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扑灰年画的由来

扑灰年画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10 更新时间:2024/1/8 3:36:16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扑灰起稿手绘年画,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创始人是北乡公婆庙村一个姓的民间艺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扑灰年画的人渐多,在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开办作坊成立画店。

适应民间春节请“财神”、供“灶王”习俗的需求,扑灰年画初期的作品以灶王、财神等神像和墨屏花卉为主。到了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作为定型作品畅销于市。

清乾隆年间,公婆庙村王氏开始收徒授艺。本村张氏四兄弟师从王氏学成后也开作坊作画出售,题材有所创新,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乾隆末年,高密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的一些人先后来到公婆庙村拜张氏兄弟为师学艺,他们艺满归里,也开办作坊成立画店。扑灰年画逐渐发展起来。到清末鼎盛时期,作画能手蜂起,发展成两个主要的流派:“老抹画”和“红货”。

新中国成立后,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画作坊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子里传承下来。后来,生产大队曾经组织作坊进行集体生产。60年代,棉花屯二队30来户人家一年能挣到3000元钱,扑灰年画手艺让村民安然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里没饿死人。

1978年当地化部门重新整理年画业,著名老艺人沙岭子村79岁的王云龙和棉花屯82岁的石敬文又带领子孙重操旧业,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继续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扑灰年画因其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了研究和收藏的珍品。然而,由于扑灰年画主要流传于民间,很少有人注意保存,因此,明清时期的作品鲜有保存至今。个别保存下来的年画则成了收藏家眼中的上品。而今,活跃在高密的艺人纯手工画售价也在千元左右。

2006年,高密扑灰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民间艺术又获得了新生。吕蓁立、吕红霞、王俊波、石建庭、王树花等等一批扑灰年画世家的传人在继承中创新,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发出灿烂的光辉。

标签: 扑灰年画

更多文章

  • 扑灰年画是哪里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

  • 镇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镇纸

    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

  • 盘点古代最有名的四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后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对皇帝和皇后都有格外的偏爱,为何这样说,因为有太多的史料对他们有记载,皇帝自是不必多说,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以对他们的记载确实很多,而对于皇帝的正妻皇后而言,虽然封建王朝,很多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但是确实能在后位待着的只有一人,所以以古代来说,也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唐朝有哪些鞠躬尽瘁的少数民族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历来一直自诩自己是天朝上国,因此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一直怀有戒备的心态。一直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里时刻提防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来的中原王朝,特别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对于少数民族都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也鲜有少数民族大官的出现。就算有,那也都是文官多一点,掌管一方兵力的诸侯,

  • 诸葛亮家族中的“龙虎狗”分别说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世说新语》曾经引用一条对诸葛三兄弟的评价,说三个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当然指的是卧龙先生诸葛亮,虎指的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至于狗,很多人误以为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均。诸葛均确实是诸葛亮的亲弟弟,就是《三国演义》里刘备二次光临草庐时,误将他当成诸葛亮的那

  • 清朝皇子多少岁开始读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

    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通常,皇帝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皇帝选定良辰吉日为皇子开学,由于皇子地位尊贵,皇子和师傅互相行礼时,双方

  • 狗不理包子名字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狗不理

    说到这个天津狗不理包子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故事的,小编也没仔细研究过,小编的初步印象这个狗不理包子其实就是狗都不吃的包子吧,但是狗都不吃的包子,为什么这个人还要吃呢?而且美誉享这么多年?这就很奇怪了,于是小编就想啊,这个天津狗不理包子很有可能并不是和狗有关系,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狗不理包子名字

  • 古代联谊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联谊

    古代不会像现代,有着发达的网络或是各种交友软件,男性想要解除寂寞除了上青楼和妓院解决之外再就是举办各种联谊会。在春秋战国时期,会举办“仲春会”邀请一些单身的男男女女一块联谊,若是有人没来还会遭受惩罚的。《周礼》指出,仲春(农历二月)时,圣人命令男女私下约会,在这个时候,私奔(

  • 密侦司是什么部门 古代存在密侦司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密侦司

    武朝密侦司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机构,也是让皇帝忌惮秦嗣源的原因之一。密侦司拥有很强的侦察能力,以及权力,是朝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能够对皇权产生威胁。不少观众提问,古代是否存在像密侦司这样的部门呢?其实是存在的,不过直接负责人都是皇帝,如果由某位大臣负责,那皇帝自然安不下心。密侦司原型是可以追寻的

  • 淮河为什么不入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淮河

    最近在看这个淮河的一些知识点,发现这个淮河竟然不入海,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是天然的地理原因,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人为因素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很值得学习一番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仔细的分析揭秘!淮河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渎之一。江河淮济,是古时候的四条知名的河流。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淮河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