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曹孙刘三分天下之前,刘表又是如何坐拥荆州之地?

在曹孙刘三分天下之前,刘表又是如何坐拥荆州之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2 4:32:22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刘表此人,是汉末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在曹孙刘三家三分天下之前,是坐拥两湖千里之地,带甲十余万,人口六百余万的大军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刘表此人文弱多疑,缺少决断,并因此失去荆州。其实并非如此,仅看刘表单骑定荆州,就足可见其文采风流,雄才伟略。光和七年(184年),党禁解除,刘表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推荐再次入朝,出任北军中候。

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由于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在董卓乱国之后,孙坚起兵长沙,挥师北上,在经过荆州的时候,杀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之后,袁术接管了南阳,作为回报,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而董卓听从属下建议,选拔一些宗室名流出任州牧刺史,以此拉拢人心。而刘表正是此时走马上任。刘表一个兵也没带,单人独骑来到了荆州的宜城。

刘表之前的官职是北军中侯,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并没有多少实权。进入荆州,要经过占据宛城的袁术的地盘。袁术可不是什么善人,此人早就心怀不轨,是一位即对抗董卓,又反对朝廷,对兄长袁绍也不买账的主,和刘表也完全没交情。带兵,刘表没有几个兵,一旦人多,招摇过市,被袁术发现,保不定袁术就把刘表给干掉。那刘表为何前往宜城?

荆州的州治在武陵的汉寿县,最繁盛的政治经济中心却在南阳的宛县和南郡的襄阳县。然而刘表却既没去汉寿,也不去襄阳和宛城,而是去了宜城。东汉末年的汉寿,早已没有汉初的繁华,几代荆州刺史都没有再那里驻守了,宛城和襄阳则分别在袁术和农民起义军的手里,而宜城有着刘表约好的几位老友在等候。宜城的三位老友分别是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这三人对刘表仰慕已久。刘表官职不大,三人仰慕刘表什么呢?

一者,刘表是汉室宗亲。和刘备一样,是汉景帝的后代,不同的是,刘表是景帝之子鲁恭王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这样一个金字招牌,就如同有了一块官场通行证一样,尤其是在民间一些文人心中,地位是很崇高的。

二者,刘表是名人,地位崇高。在东汉时期,非常流行品评人物,而对人物的评定,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人在文人官僚集团心中的地位。在演义当中,刘备是“江夏八骏”之一。八骏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江夏,有汝南人,鲁国人,渤海人等等,天南海北,其实就是天下群贤。

而在其他的史料中,刘表还被归到不同的名士集团,比如说《汉纪》里刘表被称为“八交”之一,。《汉末名士录》称刘表为“八及”之一,《后汉书》称刘表为“八顾”之一,也就是说,无论在哪本书中,哪个人眼中,刘表都是汉末当之无愧的名流,在文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蒯良、蒯越、蔡瑁对刘表的仰慕,也就是荆州士林对刘表态度的缩影。也就是说,尊贵的宗室身份,崇高的文化地位,是刘表能够单骑定荆州的第一个原因。

与好友相会之后,大家开始商讨对策。当时的荆州一共有这样几派势力:一是南阳太守的袁术,,控制了荆北大片地区;二是长沙太守苏代,控制了荆南;三是华容县长贝羽掌握了南郡的一部分;四是农民起义军张虎和陈生,拥有襄阳左近地区;五是盘踞荆州各地的“宗贼”势力。

这五大势力中,以袁术的势力追强,南阳虽然是一个郡,却是天下第一大郡,拥有人口200多万,袁术手下更有精兵十余万,根本动不了,其他如苏代、贝羽等人,都手握重兵,无法轻易拿下。要想找到突破口,最好的选择是击破“宗贼”势力,然后劝说襄阳农民义军归降。

什么叫做“宗贼”?“宗贼”,是指南方丘陵地区以宗族为单位的地方武装。东汉一朝,豪强宗族势力很盛。他们以田庄经济为基础,建立起具有经济、军事功能的“坞堡”,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甚至可以“闭门为市”,军事上可以抵御外来入侵。宗贼势力强大,长期以来又保守自足,对官府基本上不买账。刘表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刘表说:“宗贼的问题比较严重。

第一,袁术会利用他们来反对我的统治;第二,他们把人口都控制了,我征不到兵;第三,就算征到了兵也容易受他们的鼓惑而跑走。怎么办?”蒯良回答说:“众人不归附你的话,是因为你的仁德不够,归附了你而没有太平的话,是义不够啊。如果您把仁义修炼到家了,老百姓来投奔您就象洪水哗啦啦地往下流啊!您还怕什么呢?居然还在这里问征兵的办法!”蒯良此人是典型的儒家思想,想以儒家的仁义思想感化宗族首领,基本上是空谈。

弟弟蒯越不赞同大哥的观点,蒯越说:“在太平盛世,治理国家确实要讲究仁义,但是在乱世则要看重权谋。兵不在乎多,而在于能够得人心。袁术这个人很勇敢,但是却没有决断,苏代、贝羽等人也都是只有勇力的莽夫,不值得担心。

至于宗贼的首领,很多人都贪婪而残暴,老百姓心中并不服从。我手下有一些比较有修养的人,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派出去告诉这些宗族首领,归降我们有利可图,他们必然会前来,使君您可以把那些残暴无道的首领诛杀,然后在安抚、任用其他人,这样的,整个荆州的百姓必定会归顺使君,愿意为使君效命。”

蒯越还立足荆州,提出了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只要使君立住脚跟之后,能够推行仁德,那么百姓必定支持。这样的话,就可以拥有雄兵,在南占据江陵,在北掌控襄阳,然后荆州八郡只要传递檄文就可以平定了。就算是袁术等人到了,也必将没有作为!”

