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五个民族的历史结局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五个民族的历史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49 更新时间:2024/1/16 18:00:17

说到五胡乱华这件事情想必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非常让人觉得十分痛苦的事情了,简直就是可以说是耻辱了,而且现在人也不经常的提起,感觉总是不能正确面对,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也会发现五胡乱华虽然很惨烈,但是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得有个结果吧,所以最后五胡乱华的五胡们他们的结果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五胡乱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五胡,通常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

这五个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家族,最后基本上都被族灭,而他们的种族,也全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么,它们是如何消失的?

一.匈奴

匈奴曾经是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一度是秦汉王朝的梦魇。西汉末年,因为遭受天灾,汉朝强大的武力打击,匈奴内部出现分裂。公元48年,分成南北匈奴,北匈奴最后远遁大漠不知所踪。(威震欧洲的阿提拉匈人和北匈奴并不是一码事)南匈奴降服东汉,被安置在并州、凉州一带(今天的甘肃、山西),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匈奴曾经与白波贼等寇掠河东与河内等地,之后定居于河东郡的平阳一带。

公元304年,匈奴左贤王刘渊,在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定国号为汉。刘渊死后传位刘和,不久,刘聪杀死刘和篡位。刘聪死后,再次发生内乱。318年10月,刘曜改国号为赵。

汉武帝肯定想不到的一点是,在他死后500年,匈奴却达到了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顶峰,东到大海,西到凉州,北到长城,南到淮河,取代汉族成为正统,控制了整个北中国。

不过,万事盛极必衰。

第一次,公元318年,刘聪病死后,国丈靳准在汉都平阳发动政变,随后将居住于平阳,所有姓刘的匈奴人,无论少长全部处斩于东市,并派兵掘开前赵两个皇帝的陵墓,拖出刘聪尸体斩首,焚毁刘氏宗庙。自号大将军、汉天王,并向东晋称藩。

第二次。公元328年,后赵皇帝石勒击败并杀死前赵皇帝刘曜,随后乘胜追击,相继攻克长安、上邽(甘肃天水),活捉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等匈奴贵族百官三千多人,全部杀死,又在洛阳坑杀俘获的五千多匈奴人。

遭受两次大规模屠杀后,匈奴刘氏的宗族势力几乎荡然无存。

407年,出身于匈奴铁弗部落得刘勃勃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国号夏。他就是历史上的赫连勃勃,大夏建国53年后,即公元427年,被北魏所灭。

此外,五胡十六国期间的北凉,也是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所建立。北凉最为强大的时候,曾经控制今天的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最后在439年被北魏所灭。

北凉的灭亡,标志着与中国作战近千年的匈奴政权的彻底灭亡。五胡十六国期间,建立国家的匈奴君主们,基本上以灭族而告终。至此,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匈奴族大部分被杀,剩下来的也被汉族逐渐同化,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羯

建立后赵国的石勒,就是羯族。石勒原先是刘渊手下大将,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王,329年石勒消灭前赵,并于330年称帝,史称后赵。333年,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篡位,将石勒家族屠杀殆尽。随后,于335年迁都邺。

349年,石虎死。后赵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混乱期后,大将军石闵软禁了后赵最后一个皇帝石鉴,恢复本来的汉人名字:冉闵。随后,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凡是汉人进献一个羯人首级者,文官升三级,武官拜牙门将军。

血腥残酷的大屠杀由此揭开序幕,仅仅一天之内,羯人的首级就堆积了上万个,尸体扔到城外喂了野狗。屠杀到最后,邺城内的羯人男女老幼全被杀光,首级总数达到二十万之多。

当初,石勒建立后赵之后,把所有的羯人都接来首都邺城居住,并给他们高人一等的超国民待遇:称为国人,不准叫羯人或者胡人。但是石勒没想到的是,他这个举动反而给羯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冉闵的号召下,后赵国内出现了屠杀羯人的比赛,后赵建立以来的残暴,现在全部由羯人来买单。在战场上被捉的羯族俘虏就地斩杀,居住在家里的羯人也被统统屠杀。最后,就连长相近似于羯族的高鼻梁多胡须的胡人,也被连带杀死。

经过这场屠杀,在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羯族,几乎被彻底屠戮殆尽。

以至于今天的历史学者,根本搞不清楚羯族的成分,有人认为羯人隶属于匈奴,陈寅恪主张羯人是月氏人,唐长孺认为主要为西域胡,王仲荦认为羯人是白种人,谭其骧则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统治下的索格底亚那人。

三.氐

氐族的称呼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成分比较复杂,有种说法是氐人的前身是先秦时的巴人,我觉得有可能既有巴人成分,又有羌族和苗族成分。氐族的风俗与羌族比较类似,所以经常都是氐羌并称。

三国时,曹操为了防范刘备,曾经迁徙氐人5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二郡界内。刘备占领汉中之后,魏国又前后迁徙武都氐人万余户到京兆、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县之内。曹魏统治者没有想到的是,大规模的移居氐族到首都附近,为将来的局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公元304年,正是益州氐族流民领袖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成国,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石勒死后,后赵内乱,石虎调遣氐族酋长蒲洪和羌族酋长姚弋仲的军队来中原打仗,没想到,这个决定犹如打开潘多拉之盒,为数十年之后更加惨烈的混乱埋下了种子。

氐族建立的政权国号为秦,为了和羌族建立的秦加以区别,通常被叫做前秦。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击败,两年之后,前秦分崩离析,苻坚被后秦姚苌俘获之后,下令缢死。394年,苻坚族孙苻登被后秦姚兴斩杀,他的儿子苻崇逃至湟中即帝位,不久被西秦所灭。苻氏家族所有的男人被杀光,女人被掳掠为奴。

