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投壶”游戏的历史由来

“投壶”游戏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15 2:05:35

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沉淀发展,酒席之上诞生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而相伴中国饮食文化而生的则是一个个悠久而鲜活的酒席游戏。这些酒席游戏是我国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致生活方式之下派生而出的独特文化形态。它将娱乐、文学、情感、技艺等相互嫁接、融合。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射礼演化的“投壶”助酒

公元前五百三十年。晋昭公即位,大宴四方宾客,齐景公列于其中。席间宾主尽欢,兴致盎然。于是玩起游戏,以助酒兴。游戏要求宴会嘉宾分别将无镞之箭投向不远处的特制投壶,以投进者为胜。晋昭公首先拿起无镞箭投掷,大臣行穆子祝词道:“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轮到齐景公拿箭起投时,齐景公自己祝词道:“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为君代兴”。《左传》的这段历史记载,齐、晋两国对抗之势见诸酒席之上。而酒席间晋昭公、齐景公乘兴而玩的这个投掷游戏正是“投壶”。“投壶”是很早便出现的酒席助兴游戏。早在春秋时期,从大到诸侯列强会盟聚宴,小到三五知己推杯置盏。“投壶”游戏都能见诸其中,盛行一时。

“投壶”源于古时“射礼”。射礼是古时常见的运动娱乐项目,但对场地等都有较高限制。于是古人以酒壶为靶,用棘矢代箭,游戏者手持箭矢掷向靶壶。从射礼出发创新出更加简便、更易性、更能助兴的“投壶”游戏。“投壶”所用的壶,广口细颈大腹。壶内放有小豆,富于弹性;“投壶”所用箭矢用棘木制成,形直而重,但长短不定。投壶前要指定一个“司射”,其职责如同现在各项比赛的裁判员。以投中多少来决定胜负。投掷完毕,由司射宣布“胜饮不胜者”,意思是优胜者让输的一方喝酒,并令奏乐。

“投壶”是古人酒席间的重要娱乐内容。“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宴会之上,投壶似乎成为必备设具,许多人一端酒樽便要投壶。宴会期间安排的“投壶”游戏,既可劲助酒兴,彰显主宾的盛情;又能融合欢乐气氛,推动宴会进程。因此,在诸多酒席娱乐项目中,“投壶”游戏备受青睐。

承于古风的“歌舞助兴”

丽酒香茗,美食佳馔永远是宴会主角。但是古人并不满足于单纯地美食美酒口味享受。管弦钟磬,轻歌曼舞则成为古代筵席主角之外不可或缺的最佳配角。“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先民承袭部落群居的淳朴遗风,好歌悦舞。因此,席间乐舞的形式同样由来已久。《周礼·天官》中曾记载道:“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率食,以乐彻于造。”由此可见,周朝时期,君主进食就已经有音乐助兴了。

最初的席间歌舞大多是出席者的自唱自舞。《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记载:“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人们在未饮酒或少量饮酒之前,还是文雅地端坐于席上。而随后酒酣耳热之际,人们总是禁不住离席起身,手持乐器、和歌载舞。这种形式的席间歌舞旨在提高宴会的愉悦成分,同时也把歌舞当作向主人或宾客表达的一种敬意。席间歌舞逐渐发展为专门的歌者舞伎的助兴演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记载的便是唐玄宗兴庆宫龙池内,宴请宾客的情景。据传,唐玄宗宴请席间,兴庆宫龙池,丝竹繁盛,鼓乐齐鸣,而唐玄宗独爱羯鼓,羯鼓声音最为高亢,而其他乐音相比之下则有些黯然失色。

历史上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同样诞生于唐朝宫廷筵席之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是最爱霓裳舞”的诗句,记述了自己参加昭阳殿酒宴及观赏《霓裳羽衣舞》的难忘经历。而在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对当时夜宴场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宾客欢愉,余兴未消,现场唤来歌姬进行歌舞表演,而韩熙载还在其中亲自上阵,击鼓奏乐,活络气氛。

文人雅趣的“曲水流觞”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一众风流雅士,咸集兰亭。在这场垂名千古的诗文聚会之上,惠风和畅之中,茂林修竹之侧的“流觞曲水”让后世对魏晋时期的风雅志趣产生无限浮想。

“曲水流觞”是文人饮酒时的一种游戏活动,参与者坐于弯曲的流水两旁,酒杯放在船形的载体上,随水漂流。其中“流觞”所用酒杯是一种木胎髹漆酒杯,椭圆形的杯身,两侧有一对耳朵形或新月形的杯柄,人们称它为“耳杯”或是“羽觞”。盛着酒浆的耳杯像小船一样沿着曲折的溪水漂浮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必须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纵情山水,风情雅致的 “曲水流觞”,显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属娱乐方式。

标签: 投壶

更多文章

  • 清朝“公爵”等级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公爵

    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间的傅恒、福康安父子(两人都在去世后被追封为郡王),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异姓功臣爵位最高就是公爵。下面历史

  • 中国古代贵妃和皇贵妃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妃

    在历史上皇贵妃相当于是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的话,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就和普通的嫔妃没有多大的差距,贵妃只是一个封号,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等级比普通妃子尊贵一些,但贵妃和皇贵妃之间可以说是鸿沟般的差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其次就是皇贵妃,

  • 扇面画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扇面画

    扇面画: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

  •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统

    评选三国智谋之士,很多人都会想起魏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蜀有诸葛亮法正庞统,但却很少有人提起曹操和刘备:如果曹操刘备没有过人之处,又怎么能驾驭得了这些当世人杰?荀彧郭嘉曾经给袁绍打过工,几乎是默默无闻,到了曹操手下才大放异彩;法正曾为刘璋议军校尉,庞统曾为周瑜功曹,加入刘备集团后才成了核心人物。

  • 明朝宗室含山公主的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含山公主

    在古代社会的时候,想必大家最为羡慕的,应该就是皇帝的儿子或者女儿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就是,即便是作为皇室成员,身份地位那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同样是作为皇室成员或者是皇族子弟,但是由于母亲的身份大不一样,所以这些人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明朝时期有一位混血公主,由于母亲是来自于别的国家,并且在她很

  • 明末辽东三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辽东三杰

    辽东三杰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提起这三位,在明末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将,他们先后在辽东对抗击后金的入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三位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纷纷走上了官宦生涯。他们都曾担任辽东军事最高长官,辽东经略。但毕竟他们不是皇帝,头上还有众多领导,所以不可能改变整体战略,也不可能左右局势发展。或许

  • 中国古代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古代

    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一提,因为马上母亲节了,所以很多古人的一些习俗风俗我们还是需要非常了解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1、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答案是:萱草。并不是康乃馨,康乃馨是现代母亲节送给

  •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祝福语文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母亲节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母亲节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一天,会给妈妈送上祝福。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母亲节是怎么来的,或者说母亲节到底是不是中国的节日都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母亲节的由来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 发起,

  • 古代香料有什么用 古代香料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香料

    我国香料文化由来已久,那你知道香料除了能够往身上涂之外,还有那些用处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我国古代香料的用处。涂傅之香:化妆用的香料古代人在使用涂傅之香时,有许多种方法,如:一种是傅身香粉,一般是把香料捣碎,罗为末,以生绢袋盛之,浴罢傅身。一种是用来傅面的和粉香。有调色如桃花的十和香粉,还有利汗红

  • 古代博士是官职吗 古代博士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博士

    中国古代博士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博士在古文中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