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太尉"官职的历史由来 "太尉"权限大么

古代"太尉"官职的历史由来 "太尉"权限大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23 更新时间:2024/2/3 7:55:24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位列四大名著之中的《水浒传》,在脍炙人口的《水浒传》中不仅有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以及他们各自传奇故事,但是我认为在《水浒传》中英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在当时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等级分明的官僚体系中有教头、禁军教头、经略使、都监......真的是让我们眼花缭乱,以至于无法分清楚这些职位的大小与职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尉的发展历程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太尉"一职的开端起源。

相信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在脑子中跳出一个想法:这个官职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为辅佐秦始皇处理军国大事而设立的,这个想法可是错得离谱呢!其实这并不是"太尉"一职真正的开端与起源,如果要追溯到"太尉"这一名称的开端的话,那就要说到《吕氏春秋》了,要说到这个职位真正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在秦国便设立有"国尉"一职,这所谓的"国尉"主要是负责管理秦国的军政事务,在当时太尉的官位级别相对于"大良造"略低一级,除此之外秦王还允许"国尉"掌管一千余名卫兵,说到这里,你肯定要说"国尉"这样级别的官员掌握一千卫兵不值得说什么炫耀之词!但是如果你知道现在二十一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军委主席都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的话,相信你便会收回刚才的话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种事务,这"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分别是掌管行政权的丞相,掌管监察权的御史大夫,掌管兵权的太尉,追根溯源这"太尉"实际上就是由战国时期秦国"国尉"演变而来。

但是众所周知秦始皇并不是一个会将兵权下放于臣子的帝王,秦始皇将权利看的非常之重!当然了,相信一定没有一个帝王愿意交于他人吧!交出兵权岂不是将一国统治之位拱手让人?从秦朝出土的文物中现存于世的虎符我们便能看出来,如果要用兵则需要将两块虎符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军队,只有完整的虎符才是军队认可的军令!自古以来这虎符一般是由皇帝自己保存一半,另一半则交由在外带兵打仗将军,由此可见秦始皇对兵权是多么的看重了!所以一直以来也只是一个虚职罢了。

西汉时期,太尉这一职位的曲折发展。

后来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汉朝大体上承袭了前朝的制度,中央各级官吏的名称和地方各级官吏的设置也都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但是与秦朝大为不同的便是汉高祖在皇帝之下 重新设立了三套平行官僚体制系统,这所谓的"平行官僚体系"分别由丞相率领的外朝官员、大将军率领的内朝官员,除此之外还有处理皇帝、皇族私人事务的宫廷内部官员构成。由于汉朝官职名目多而繁杂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分权目的,所以"太尉"一职的实权性质并不是很固定,而是时时变化,随着国情需要,帝王决策而变。

据说西汉时期的第一任太尉是汉高祖刘邦的近臣发小卢绾担任,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汉高祖遭到自己发小卢绾的背叛,卢绾起兵造反,这一举动可是伤透了汉高祖的心啊,被自己认为很是亲近的人背叛,这感觉说是心如刀绞也不为过啊!可想而知太尉这一职位被暂时撤销也是汉高祖伤心至极的决定。之后太尉原本的职权归入丞相之下。之后由于政治需要皇帝又命周勃接任太尉一职,周勃随后以太尉之职平定了诸吕,继而拥立汉文帝刘恒继位。待到国家情况稳定之后,周勃转任丞相一职,太尉一职由灌婴接任。但是在景帝时期发生著名的"七国之乱"的时候,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又再一次临危受命担任太尉一职,率领军队平定叛乱,消灭叛军。在"七国之乱"之后,周亚夫也一如自己的父亲周勃那般转任丞相,而太尉这一职很悲剧的再一次遭到了撤销!到汉武帝时期,田蚡也被撤职,继田蚡被撤职之后,这本来属于太尉的权利与职务也被丞相与大司马一分为二收入囊中。发展到西汉末期太尉一职已经完全被内朝官员中的大司马全全接替取代!

纵不难发现太尉一职虽然拥有很高的权利与地位,但是太尉也只是一个具有临时性的职位,并且还一个临时性极强的职位,一般是在国家遇到大的战乱,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设立,在战乱平定,国泰民安的时候便会被迅速撤销,最终被内朝官大司马完全替代。

东汉时期,太尉这一职位又经历了什么变化呢?

