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阿房宫名的历史由来

阿房宫名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20 更新时间:2024/1/14 19:17:36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始皇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并没有立即迁移政治中心,依然在全力经营先王的宫殿。“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三辅黄图》)。但随时间的推移,首都咸阳人口急剧增加,渭北地区因受两河(泾水和渭水)的限制有了人满为患的感觉,出自建立“帝在之都”的考虑,在九年之后这才有了重新建设朝宫的举动。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九月葬于骊山。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秦二世胡亥将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帝国危在旦夕时。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宫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朝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宫是否继续修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处死。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

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

《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可见“阿城”在西汉中期还依然完整。

阿城因地近长安就往往成为屯兵的地方。“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株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 《十六国春秋》)。

隋末,唐太宗李世民入关,自泾阳趋司竹,也曾经屯兵阿城 。颜师古说:“以其墙壁崇厚,故俗为阿城”。大约到了宋代,阿城被夷毁。宋敏求在《长安志》一书中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宋敏求根据实际踏查,最早揭示出阿城“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已得到了今日考古的验证。

标签: 阿房宫

更多文章

  • 汤若望主持编纂了哪些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汤若望

    汤若望在中国传教期间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汉语言学术以及儒学文化,因此他在中国的47年间,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也留下了多本著作或译本,以及其修整的新历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汤若望主持编纂了哪些著作汤若望在华传教期间,编写了多部宗教、科学著作,并用中文翻译书籍使之有机会被国人所阅读。宗教方面,他留

  • 女子未婚是"待字闺中"男子未婚被称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未婚

    在中国古代,待字闺中表示女子未婚,等待迎娶她的男子。那么为什么未出嫁的女子被称为是“待字闺中”呢?原来啊,在古代,名与字是分开使用的。古人只有到了成年之后才能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又叫上头、上头礼,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等到出嫁的时候

  • 和珅家产折合人民币有多少亿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

    根据抄家清单估算和珅的财产数以亿计,折合成银子至少有2-11亿,而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00亿-2420亿之间。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很大,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

  • 明崇祯帝的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帝

    周皇后(1611年1644年),崇祯帝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朱由检

  •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盘点:1、大禹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堵"为"疏",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2、孙叔敖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

  • 曹髦是谁的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髦

    曹髦,字彦士,在《三国志》中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曹髦的祖父是曹丕,父亲是曹霖,他在仅有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郯县的高贵乡公,因为他天资聪颖,所以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赏。公元254年,曹魏的权臣司马师废掉了曹芳,将郯县的高贵乡公曹髦扶上了帝位。被接到洛阳之后,曹髦就一直住在

  • 澳门特首历届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通常简称澳门特首。特首依法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领导特别行政区事务。此职位成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代替香港总督、澳门总督的职务。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根据《基本法》规定,特首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当地选举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当选者必须拥护

  • 古代皇帝的自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

    我们在看关于帝王的古装剧或者古装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有好多不同的自称,譬如“朕”、“孤”、“寡人”等等。那么,这些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一、朕朕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皇帝的自称。但实际

  • 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山,两盆,指的,哪里,地里,学习,我们,很多,关于,地形

    在地里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关于地形和盆地的知识,那么三山夹两盆是什么呢?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哪里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在新疆,由北向南分列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脉,这三座山脉之间夹着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点。新疆三山夹两盆说的特点:山脉与盆地相

  • 太后懿旨皇帝能违抗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后

    皇帝身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的权力,因此所下的圣旨没有人敢违抗,抗旨的结果就是被拉出去斩了。而太后是皇帝的母亲,在古代孝道文化是皇帝的必修课,因此皇帝对太后的话和懿旨是言听计从的。从中就可以看出结果来了,皇帝的圣旨是治理国家所用的,太后的懿旨是为了管理皇帝的家(后宫)所用的。按照法统来说,自然是圣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