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谷二十四友之首是谁 金谷二十四友结局

金谷二十四友之首是谁 金谷二十四友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4/2/7 8:46:23

可能有很多人听说过,在西晋时期,有“金谷二十四友”这样一个团体组织,而这个名字来源于金谷园,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大富豪石崇的一座别墅。而说到石崇,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他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富翁,说他富可敌国也绝对没有半点夸张,那这样一个极其富有的人,他所建立的金谷园中的金谷二十四友又分别是谁呢?金谷二十四友之首又是谁,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金谷二十四友之首是谁

西晋太康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一个高峰,并具有鲜明的特点,被称为“太康文学”。代表人物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其中潘岳、左思、陆机最为著名。而潘岳、左思和陆机又是“二十四友”中的核心人物。

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晋书·刘琨传》:“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除上述五人外,尚有潘岳、缪徵、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瓌、和郁、周恢、牵秀、陈眕、郭彰、许猛、刘讷及刘琨之兄刘舆(见《晋书·贾谧传》)。“二十四友”成份复杂,文学成就和影响也不相同。

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晋书·潘岳传》有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陆机、左思和刘琨是西晋的著名诗人,欧阳建、陆云、石崇、杜育、挚虞等也较有文名,其它诸人或不以文学见长,或传世诗文较少,影响不大。贾谧后因事被诛,许多人受牵连,“二十四友”亦自星散。

晋武帝夺取魏国政权最大帮凶与儿女亲家贾充之孙贾谧,“其骄宠奢侈逾度, 室宇崇僭, 器服珍丽。歌僮舞女,选极一时。开阁延宾,海内辐凑。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 莫不尽礼事之, 或著文章称美谧……皆傅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 他们经常在洛阳西北郊金谷园聚会。

此二十四友文学集团的著名人物, 包含闻名历史的美男子潘岳(潘安),吴国才子陆机、陆云兄弟, 以 《三都赋》 享誉的左思, 奢侈名人石崇, 以及其后于五胡乱华初期以孤忠博得后世莫大尊敬的刘琨。

潘岳,字安仁,位列“金谷二十四友”之首。文学作品中常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来形容潘安与陆机。潘岳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潘安的小名为“檀郎”、“檀奴”,他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即便后来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也没再娶。

《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潘岳性格轻浮,趋炎附势,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八王之乱中,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后(贾南风,贾充的女儿,晋惠帝的皇后)等人,贾谧也被杀。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当初孙秀不过是个小吏,潘岳的父亲曾经做过他的上司,当年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遂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

2、石崇的结局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大司马石苞第六子,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亡后获封安阳乡侯。后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蛮校尉、鹰扬将军,在任上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

他是晋朝豪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以文学家潘岳《金谷诗序》特予赞美的洛阳西北郊金谷别墅为中心,傲视群伦的豪侈一般,《晋书》 记录:“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

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了厕所,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

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后石崇因是贾谧同党而被免官。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之前因弹劾司马伦而与其有仇。石崇的爱妾绿珠,相貌美艳,善吹笛。司马伦的党羽孙秀派人去索要绿珠,石崇没有答应。孙秀恼怒之下,劝司马伦杀石崇和欧阳建。

石崇、欧阳建也暗地得知他们的计谋,便与黄门侍郎潘岳暗地劝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谋划诛杀司马伦与孙秀。孙秀觉察了这些事,就假称惠帝诏命逮捕石崇与潘岳、欧阳建等人。

当时石崇正在楼上宴饮,甲士到了门前。石崇对绿珠说:“今天我为了你而惹祸。”绿珠哭着说:“我应该在你面前死去来报答你。”便自投于楼下而死。石崇说:“我不过是流放到交趾、广州罢了。”

直到被装在囚车上拉到东市,这才叹息道:“这些奴才是想图我的家产啊!”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石崇无法回答。

当初被收押,石崇和潘岳都不知道对方也在其中,石崇已经送往刑场,潘岳后至,石崇对他说:“安仁,怎么你也来了!”潘岳回答道:“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本意是说两人关系很铁,老了还在一起玩,谁知到竟然成了他们死亡的预言。

3、其他人物的结局

陆机(261303年),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

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

临刑时,陆机感叹道:“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于是在军中遇害,时年四十三岁。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弟陆云、陆耽也随后遇害。

王夫之评价:晋武帝所用者,贾充、任恺、冯紞、荀勖、何曾、石苞、王恺、石崇、潘岳之流,皆寡廉鲜耻贪冒骄奢之鄙夫。王衍、陆机、潘岳之死,自贼者也。

西晋初年,陆机曾撰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赞叹不已,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以示辍笔。

左思(约250~305年)因为出身、外貌等方面的有限而懂得节制,最后罕见得到善终。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汉朝豪族经过以汉末三国承,前后约百年的间隔而演进为晋朝豪族。汉朝遗留下高尚而廉洁的风气已被破坏无遗。 汉朝特别注重的道德与名节, 至晋朝已不可想像。

八王内乱与五胡乱华相续下中国不可收拾的大分裂局面形成,仅仅四分之一世纪时间, 一个新兴朝代与统一国家迅速解体, 晋朝豪族对国家社会巨大腐蚀力的影响可见。而便在此过程中, 豪族自大、自满与骄恣纵欲所附着的丑恶面终被明晰揭发。他们以经济优裕育成凭几摇麈尾而谈哲理, 所谓 “清谈”的风雅生活,原被社会所艳羡,相对方面, 晋朝政治所以松懈与怠惰, 脱离现实的流行性浮夸清谈便须负责。

