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儒生”和“方士”有区别

“儒生”和“方士”有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1/24 21:20:11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一生饱受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炕儒。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开了思想大一统的“愚民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秦姑皇有没有“坑儒”呢?

秦始皇为什么要“坑儒”?

秦始皇之所以“坑儒”,与炼制“长生不老药”有很大关系。

秦姑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术士侯生对术士卢生说:“皇帝为人刚猛暴庆,自以为是,由一个诸侯兼并天下,自以为功过三皇五帝,无人能及,实在是太狂妄了!”

卢生说:“是啊,他身边虽然设有七十位博士,但这些人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就连丞相与其他大臣也不得不完全依照他的旨意办事:他喜欢用严刑峻法来维持尊严,结果导致各级官吏都害怕获罪,由此没有人敢说真话、尽忠心。他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就会变得更加骄纵!”

侯生叹息一声说:“唉,他还对我们这些术士规定,每个术士只能从事一种方技,一旦这种方技不灵,就会处死这位术士。我们这是过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啊!”

“你看那些观测云气的术士,虽然有三百多人,也都是正直人士,但由于畏惧他,所以只能一味地拍他马屁,不敢说他的过失。”

“这还不算什么。他规定每晚批阅的公文都要达到一定的量,达不到就不睡觉。一个人贪恋权势到这种程度,怎么可能为他找到长生不老药呢r

当晚,侯生和卢生商量说,不能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给秦姑皇炼药了,所以他们就悄悄地溜出了咸阳。

秦始皇听说侯生和卢生不但擅自潜逃,还在自己背后嚼舌头,非常愤怒。他对大臣说;“前不久,我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籍全部焚烧,我之所以还招一些文学士和术士,是想让他们辅助我建立太平盛世。术士许诺我说,可以找到长生不老药,但韩众一去不返,徐福等人花费上亿的钱财都未能找到,反倒是一个个为非作歹的消息不断地传到我的耳边。我对侯生、卢生等人赏赐颇为丰厚,但他们竟然在背后诽谤我,损害我的名声。我派人调查过住在咸阳的这些人,有人制造谣言,蛊惑百姓。”于是,秦始皇“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姑皇本纪》)

“坑儒”后,秦始皇变本加厉地发配罪犯,将他们举家迁往边塞。长子扶苏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泰始皇本纪》)

“坑儒派”恰恰抓住“谙生皆诵法孔于”断定“诸生”就是指儒生。但反对者认为,这根本就无法证明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只能说明扶苏认为秦始皇刑罚过重与孔子学说背道而驰,不利于笼络民心而已。

泰始皇坑杀的到底是儒生,还是术士?

与“坑儒派”相对立的则是“坑术派”,他们认为秦始皇坑杀的都是坑蒙拐骗的术士。

据《史记·儒林外传》记裁:“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此外,东汉学者王克在《论衡·贤难》中提到“此亡秦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亦在《汉书·儒林传》中提到“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这些史籍一致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术士。

先不论是“坑懦”,还是“坑术士”,我们先来看看“坑儒”一词最先出自何处。其实,它最早出自西汉经学家、孔子第十一世孙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的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懦,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环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但后来,《古文尚书》失传了。到了东晋,豫章内史梅陨不知道从何处得到《古文尚书》,并将它捐献出来。然而,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学者们都认为,《古文尚书》“尽为后儒伪作”。

近年来,专家们在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多年的《尚书》,并证实现今传世两干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此外,孔安同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倘若孔安国认定秦始皇曾有“坑儒”之举,作为一向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又怎会将“坑儒”一事记成“坑术士”呢?再者说,秦姑皇焚书坑儒之时离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不过120年,难道在这120年间,秦始皇曾“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的“坑懦”惊天大事就随历史的烟云而消散了?