东汉时期,三公分别由太尉、司徒、司空组成,与西汉不同的是司徒管理国家民政事务,司空管理国家工程事务。三公各司其职,各自行使自己所负责事务的监察权利。但是到东汉时期,实权早已转移到尚书台,太尉虽然是单独设立的职务但是太尉早已与丞相一职一般无二,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灵帝竟然荒唐的公开卖官卖爵,明码标价,真是让人难以想象,但是即便如此大家也是蜂拥而至,最后由曹操的父亲曹崇买下,但是可笑的是,三公这种职位在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如果在位期间发生天灾人祸那三公需要辞职谢罪,在曹崇任职五个月后,全国各地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填在人祸,所以曹崇这个太尉花高价买入仅仅任职五个月便结束啦!不得不说这钱花的是真冤枉啊!后来曹操掌权之后便彻底废除了太尉这一虚职。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太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也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对皇帝的军事措施进行一定的规劝,简言之,汉朝时期的太尉更像是皇帝身边的军事参谋或者是军事顾问。

隋唐时期,太尉一职已经趋于消亡。

隋唐时期,决策权悄然之间早已经发生了转移,中书门下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而行政权依然保留在尚书六部的手中。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师与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品级虽然是极高的,但是并无实际的权利职事,一般只是作为简单的加官,尤其是以唐后期的各种检校官为甚。到元朝的时候,还被随意授予,这太尉一职的含金量真的是很大幅度下降!

明清之际,太尉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卷轴之中。

待到明朝时期,明朝初期,设有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太尉所谓的"掌握全国兵马,管理全国军事事务"的职责,后来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这太尉一职才真正被彻底废除!

结语:在我们一起看过太尉这一职务在历史潮流中的磕磕绊绊,起起伏伏,应该已经可以将太尉这个官职的起源发展的脉络清晰的呈现在眼前了,相信大家对我国中央专制集权制之下的官僚体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分享的历史小知识!

标签: 太尉

更多文章

  • 投壶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

  • 家谱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家谱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

  • 家谱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家谱

    爱国诗人文天祥曾云:"家之有谱犹如国有史也。史以纪实,谱以昭穆。昭穆明,则家派无可不显!"一国无史便难明兴衰,一族无谱则难知世系。回首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虽朝代政权更迭不休,家族文化却历久弥新、延绵至今,这与家谱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那么一部完整的家谱到底都记载些什么呢?姓氏源流中国古姓大多是图

  • 大夫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大夫”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夫

    旧时医生称为郎中,近现代以后随英文doctor译为大夫,念作(dài fu),后为医生,医师,至于民间仍有以大夫(dàifu)称呼者。由来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

  • 北宋三司使官职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司使

    蔡襄是北宋名臣,在任期间任劳任怨,为百姓做实事。他在通州发现泉眼供当地使用,后来被命名为蔡公泉。蔡襄本在外地做官,宋仁宗召蔡襄回京,授职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后来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参预政事。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嘉

  • 北宋知谏院官职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知谏院

    蔡襄做官后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蔡襄作诗称贺,受欧阳修等三人举荐,被宋仁宗任命为“知谏院”。他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

  • 拖雷一共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拖雷

    拖雷,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为大蒙古国政治家、军事家。他共有十一个儿子,除明确记载蒙哥为长子、忽必烈为四子外,有两个儿子连测字都没有记载下来,其余七人均没有记载确切的排行。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据《元史》记载,拖雷有子十一个儿子,拖雷儿子列表如下:长子蒙哥、

  • 古代公印的样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公印

    古代皇帝用的代表帝王身份的印章是玉玺,官员在官府用的是官印。那么古达的公印都一样吗?公印的样式有哪些呢?少数民族政权的公印是什么样的呢?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后来辽为金灭,后来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个

  • 高密三绝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密三绝

    山东省高密市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而且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扑灰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不仅仅是全国独此一家,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工

  • 古代文房用具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房

    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房用具只有这四样吗?当然不是啦。那古代文房用具都有哪些呢?文房四宝笔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描绘的痕迹。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