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宗室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结局

明朝宗室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84 更新时间:2024/1/24 7:01:49

在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则很少。而就燕王朱棣来说,显然属于后者。在明朝初期,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促使明朝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

但是,朱高炽的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到了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由此,对于明宣宗朱瞻基来说,面临着类似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处境,自己的藩王叔叔战功赫赫,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了直接的威胁。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如何对待自己的两位叔叔?

一、汉王朱高煦

首先,对于明成祖朱棣来说,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为明仁宗朱高炽,四子朱高爔,幼殇,未封爵位。因此,对于明宣宗朱瞻基来说,即位后面对的两位叔叔,分别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简王朱高燧。一方面,就汉王朱高煦来说。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明太祖朱元璋对他非常厌恶。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煦被封为高阳郡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大明风华》这部古装电视剧中,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无疑是非常接近其历史上的形象。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随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自此开始,朱高煦在靖难之役屡立战功。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激励朱高煦,朱棣甚至对他说“世子朱高炽经常生病”。言外之意,则是朱高煦有被立为燕王世子的可能。

对此,在笔者看来,朱棣的初衷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他的一席话,无疑成为朱高煦日后谋反的催化剂。靖难之役后,朝廷正商议立储之事。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都喜欢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称赞他的功劳,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成祖难以决断,最终还是认为世子朱高炽仁贤,又是太祖所立,而朱高煦过失太多,没有同意。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朱棣没有册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朱棣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儿子,确实比较喜爱,所以多次纵容他,这导致朱高煦更加跋扈了。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明成祖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命他即日程。朱高煦到达封地后,心怀怨念,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朱高炽虽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仍不肯悔改。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军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对此,在笔者看来,明成祖朱棣的去世,彻底解开了朱高煦头上的紧箍咒。面对自己的父亲朱棣,朱高煦即便有心谋反,却还是不敢行动。不过,面对明仁宗和明宣宗,朱高煦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顾忌了。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在之前半路埋伏朱瞻基的计划失败后,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朱高煦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告发。结果,因为叛乱不得人心,朱高煦的造反自然以失败而告终。平定叛乱后,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如果是历史上的其他皇帝,朱高煦不仅性命难保,家人也会遭到株连。不过,明宣宗朱瞻基还是没有狠心除掉自己的叔叔。

后来,明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这让明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明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叛乱失败后,如果朱高煦老老实实呆着的话,不说荣华富贵,至少也会性命无忧。但是,嚣张跋扈的性格,让他继续犯错,从而激怒了明宣宗朱瞻基,最终没能获得善终的结局。一定程度上,这显然不能怪罪朱瞻基,只能说是朱高煦咎由自取了。

二、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于永乐二年四月初四(1404年5月12日)被封为赵王,并留在京城。最初,朱高燧恃宠,时常做出不法之事,又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并诬陷太子朱高炽。于是太子宫僚多得罪,明成祖朱棣得知其不法之事,大怒,立刻诛杀他的长史顾晟,同时褫夺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炽求情才得免。面对自己的两位弟弟,明仁宗朱高炽不仅没有进行打压,反而多次为他们求情,这无疑是他最后庙号为“仁宗”的重要原因。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被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接明宣宗朱瞻基。陈山建议捉拿朱高燧,因为他和朱高煦共谋逆很久,若不捉拿朱高燧,他日赵王也可能谋反,劳烦明宣宗。此时明宣宗犹豫未决,唯有杨士奇认为不可。因此,对于赵王朱高燧来说,虽然事实上参与了朱高煦的谋反,不过,因为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行动,所以明宣宗朱瞻基决定放他一马。进一步来说,面对两位叔叔,朱瞻基采取了一打一拉,恩威并重的策略,这其实有助于震慑其他明朝藩王,避免更多叛乱的出现。

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过世(终年五十),葬安阳县寿安山,今属安丰乡李家坡村。谥号简王,所以也被称之为赵简王。在他去世后,长子悼僖世子朱瞻坺早卒,一年后其子朱瞻塙就嗣位。因此,相对于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最终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朱高煦

更多文章

  • 汉朝国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出现的大一统帝国,汉朝历经400多年时间,知道今天,汉朝的影响到现在依然存在,比如说汉字,汉语以及汉族等等。那么汉朝这个国号是怎么来的,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吗首先,汉高祖刘邦出身平民,是历史上仅两个出身平民的皇帝之一,原本刘邦应该被封为关中王,而主持分封的项羽违背约定,刘备的关中王被改

  • 南北朝时期清官和浊官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官

    这里的“清官”指的并不是为官公正廉明,“浊官”也并非庸庸碌碌之辈。“清官”和“浊官”之称,是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官僚体系,这里的“清”可以理解为清闲,&ldqu

  •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秀才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人生四大喜事,最后一件事“金榜题名”可以排在首位。所谓金榜题名就是指考中进士,因为金榜是科举最后一道关卡“殿试”揭晓答案的皇榜,荣登进士,通常就意味着前途无

  • 三国时期卫将军职官制度历史介绍 卫将军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将军

    卫将军,始于西汉时,汉文帝由代王入继帝位,设卫将军一员,以亲信宋昌任之,总领京城南北军,金印紫绶 ,二品品级。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卫将军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开府(即设将军府),置官属,掌握禁兵。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卫将军因为执掌京城禁军,显然是位高权重,甚至可以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相媲美了。那么,

  •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娄山关还是嘉峪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峪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其实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词,对于学文科的朋友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该词句是描述当年红军在娄山关激战之后,克服长征困难的内容。在下方已经把全文都整理出来了,还有对应的解析和感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完整的了解一番,相信会有好的收获。1、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哪这里的

  • 轿子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轿子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益稷》中有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讲的。后人解释,这四载是:“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 折柳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折柳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插柳与折柳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插柳

    插柳、折柳之俗与我国人民种柳、爱柳之风有关。柳为优良的树种,大凡有旱柳、河柳、龙爪柳、垂柳数种。晋代陶侃镇守武昌时,在当地遍植柳树,名为“官柳”。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植很多柳树,使军营从此得名“柳营”。隋炀帝曾号召全民种柳护堤,并赐以重赏,白居易曾

  • 汉朝有哪些将军名号?汉朝将军官职名称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历史网(www.16261.net)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

  • 三国有哪些将军名号?三国将军官职名称盘点 三国将军俸禄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

    官衔名称 所需官阶 带兵量布衣兵勇十骑长百骑长千骑长裨将军 六品官 0偏将军 六品官 0州刺使 六品官 0威北将军 六品官 0威西将军 六品官 0威南将军 六品官 0威东将军 六品官 0历史网(www.16261.net)州牧 六品官 0军师将军 六品官 0安国将军 六品官 0横江将军 五品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