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皇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4/1/24 11:33:18

皇太妃,是中国、越南和日本尊封先代皇帝或天皇妃嫔或原为妃位的现任皇帝或天皇生母的位号,位次皇太后。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东晋晋哀帝、晋废帝的生母周贵人。

中国

明代以前

皇太妃这一尊号一般仅限于尊封非皇后出身的帝母。继任君王没有义务与责任要尊封君王的其他遗孀为皇太妃。自东晋周太妃以后,历代多有延用皇太妃一号。妾妃所生的儿子登基为新任君王,母以子贵,本该以帝母之尊登位皇太后,但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中,嫡庶有严格的区别,当先帝嫡妻皇后在世,现任皇帝只能尊嫡母为皇太后,也因此这些非皇后出身的帝母只能屈尊于皇太妃一位。部分皇太妃在先帝嫡妻去世后,又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以下列出明以前历代皇太妃:

  • 章皇太妃周氏,晋成帝贵人,晋哀帝、晋废帝生母。晋朝家法不容许妃嫔母以子贵登位太后,晋哀帝婶母褚蒜子仍为皇太后。周贵人只尊皇太妃,她也是中国第一位皇太妃。

  • 文皇太后李陵容,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后宫,晋孝武帝生母。出身微贱,未获丈夫任何封号,孝武帝登基后,尊封生母李陵容为淑妃,又进为贵人、夫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相同。后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

  • 南北朝

  • 皇太妃陈妙登,南朝宋明帝刘彧嫔妃,废帝刘昱生母。刘昱即位后,由于嫡母王贞风健在,陈妙登不称太后,只尊皇太妃,尊荣与东晋的皇太妃李陵容相当。刘昱被杀之后,降为苍梧王太妃。

  • 皇太妃陈法容,南朝宋明帝昭华,宋顺帝生母(一说养母)。明帝驾崩后,陈法容晋为安成王太妃。顺帝即位后,陈法容再晋为皇太妃。顺帝禅位后被南朝齐封为汝阴王,降称汝阴王太妃。

  • 先太妃王氏,北魏先帝元羽妾室,节闵帝元恭生母。531年,元恭被拥立为皇帝,追尊父亲元羽为先帝,母亲王氏为先太妃。

  • 武穆后冯氏,北魏武穆帝元怀妻,孝武帝元修嫡母。元修登基封为皇太妃。永熙二年正月丁巳(533年3月9日)由皇太妃追尊为武穆后。

  • 皇太妃李氏,北魏武穆帝元怀妾,孝武帝元修生母。元修嫡母冯皇太妃追尊为武穆后,追尊李氏为皇太妃。

  • 孝皇太妃曹氏,西梁宣帝贵嫔,明帝萧岿生母,梁明帝嗣位,尊封嫡母王皇后为皇太后,生母曹贵嫔为皇太妃。

  • 五代十国

  • 翊圣皇太妃徐氏,即前蜀花蕊夫人。前蜀高祖王建淑妃。后主王衍姨母,王建死后,因其姐顺圣太后为嗣皇帝生母,尊为皇太妃。

  • 皇太妃刘氏,后唐太祖李克用正妻。后唐庄宗李存勗称帝后,册生母曹氏为皇太后,嫡母刘氏仅册为皇太妃,违背了尊嫡母为皇太后的制度。

  • 皇太后刘氏,后晋宪祖妾,后晋高祖石敬瑭庶母。天福二年(937年),高祖尊为太妃,不加皇字。天福七年(942年)五月,高祖病重,下诏晋尊为皇太妃。出帝石重贵尊皇祖母为皇太后。

  • 皇太妃安氏,后晋宋王石敬儒妻,出帝石重贵之生母。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后,侄出帝即位,尊伯母李皇后为皇太后。生母秦国夫人安氏虽为正妻,仅为皇太妃。

  • 皇太妃赵氏,南汉开国皇帝刘䶮昭仪,殇帝刘弘度生母。殇帝继位,此时其嫡母马皇后已去世,但刘弘度仅尊母亲为皇太妃。

  • 宋辽

  • 皇太妃萧胡辇,承天皇太后萧绰之姐,辽穆宗胞弟钦靖皇太叔耶律罨撒葛之妻。辽圣宗时为皇太妃。

  • 章惠皇后杨氏,宋真宗淑妃,因抚育宋仁宗有功,尊为皇太妃,章献刘太后遗诏又尊为皇太后。

  • 钦成皇后朱氏,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宋朝家法不容许并立皇太后,因此哲宗只能尊嫡母向皇后为太后,生母朱德妃生前只尊为圣瑞皇太妃,逝世后才追封为钦成皇后。