刘表一听,很是高兴,以后他治理荆州基本上走的就是蒯越的思路。不过对于大哥蒯良,刘表也同样表示了尊敬。刘表说:“子柔之言,可谓雍季之论。异度之计,可谓臼犯之谋。”雍季和臼犯,是晋文公的两位大臣。晋文公去打仗,问这两人怎么办。臼犯说用诈,雍季说不能诈,诈骗是不好的,不利于树立诚信。结果晋文公采用了臼犯的诈计,回去却表扬了雍季的诚信论。刘表用了这个典故,安慰了蒯良,却用了蒯越的计谋,体现了高明的领导艺术。

之后,刘表邀请了荆州五十五个宗族首领,并把他们全部都杀了,把这些人的军队全部接管,建立起自己的武装,然后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派了蒯越单骑进襄阳城,说降了农民起义军首领。至此,除南阳以外的整个荆北都已经在刘表的掌控之下了。结交荆州名士,消灭宗贼势力,是刘表能够单骑定荆州的第二个原因。

不久之后,刘表占据了南郡、江夏郡、章陵郡、襄阳郡四个郡。不久刘表派遣心腹黄祖去镇守荆州东大门江夏,派遣蒯越担任章陵太守,自己则移镇南郡的襄阳。而在立足荆北三郡之后,刘表没有急于进兵统一荆州,而是和襄阳名流蔡瑁联姻,结交荆州各路豪强势力,巩固已有的地盘。

同时表奏袁术,正式担任南阳太守,和袁术保持了短暂而必需的和平,于是南阳在名义上也归顺于刘表。刘表又派了使者去晓谕荆南四郡。当时长沙太守苏代已经死去,接任太守张咨也忙于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名义上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个郡也归顺了刘表。至此,荆襄九郡全部归属刘表的名下。稳定已有根基,徐图未来发展,是刘表能够单骑定荆州的第三个原因。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良从头至尾都深得刘邦的信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初汉三杰中,韩信以谋反罪被诛杀,灭其三族,萧何被治罪下狱,只有张良从头至尾都深得刘邦的信任,吕雉也很尊敬他,张良死后还获得了文成侯的谥号,就连他的儿子也被世袭封侯,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良不仅身份显贵,祖上做过五代韩王之相,在刘邦阵营立下了很多很多不

  • 司马懿早就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却不进城去杀掉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两个人啊,不知大家是不是跟小编一样都想起了三国演义呢!众所周知,他两个人都是玩弄计谋与智慧的人,小编我真的时很佩服,提到诸葛亮,我第一反应就是很崇拜了,毕竟三国把他刻画的那么足智多谋,好如道破天机。刚刚开始的时候小编我是通过草船借箭这个典故知道他的,表面看起来神乎其乎,但是实际其实都是因为他的

  • 自朱棣设立东厂之后,明朝的舞台为何都交给太监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太监代代有,明朝特别多。大家发现没有,无论是正史,小说,还是影视作品,好像明朝的太监都很厉害,从郑和开始,到王振,再到冯保,最后达到顶峰的魏忠贤,把持朝政,权侵朝野。还有大家耳熟能详,臭名昭著的机构——东厂,感觉整个明朝有三分之一的舞台都交给太监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史

  •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和袁术接触不多,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袁术,文史百科

    跟着小编长知识,说起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亲生的兄弟,但在三国演义中他们二人好像又接触不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军阀。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兄弟到底是什么关系。袁绍的父亲是当时的左中郎将袁成,但袁成在袁绍出生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留下袁绍母子只好依附在三叔袁逢家,而袁术就是袁逢的亲儿

  • 嘉庆为何会立刻查办和珅?只因嘉庆需要立威震慑朝堂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乾隆皇帝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上,他继承了他父皇雍正的大好基础,创建了康乾盛世。而他之所以是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是因为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也是他亲手将它拖向衰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以说他是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 范仲淹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哪十项改革纲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文史百科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

  • 汉中作为蜀汉最前沿的地方,刘备为何提拔魏延来镇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拿下益州和汉中,加上荆州,实力大增,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让魏延镇守汉中,让张飞镇守阆中,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关羽会带水军,自然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而在汉中和阆中的问题上,刘备为何让魏延守汉中,做第一屏障,而让张飞守阆中,做第二屏障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汉

  • 康熙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对儿子的教育为何是失败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纵观整个清朝,康熙在清朝所有皇帝中,称得上是一位明君。康熙的儿子跟他却不太一样,他的儿子们各个文武双全,但每个人都心狠手辣。包括后来在九子夺嫡中,康熙的儿子们使尽了所有的手段,完全不顾手足之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的长子胤禔,军事才能卓著,但胤禔没有被立为太子,所以胤禔

  • 探索白露节气的历史由来,白露时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白露节气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7日17时53分将迎来白露节气。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

  • 巴里坤县城中的一座阁楼,与唐朝巾帼英雄樊梨花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巴里坤坐落于东天山北、蒙古高原南,处天山与蒙古高原的夹缝中。巴里坤的历史似她的城墙一样厚重、悠久。早在汉唐,这里就是新疆军事、交通要塞,班超、樊梨花等在这里留下沙场征战和贬戍足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巴里坤秦末汉初称“蒲类”,唐时归入中原版图,并置蒲类县。史书记载:这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