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缠足”的历史由来及危害

古代“缠足”的历史由来及危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4/2/8 14:43:53

要论古代对女性迫害最为严重的恶习,“缠足”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如果有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想必也曾见过家中长辈缠足后的“小脚”,我曾亲眼见过祖母的脚,那情形简直堪称恐怖。追本溯源,“缠足”这种恶习大致出现于北宋中后期,后经南宋、元朝发展,至明清两朝达到巅峰,直到近现代才被彻底废除。那么,这种“恶习”又是如何出现,何以流传千年的呢?

“缠足”源于特殊的审美,后经宫廷向民间流行

关于“缠足”诞生的时间,目前有多种说法,例如神话说、隋朝说、五代说等,但根据高洪兴《缠足史》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缠足”应该源于北宋中后期。虽然宋朝以前也有人喜爱小脚,但大量史料证据证明,宋朝以前的女子是不缠足的。

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女子之美就是要体现出其“阴柔”之面,即娇小、柔弱、娴静、柔和之类,除樱桃小口、瓜子脸、杨柳细腰之外,小脚也不例外,例如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不过,宋朝以前大家虽然喜欢小脚,却并非此后因“缠足”而刻意制造的小脚,而是那种天然的小巧之美。

目前关于“缠足”最早的诗词记载,乃是苏轼宋英宗熙宁六年(1073年)所做的《菩萨蛮·咏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而北宋后期的秦少游也有“脚上鞋儿四寸罗”的词句。

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便是《辍耕录》有载“(缠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从这段记载来看,在熙宁(1068年至1077年)和元丰(1078年至1085年)年间,“缠足”尚未大规模流行,“缠足”风气显然是刚刚兴起。

北宋时期,“缠足”最初只在皇宫和贵族之间流行,普通百姓家女子由于同样需要从事劳动,因而并不缠足。例如根据《鹤林玉露》中有“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的记载。“靖康之变”后,柔福公主曾被掳往北方,数年后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却突然又冒出一个柔福公主,自称是从金国逃回来的,虽然其能够回答上来诸多宫中密事,但由于其生有一双天足而被人怀疑不是公主,她便解释说自己在金人胁迫下步行万里,这才导致脚恢复了原状。

由此可见,即使到了南宋初期,“裹脚”恶习仍未在民间流行,而皇室公主却是“裹脚”的。对此,《宋史·五行志》中的“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菩萨蛮·咏足》中苏轼将小脚称为“宫样”和曹元宠在诗词中称为“官样儿”,都说明“裹脚”是从宫中开始逐渐流向民间的。

南宋以后理学大行其道,“缠足”恶习随之开始流行

北宋以前,社会风气整体较为开放,虽重男轻女思想始终存在,但对于女性的束缚其实并不严重,最典型的就是改嫁现象的存在,直到南宋以后随着理学开始大行其道,对于女性的思想和生理束缚这才开始愈加严重。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爆发之后,包括北宋宗族女子在内的大量汉人女子惨遭蹂躏,然而这非但没能激起社会各阶层的斗志,反而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于女子贞洁的重视,进而便被融入理学之中,成为了对女性的束缚,也正是从南宋时期开始,妇女的心理和生理都开始受到极大的限制。

与此前因审美而“缠足”不同,此时的“缠足”则是为了限制女子行动,是为了将女性束缚在家中,以便让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而将女子禁锢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轻易抛头露面。正是由于性质的变化,随着理学被广泛接受,“裹脚”习俗也开始迅速得以传播。例如《女教篇》便规定“(女子)勿出中门,勿窥穴隙,勿越墙垣”,又如《女儿经》中所说“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从北宋末期、南宋初期开始,裹脚习俗便已经开始由宫廷走向民间,例如灭掉北宋的金国,便在同宋军作战的时候以获取缠足女子为乐,《烬余录》对此有载“金兀术略(掠)苏……妇女三十以上及三十以下未裹足与已生产者,尽戮无遗”,唯独留下年轻未育的缠足女子。

到了元朝时期,蒙古贵族虽然不缠足,但出于统治需要,还是对这一恶俗持赞赏和支持态度。与此同时,由于蒙古人对汉人的蹂躏,民间对于理学开始广泛接受,这使得理学思想迅速影响普世价值观,于是“缠足”自然也随之广为流传,到元朝末年甚至形成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