  • 钦慈皇后陈氏,宋神宗美人、宋徽宗生母。宋徽宗登基后,陈氏已经去世,因向太后仍在世,仅追尊生母为皇太妃。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崩,遗命尊为皇太后,谥钦慈皇后。

  • 明朝

    明朝允许两宫太后并立,皇帝的嫡母与生母并尊为太后。仅正式尊封有一位皇太妃,是在皇太后缺位的情况下,尊封在朝廷和后宫具有威望的妃嫔为皇太妃,代掌皇太后印玺。

  • 宣懿康昭皇太妃刘氏,明神宗昭妃,被明熹宗、明思宗尊为皇太妃,代掌太后印玺。

  • 清朝

    清承明制,允许两宫太后并立,但在乾隆以后,对皇太妃的尊封大量增加。普遍而言,本身在朝廷或后宫具有威望,或是曾对新任君王有辅育之恩(如温惠皇贵太妃),又或者是子女在朝有功绩的先皇遗孀,以及一部分享有高寿的先皇遗孀(如皇考裕贵太妃),都能够被尊为太妃。故而清朝皇太妃数量众多,更有皇贵太妃、贵太妃、太妃三等。不过在民国初年的逊清小朝廷中,皇贵太妃名号变得浮滥,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所有在世的遗孀都获得了皇贵太妃名号,是所谓四大太妃,并在隆裕太后逝世后居皇室与内宫的主导地位。

    皇帝

    关系

    谥号

    姓名

    尊号

    丈夫

    生卒年份

    陵墓

    备注

    康熙帝

    庶曾祖母

    寿康太妃

    博尔济吉特氏

    皇祖寿康太妃

    努尔哈赤

    1599年1665年

    福陵

    乾隆帝

    庶祖母

    悫惠皇贵妃

    佟佳氏

    皇祖寿祺皇贵太妃

    康熙帝

    1668年1743年

    景陵双妃园寝

    庶祖母

    惇怡皇贵妃

    瓜尔佳氏

    温惠皇贵太妃

    1683年1768年

    庶祖母

    顺懿密妃

    王氏

    皇祖顺懿密太妃

    17世纪1744年

    景陵妃园寝

    庶祖母

    纯裕勤妃

    陈氏

    皇祖纯裕勤太妃

    17世纪1754年

    庶母

    纯悫皇贵妃

    耿氏

    皇考裕皇贵太妃

    雍正帝

    1689年-1784年

    泰陵妃园寝

    嘉庆帝

    庶母

    颖贵妃

    巴林氏

    颖贵太妃

    乾隆帝

    1731年1800年

    裕陵妃园寝

    庶母

    婉贵妃

    陈氏

    婉贵太妃

    1716年1807年

    寿92岁

    道光帝

    庶祖母

    晋妃

    富察氏

    皇祖晋太妃

    1716年1807年

    咸丰帝

    庶祖母

    恭顺皇贵妃

    钮祜禄氏

    皇祖如皇贵太妃

    嘉庆帝

    1787年1860年

    昌陵妃园寝

    养母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皇考康慈皇贵太妃

    道光帝

    1812年-1855年

    慕东陵

    弥留尊为太后

    庶母

    庄顺皇贵妃

    乌雅氏

    皇考琳贵太妃

    1822年-1866年

    光绪帝生祖母

    溥仪生曾祖母

    同治帝

    庶祖母

    皇祖琳皇贵太妃

    光绪帝

    庶养母

    庄静皇贵妃

    他他拉氏

    皇考丽皇贵太妃

    咸丰帝

    1837年-1890年

    定陵妃园寝

    墓在妃园寝首排正中

    溥仪

    庶祖母

    端恪皇贵妃

    佟佳氏

    祺皇贵太妃

    1844年-1910年

    唯一历经五朝的太妃

    庶伯母

    恭肃皇贵妃

    阿鲁特氏

    庄和皇贵太妃

    同治帝

    1857年1921年

    惠陵妃园寝

    称四大太妃

    庶伯母

    献哲皇贵妃

    赫舍里氏

    敬懿皇贵太妃

    1856年1932年

    庶伯母

    敦惠皇贵妃

    西林觉罗氏

    荣惠皇贵太妃

    1856年1933年

    庶养继母

    温靖皇贵妃

    他他拉氏

    端康皇贵太妃

    光绪帝

    1873年1924年

    崇陵妃园寝

    越南

    阮朝之前

    阮朝之前一般只有妃嫔出身的帝母尊为皇太妃。虽然有些妃嫔出身的帝母死后追尊为皇太后,但生前只能尊为皇太妃。例如越南李仁宗之元妃、李圣宗的生母倚兰夫人黎氏,以及陈朝陈英宗之妃、陈明宗生母徽思皇妃陈氏,在儿子登基后都只尊为皇太妃,死后才追尊为皇太后。

