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文房用具有哪些

古代文房用具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25 更新时间:2023/12/13 21:51:10

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房用具只有这四样吗?当然不是啦。那古代文房用具都有哪些呢?

文房四宝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描绘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

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统一称作“笔”。相传是秦将蒙恬创造了第一批笔。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

三国韦诞有《笔经》一书问世,总结了当时的制笔方法。

晋时,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拥著称于世。到了唐代,宣笔声誉日隆,“陈氏”、“诸葛氏”跨唐宋两朝,制笔技艺世代相传,所创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称“海内第一”。

宋代除了宣州诸葛氏之外,歙县的吕道人,黟县的吕大渊,新安的汪伯立等都名冠一时。

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而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

由于毛笔是由动物纤维制成,难以长久保存,故完整的古笔传世极少,除少数发掘品外,能见到的明清毛笔,也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宝了。

早在商周以前,墨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已开始用于书写。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墨。

汉代,制墨已成一定的规模,东汉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才趋于规整。三国时西安人韦诞(字仲将),工书法,善制墨,所制“仲将墨”、或“韦诞墨”已被史书记载。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

唐后期,易水制墨高手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因此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时有“天下第一品”、“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美谈。

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辖歙、休、夥、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制墨业形成了“家传户习”的盛况,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张遇、潘谷、戴彦衡等都是当时的制墨大家。

明清两代迄今,全国制墨中心也一直在徽州。明

代歙县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研制徽墨,隽雅大方,香料考究,多出贡墨与名流托造之墨。程、方不仅所制之墨被誉为“前无古人之佳作”,还分别著有《墨苑》、《墨谱》传世。

清代徽州制墨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称作“四大墨”。胡开文所制“地球墨”还获得190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说起纸,素有蔡伦造纸一说,《后汉书·蔡伦传》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称“蔡侯纸”的记载。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

宣纸产地在安徽宣州的泾县一带,故名宣纸。千万年来,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画的必需品。

中国历代名家的书画、古籍经典得以流传,宣纸是其依赖的载体。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

东汉以后,才抛开研石,自成一体。六朝至隋最突出的是瓷砚的出现,由三足而多足。

唐代常见箕形砚样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持。

宋代以长方形抄手砚为特色,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

明清两代制砚工艺逐渐由适用转向观赏,风格由古朴渐趋华丽,砚盖制作也极考究,已成为集书、画、雕刻、髹漆等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访砚、藏砚、赏砚、刻砚,已成为文人相会的一种风气。

唐以来,砚材出现了很多品种,但其中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最为突出,号称“四大名砚”。而四大名砚中品质最好的当属老坑石。然而端、歙老坑石存世数量寥寥无几,只有洮砚现存少量老坑石,升值潜力巨大。

辅助文具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筒、笔架、笔挂、笔洗、笔舐、笔船、砚滴、水丞、镇尺、臂搁、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印泥盒等等。

这些用具,所用材料有玉、石、竹、木、角、漆、金、银、铜、铁、象牙、玳瑁、珐琅、玻璃、陶瓷等多种,造型各异,雕琢精妙,可用可赏,故又称作文玩。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挂:是挂笔的一种器具。上布有均匀对称的小钩,以利于挂笔用,故此称笔挂。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长方形。

水注:又称砚滴、水滴、书滴,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水丞:又称水盂、水中丞,用小勺舀水于砚面供研磨,无嘴。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用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有铜、玉、象牙章等。

印泥盒:又称印台、印奁,置放印泥。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

笔舔: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14]

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标签: 文房

更多文章

  • 笔筒的雕刻名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笔筒

    笔筒我们都很熟悉,是用来放笔的器物,在古代就是用来搁放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笔筒,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具有收藏价值。那么笔筒雕刻有哪些名家呢?早中期几位著名的文人竹刻名家分别是吴之璠、周颢、潘西凤、邓渭。他们雕刻的笔筒是什么样的呢?有多精美呢?吴之璠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嘉定人

  • 古代笔筒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笔筒

    笔筒: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

  • 扑灰年画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

  • 扑灰年画是哪里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

  • 镇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镇纸

    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

  • 盘点古代最有名的四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后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对皇帝和皇后都有格外的偏爱,为何这样说,因为有太多的史料对他们有记载,皇帝自是不必多说,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以对他们的记载确实很多,而对于皇帝的正妻皇后而言,虽然封建王朝,很多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但是确实能在后位待着的只有一人,所以以古代来说,也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唐朝有哪些鞠躬尽瘁的少数民族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历来一直自诩自己是天朝上国,因此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一直怀有戒备的心态。一直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里时刻提防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来的中原王朝,特别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对于少数民族都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也鲜有少数民族大官的出现。就算有,那也都是文官多一点,掌管一方兵力的诸侯,

  • 诸葛亮家族中的“龙虎狗”分别说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世说新语》曾经引用一条对诸葛三兄弟的评价,说三个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当然指的是卧龙先生诸葛亮,虎指的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至于狗,很多人误以为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均。诸葛均确实是诸葛亮的亲弟弟,就是《三国演义》里刘备二次光临草庐时,误将他当成诸葛亮的那

  • 清朝皇子多少岁开始读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

    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通常,皇帝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皇帝选定良辰吉日为皇子开学,由于皇子地位尊贵,皇子和师傅互相行礼时,双方

  • 狗不理包子名字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狗不理

    说到这个天津狗不理包子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故事的,小编也没仔细研究过,小编的初步印象这个狗不理包子其实就是狗都不吃的包子吧,但是狗都不吃的包子,为什么这个人还要吃呢?而且美誉享这么多年?这就很奇怪了,于是小编就想啊,这个天津狗不理包子很有可能并不是和狗有关系,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狗不理包子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