • “郡主”称号的历史由来 郡主就是公主么?哪些女人能成为郡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郡主

    郡主,始于中国晋朝,时皇女封为公主,并以郡为封邑,因此称郡公主或简称郡主。自晋朝之后,郡主成为独立的称呼,郡公主不得再简称为郡主。唐朝:皇太子之女封为郡主。宋朝:皇太子、诸王之女封为郡主。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从蔡京之请,宋徽宗更公主号为帝姬,并改郡主号为宗姬,改县主号为族姬,但北宋亡后遂废[

  • “国相”称号的历史由来 国相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国相

    国相,简称为相,指中国汉朝、魏晋南北朝时代诸侯王或公侯领地的宰相,汉朝为郡国并行制,疆域内设有郡也设有封国,后诸侯王或列侯是虚位元首,封国内实际执政的其实是国相,国相可分“王国国相”与“侯国国相”两个等级,王国国相,即诸侯相,比照一个郡,与太守相同。&

  • “郡王”称号的历史由来 郡王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郡王

    郡王是中国古代帝王册封皇室成员、异姓功臣或外藩国王的一种爵位。郡王的地位仅次于亲王,为封爵的第二等。(例子:唐代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国王后,唐太宗便赐封他为郡王。)历史王之爵位分为亲王与郡王,始见于魏晋时期。按唐制:皇太子之子封郡王,大臣、节度使亦得封郡王(如参预神龙政变的敬晖等五人、唐代宗时大将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