    阮朝

    自明命帝起,皇帝后宫不立皇后,只封妃嫔,以皇贵妃为正室,死后追尊为皇后,而新帝生母则被尊为皇太妃。例如,绍治帝之子协和帝刚刚被拥立时,曾尊其生母端嫔张氏慎为皇太妃。协和帝被废后,端嫔的皇太妃称号也被剥夺。建福帝继位后尊其嫡母谦皇后武氏谐为皇太后,养母学妃阮氏香为皇太妃,直到同庆帝继位后才废除了学妃的皇太妃称号。同庆帝的正室阮有氏娴封为皇贵妃,而继同庆帝位的是和嫔杨氏熟之子定帝,启定帝登基后把嫡母尊为皇太后,生母尊为皇太妃,后来才再尊为皇太后。

    日本

    日本皇室在醍醐天皇以前,只有皇后所出之子,才能在登基后尊生母为皇太后。若妃、亲王妃、王妃所出之子登基为天皇,只能称皇太妃而非皇太后。自醍醐天皇尊养母藤原温子皇太夫人、并授予中宫职的承职后,即使非皇后所出之子,也能尊生母为皇太后。

    参考书目

  • 《晋书》

  • 《辽史》

  • 《郑家正谱》

  • 《郑氏玉谱记》

  • 标签: 皇太妃

    更多文章

    • 高仙芝活了多少岁 高仙芝死时大约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阅读,解析,欲钱,长道,短的,动物,是什么,生肖,阅读,解析

      说到高仙芝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这个人战功显赫,战绩满满,从小就非常出名,那么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的死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个高仙芝活了多少岁,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高仙芝死的时候大约多少岁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并无高仙芝出生时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医生和女御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医生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古代历史长期以男性为主导,各行各业大多以男子充任,然而即使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上,仍然有不少女子成为个中翘楚。中国第一位女医生是谁,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而西汉武帝时期的义妁,不仅是中国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御医,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位列

    • 炎帝和神农氏是不是同一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炎帝

      炎帝我们都知道,但是他的妻子我们可能就很少有人听说过了,另外神农和炎帝本不是同一个人,但在战国时期,人们将炎帝和神农结合起来,神农其实指的就是炎帝。《山海经》第18卷《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

    • 炎帝有哪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炎帝

      炎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领袖,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在神话中,他的女儿一共有四个,其中一个还与另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中华太宗皇帝炎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

    • 清朝的总督和巡抚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巡抚

      其实说到这个清朝的官职方面,总督和巡抚之间的区别,很多人对于古代的很多官职都不清楚,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实际上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么在清朝的时候,这个总督和巡抚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之间的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先从明朝来说,总督分为地方和专务两种,地方总督始于明朝正德年间,一开始

    • 北京是五朝古都还是六朝古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北京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北京到底是这个五朝古都还是六朝古都,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把整个中国历史一拉应该就清楚了,所以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是不了解的话,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看看到底到底是什么吧。要搞清楚这个北京是五朝古都还是六朝古都

    • 昆仑奴 新罗婢 菩萨蛮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昆仑奴

      说到唐朝,大家都不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隋朝之后的有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存在了有289年的历史,其期间一共传承了有21位君王。而且我国唯一的女王武则天也出自唐朝时期。相信只要一提到唐朝,大家的印象肯定及时强大,繁荣,开放,盛世。确实,我国在唐朝时期疆域广阔,唐朝在最强大时,统治的地

    • 清朝七品知县的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知县

      在清代地方“省、府、县”三级行政系统的设置中,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乃系皇权向基层民众延伸的最直接、最有效媒介。所谓“天下之治始于县”,知县作为县级政权最高行政长官,更是被雍正皇帝称为“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的重要官职。县衙,作为

    • 三国时期名叫张苞的有几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苞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建安末

    • 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能被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汉时期史学家《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在《史记》中写道:诸将易得。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秦末时期,韩信因为不受项羽的重用,于是投奔了刘邦,但是刘邦却是敷衍应对。无奈,韩信不辞而别,于是便有了萧何在月下追回韩信,并对刘邦说韩信乃是国士无双,刘邦这才将其拜为大奖。那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