当国家危急时期, 清谈人物懦弱、卑鄙、贪婪、颟顸、自私自利,以及无耻的另一人格, 充分暴露糜烂生活与颓废风俗并发症的道德堕落必然弱点。 而此一弱点, 正是晋朝政权所以轻易倾覆的致命伤。

后世历史家沉痛指“清谈灭晋”,也仅持理由的一端。洛阳沦陷与怀帝被俘后愍帝的在长安被拥立,是其反证。到长安再陷落而晋朝灭亡,东晋政权退守江南,黄河流域也还有刘琨挺拔坚持。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但刘琨承平时代并未得志, 世乱才识忠贞, 在豪族中是少数中的少数, 抑且,刘琨最后终在独力奋斗环境中,反被撤退到江南的豪族主流派陷害而被牺牲。

王世贞评价:石崇《思归引》《明君辞》情质未离,不在潘陆下,刘司空(刘琨)亦其俦也。《答卢中郎》五言,磊块一时,涕泪千古。余每览刘司空“岂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未尝不掩卷酸鼻也。呜呼!越石已矣,千载而下,犹有生气。彼石勒段磾,今竟何在?

与此相对, 没有如刘琨般度量的、一些反对“清谈”、不愿与晋朝豪族主流同流合污,以及蔑视无耻大官的地方豪族与知识分子, 对晋朝政府既然感到极度灰心与失望, 只有断然倒向五胡一边,而宁愿与胡人领导者合作。 这是至堪注意的历史现象, 也是五胡所以获得汉人实力人士拥护, 以及五胡所以能在黄河流域立国的原因之一。

标签: 金谷二十四友

更多文章

  • 宋朝士兵头上戴的帽子有什么作用?它是由什么制作而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宋代的士兵,头上戴着一顶笠子。这种装扮,很多人会觉得很滑稽,甚至怀疑宋朝的士兵是不是真戴了一顶笠子。理由是,这样的笠子,其防御性是很差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戴在头上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我倒觉得应该不会是假的。证据如下。其一、《水浒传》里多次提到这种笠子,比

  • 古代的人占有多少土地才算地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地主

    地主是一个过去式,建国之后,地主就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那么什么是地主?百科里面是这样解释的:地主指家庭拥有土地,其成员不参加劳动的人。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为皇帝,拥有全国土地,其它的根据级别之类的划分。从大地主下划到小地主,最后划到级别最低的农民手里。低级别的向上级定期交税。没土地的雇佣农工直接受

  • 郑国渠有什么作用 郑国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国渠

    郑国渠其实最开始的确就是一个阴谋,韩王想要借此来使秦国国力衰弱,让秦国没有办法继续东出,想要保韩国安定十年。但是这一举动,就算在当时的确令秦国疲乏,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十分有利的,韩王的这个“阴谋”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损招。那历史上郑国渠究竟有什么作用,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呢?郑国渠

  • 盘点历史上为了皇位杀兄弑弟的帝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杀兄弑弟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们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朝代能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帝王们才会非常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而下面的人想的都是怎么能上位,野心更大的就想自立为王。不过历史上一位臣想篡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多的还是皇帝的儿子们来争夺这个皇位。为了太子位头破血流很正常,最恨的人连自己

  • 荀彧为曹操出过哪些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荀彧

    提到曹操手下的智囊团,那么荀彧就必须要说一说了。他跟随曹操二十余年,一直被认为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就连曹操极其信任的郭嘉也都是他推荐来的。在曹操看来,荀彧有着“王佐”级别的谋略智慧,对他的到来也是非常兴奋。那么,荀彧到底有着什么样过人的谋略,能够得到这样的赏识呢?三国时期,在

  • 点天灯是什么刑罚?历史上有哪些人受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点天灯

    古代刑罚千奇百怪,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凌迟与人彘,前者是用小刀将受刑者千刀万剐,后者则是将人砍去四肢,割鼻挖眼,铜液灌耳,哑葯灌喉,最后再装进马桶,做成半人半猪的怪物。然而「点天灯」这项酷刑的恐怖程度,与凌迟、人彘相比,却不遑多让。点天灯,顾名思义就是将受刑者的衣服褪去,接着将他全身裹上麻布,浸泡

  • 盘点唐朝四大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都知道,真正繁荣的时期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包打天下,开元盛世的出现主要还是依靠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号称四大名相,可实际上他们都不是出自李旦和李隆基发掘,以这四个人的资历,全是武周时期就涌现出来,甚至像张说还是武则天科举选拔的人才,还受过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提携。像姚崇,在武周圣历元年(698)就

  • 古代三班衙役指的是什么人 三班衙役只有三班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班衙役

    衙役:即皂、壮、快三班衙役,是州县衙门一个庞大的阶层,最低级的组织。一般来说,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其实也没有截然分开,皂、壮二班共负内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责任;快班又分步快和马快,专管缉捕。所谓“三班衙役”也只是个概称,实际上也不只三班,除了皂、壮、

  • 吕不韦妻子孩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一生功过参半,他本可以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功臣,但最后却因贪恋权力导致被秦王赐死。吕不韦从一位商人,到权倾天下的秦国相邦,其实已经活出了风采,足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不过史料上似乎并没有记载吕不韦家室的情况,他妻子和孩子的信息一概不知,这点和秦始皇有些相似。就吕不韦的地位来说,他不太可能一

  • 御营使司是什么样的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御营使司

    建炎元年,置御营司,以宰相为之使,仍以执政官兼副使……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四年,诏自今宰相兼知枢密院事,罢御营使。”1127年,南宋的禁军编制名存实亡,所以朝廷开设了御营使司,以此作为统辖东南各军事编制的核心机构。与此前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