当初,苻坚为了加强控制,把当初集中到长安的氐族全部分散到各个地区,苻丕镇守邺城,苻晖镇守洛阳等。当时有首氐族民歌:阿得脂,阿得脂,阿得脂,博劳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当语谁。

结果大难来时,氐族力量分散,无法团结起来对付四面八方的敌人,在一连串的败仗之后,散居各地的氐族人口也就消亡了。

五胡乱华中,又一个昙花一现的民族:氐族就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陪葬品就是当年无比强大的前秦。

相对来说,苻坚尽管出身氐族,败于淝水之战,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皇帝之一。历史学家陈登原认为,苻坚有四大优点: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然而纵观中国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寥寥无几,

四.羌

羌族的历史相当悠久,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羌族和匈奴一样,以尚武而著称,男子以战死沙场为荣,以死于病榻为耻。东汉时,西羌内迁,与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人时常发生冲突,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

不过羌族的发源地主要位于地势险要的西部山区,因此不像是匈奴那样的游牧民族,而是半游牧半农耕。在打仗时,羌族军队也是更擅长山地突袭。

西晋末年的混乱局势,也把羌族卷入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前秦皇帝苻坚淝水战败后,羌人领袖姚苌起兵叛乱,第二年擒杀苻坚。公元386年,姚苌在长安称帝,国号依然叫秦,不过后来被称后秦。统治范围包括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传位三代,最后被东晋刘裕所灭,皇族被集体诛杀。至于羌族则逃过了民族同化的命运,今天依然是56个民族中的一员。

五.鲜卑

西晋初年,活跃于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鲜卑,逐渐形成四个主要部落:宇文鲜卑(靠近朝鲜)、慕容鲜卑(辽西,就是《天龙八部》里念念不忘复国的慕容复先祖)、段氏鲜卑(幽州、《天龙八部》里的段誉很有可能就是来自这个部落)、还有就是后来统一北方的拓跋鲜卑。

鲜卑最早的起源就是古代的东胡,五胡十六国期间,鲜卑族也趁着中原内乱登上历史舞台,最后相继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最后,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

北魏孝文帝当政时,极力推广汉化,鲜卑族八大姓纷纷改为汉姓,比如丘穆陵氏改为:穆,独孤氏改为:刘,步六孤氏改为:陆,贺赖氏改为:贺,贺楼氏改为:楼,勿忸氏改为:于,纥奚氏改为:嵇,尉迟氏改为:尉。

此外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唐代有个大诗人元稹,就是拓跋皇族后代。

到唐代以后,鲜卑就彻底融入了汉族当中。算起来,鲜卑可以说是五胡当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不知道这和孝文帝主动汉化是否有关?呵呵。

PS:根据最新的分子基因学检测结果,鲜卑的Y染色体应该是C2,这和后来的蒙古以及建立满清的爱新觉罗家族基本上是一致的。

标签: 五胡十六国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用过哪些年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建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用过哪些年号?前蜀高祖王建(公元847年~公元918年),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原为唐西川节度使,封蜀王。在位16年(公元903年八月~公元918年六月)。病逝,终年72岁。葬于永陵,谥“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rdq

  • 榫卯怎么读 榫卯结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榫卯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应用建筑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

  • 唐朝有哪些避讳?古代的避讳原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避讳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避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讳”这个东西,自古有之,比如我们熟知的,朱元璋当皇帝后,猪不能叫猪啊;乾隆登基后,下令贴对联不能有“五福临门”啊等等,那么具体到唐朝,都有哪些避讳呢?下面就来说一说唐朝的那些有趣的避讳,一起涨姿

  • 孔子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具体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从古至今,这句话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说出来的。那么孔子当时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则谚

  • 麒麟阁十一功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麒麟阁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霍光等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

  • 清朝格格的等级划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格格

    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紫薇分别称为还珠格格、紫薇格格,乾隆的其他女儿也被称为格格。而电视剧《大太监》中,道光帝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格格有的称为公主呢?“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

  • 结婚四色礼是哪四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四色礼

    结婚四色礼是哪四样(结婚的四色礼是哪四种)结婚的四色礼通常是指茶叶、冰糖、罐头和点心,不同地区的四色礼也存在着差异,也有地方的四色礼是烟、酒、猪肉和点心,结婚的四色礼分别代表着一年四季,寓意着自始至终,是一种对婚姻美好祝愿的礼仪形式。结婚的四色礼是哪四种1、四种礼物结婚四色礼一般包括茶叶、冰糖、罐头

  • 五金三金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金

    五金三金的区别(五金和三金的不同)五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金脚链,而三金指的是只是前三者,一般选购三金或者五金是根据所处地域的嫁娶习俗,两者都代表着男方家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选择黄金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其颜色和碰撞声音。1、内容不同五金和三金的内容有所差别,五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金

  • 古代冠礼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冠礼

    古代冠礼是古代汉族男性的一种成年礼仪,一般在男子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举办,由父母长辈作为举办方,并宴请亲朋好友到场观礼,而且发冠一般会由氏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为男子带上,表示对他的祝愿。古代冠礼是汉族的一种成年礼仪,指的是男子的成人礼,一般年满二十岁的男性才能举办,举行冠礼后表示该男子已经成年,可以以个人

  •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子女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皇后

    李世民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女,而长孙氏为他生育了其中的六个(三男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女长乐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但据《四库全书 子部 宋高僧传唐上都青龙寺法朗传》中记载:“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有疾沈笃。尚药供治无所不至。公主乃高宗大帝同母妹也。友爱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