明朝时期,妇女缠足之风已开始盛行,缠足甚至成为了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标志,朱元璋为了惩罚张士诚旧部,便将其旧部全部编为丐户,并下令“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像皇后“马大脚”那样的反而成了另类。

到了清初,朝廷虽一度下令禁止民间“缠足”,但因该习俗已经深入人心,并未取得效果,最终只得作罢。而从乾隆时期开始,原本在南方不太流行的缠足也开始流行了起来,甚至连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

直到清末道光年间,朝廷才在西方思想涌入的情况下,再度开展“天足运动”,并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劝诫“缠足”,此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一直致力于消灭“缠足”恶习,如此该恶习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标签: 缠足

更多文章

  • 古代妾室的地位怎么样 妾室与正室的待遇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妾室

    众所周知,古代推行的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子只允许有一位妻子,但却允许有多个妾室存在。根据古代法令,妻妾虽然共事一夫,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那么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看。迎娶区别:妾室几乎等同于货物妻妾地位的不同,从迎娶时便开始体现,正所谓&ldqu

  • 梁山县从古代就属于济宁市吗 梁山县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山县

    不知道大家对梁山县了不了解,其实梁山县的前身是昆山县,是在1941年的时候成立的。这个昆山县是由东平县、汶上县等六个县城以及周边的乡村所组成的。所以严格来说不存下梁山县自古就属于济宁。严格来说是属于菏泽市与济宁市共同组建的。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一起来了解下梁山县的前世今生。大家知道梁山是源自【水浒传

  • 盘点宋朝历史上结局悲惨的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主

    《清平乐》这个影视剧最近大结局了,褒贬不一,但也是这部剧让宋朝福康公主彻底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对她婚姻生活的悲剧极为不平,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娇公主怎么能过得这么凄惨呢?福康公主是不是宋朝过的最不好的公主呢?答案当然不是,小编查阅资料发现宋朝公主过的都比较不如意,下面就来一个盘点了。福康公主 求死

  • 古代未婚女子为何被称为“千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千金

    从元朝开始,“千金”这个词语除了说明金子的数量十分庞大,同时也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形容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千金”第一次被人们用于描述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是在元代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里。自此以后,“千金”用来形容女子的说法就

  • 清朝皇子等级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皇子,这是古代帝王之子的专用称呼,代表的是古代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一批人,除非皇帝膝下无子,否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也将从皇子之中选拔。然而,并不是所有皇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他们之间也有完整的等级划分,等级直接决定了手中权力的大小,以及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以清朝为例,皇子的等级分为八品十五等,大致可以分为

  • 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宫女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刑法,小编还是觉得清朝的刑法是最可怕的。而且他们还专门针对宫女制定了刑法,非常的残忍啊。甚至是让人觉得非常的奇葩!那么在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对宫女的惩罚可以分为很多种。最轻的莫过于掌嘴、罚月银和背诵女训一类的。这些都是宫女们

  • 古代的打更起什么作用 古代打更的时间是怎么确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打更

    相信古装片大家也看过不少了,在夜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位打更人。而打更这项工作,对于古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边打更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着人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古人一定要打更呢?古人打更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

  • 历史上哪些城市是兵家必争之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城市

    说起战争,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自古以来战争就一直存在着。在战争中,有着很多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些地方有着防守一方门户的作用,还能作为发动进攻战役的跳板,能够掌控住战争主导权作用的地方。那么在我国历史上又哪些地方长期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呢?那么接下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些把。1、函谷关、潼关函谷

  • 中书舍人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书舍人

    一种说法认为,三国魏首先在中书省设置了“中书通事舍人”,其具体过程,则是先设置了中书通事,至曹髦时在“通事”下加“舍人”二字。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曹魏,舍人与通事是两个不同的官职。西晋时,于中书省置舍人、通事各一人,东晋时方

  • 评剧倪派创始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倪派

    倪俊生(1895年-1970年),字秀岩,河北省迁安县人。1910年河北梆子倪派小生唱腔创始人,生行鼻祖。倪俊生是张国强的曾外祖父。倪俊生字秀岩,河北省迁安县人。1902年拜吴占魁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同年10月,随吴占魁参加了唐山的吉庆班,改学莲花落。艺名"银娃娃"、"九岁红"。1910年起,先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