其实,西汉年间并不存在“坑儒说”。曾在秦朝做过博士并传授《古文尚书》的伏生、担任过秦汉两代博士的叔孙通以及秦时为御史入汉当丞相的张苍等人均未提及秦始皇“坑儒”一事。就连因《过秦论》而闻名天下的西汉政治家贾谊也只是说秦姑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其中也仅仅是提到秦始皇“焚百家文言”,并未提到“坑儒”。实际上,“坑儒说”起源于东汉并盛行于唐代。

东汉学者卫宏在《诏定古文官书序》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秦姑皇“坑儒”的整个过程;泰始皇焚书后,担心天下儒生不服从他所制定的法律,于是便从全国召集了七百儒生,并皆拜为郎中。随后,他偷偷派人到骊山中带有温泉的山谷里去种瓜。待瓜熟蒂落之后,他问儒生说,冬天能够结出瓜来吗?儒生们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双方为此吵得不可开支。于是,秦姑皇就让他们去骊山实地考察。当儒生们到达时,秦姑皇让入用藏在两旁的“推土机”,将他们活埋在骊山下。尽管故事编得乏善可陈,但却在唐代广为流传。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今天,便让一生充满争议的秦始皇坐实了“坑儒”之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坑杀的并非是儒生,而是术士。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定这些被坑杀的人中没有个别为非作歹的儒生。

针对饱受诟病的“坑儒”一事,梁肩超先生却深表赞同;“坑儒之事,所坑者咸阳四百余人耳。且祸实肇自方士,则所坑者什九皆当如汉时文成、五利之徒,左道欺罔,邪诌以易富贵,在法宜诛也……始皇一坑正可以扫涤恶氛,惩创民意,功逾于罪也。”

标签: 方士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五个民族的历史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胡十六国

    说到五胡乱华这件事情想必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非常让人觉得十分痛苦的事情了,简直就是可以说是耻辱了,而且现在人也不经常的提起,感觉总是不能正确面对,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也会发现五胡乱华虽然很惨烈,但是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得有个结果吧,所以最后五胡乱华的五胡们他们的结果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

  •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用过哪些年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建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用过哪些年号?前蜀高祖王建(公元847年~公元918年),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原为唐西川节度使,封蜀王。在位16年(公元903年八月~公元918年六月)。病逝,终年72岁。葬于永陵,谥“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rdq

  • 榫卯怎么读 榫卯结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榫卯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应用建筑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

  • 唐朝有哪些避讳?古代的避讳原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避讳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避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讳”这个东西,自古有之,比如我们熟知的,朱元璋当皇帝后,猪不能叫猪啊;乾隆登基后,下令贴对联不能有“五福临门”啊等等,那么具体到唐朝,都有哪些避讳呢?下面就来说一说唐朝的那些有趣的避讳,一起涨姿

  • 孔子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具体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从古至今,这句话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说出来的。那么孔子当时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则谚

  • 麒麟阁十一功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麒麟阁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霍光等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

  • 清朝格格的等级划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格格

    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紫薇分别称为还珠格格、紫薇格格,乾隆的其他女儿也被称为格格。而电视剧《大太监》中,道光帝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格格有的称为公主呢?“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

  • 结婚四色礼是哪四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四色礼

    结婚四色礼是哪四样(结婚的四色礼是哪四种)结婚的四色礼通常是指茶叶、冰糖、罐头和点心,不同地区的四色礼也存在着差异,也有地方的四色礼是烟、酒、猪肉和点心,结婚的四色礼分别代表着一年四季,寓意着自始至终,是一种对婚姻美好祝愿的礼仪形式。结婚的四色礼是哪四种1、四种礼物结婚四色礼一般包括茶叶、冰糖、罐头

  • 五金三金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金

    五金三金的区别(五金和三金的不同)五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金脚链,而三金指的是只是前三者,一般选购三金或者五金是根据所处地域的嫁娶习俗,两者都代表着男方家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选择黄金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其颜色和碰撞声音。1、内容不同五金和三金的内容有所差别,五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金

  • 古代冠礼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冠礼

    古代冠礼是古代汉族男性的一种成年礼仪,一般在男子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举办,由父母长辈作为举办方,并宴请亲朋好友到场观礼,而且发冠一般会由氏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为男子带上,表示对他的祝愿。古代冠礼是汉族的一种成年礼仪,指的是男子的成人礼,一般年满二十岁的男性才能举办,举行冠礼后表示该男子已经成年,可以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