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蠡有哪些政治成就?

范蠡有哪些政治成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24 更新时间:2024/1/7 16:38:00

范蠡的政治成就都与勾践有关,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大获成功后,范蠡也最终功成身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成就

(1)劝服勾践保全性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

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2)动摇夫差起恻隐之心: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3)巩固军事力量,消磨敌方意志: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

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4)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标签: 范蠡

更多文章

  • 岳飞的师傅是谁?岳飞的同门师兄弟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

    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以及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都是梁山上的好汉,这三个人也许还能有点关系,但是大家不熟悉的,这三个人之间,以及这三个人和岳飞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个关系就是这四个人是师兄弟,这四个人

  • 皇帝的曾祖母称什么?皇帝如何称呼自己的曾祖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

    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一般皇帝在登基之后,原先的皇后都成了太后,如果皇帝的祖母活得够久,她就成了太皇太后,但如果说皇帝的曾祖母还在世呢?在很多影视剧中,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然而再往上就很少见了,那么作为皇帝,他该如何称呼自己的曾祖母?如果曾祖母还活着的话,她又该叫什么呢?下

  • 理塘具体在哪里什么位置?理塘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理塘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理塘”,这个地方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很火,喜欢旅游的人这个地方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最近又由于丁真这个地方又火爆起来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理塘在哪里呢?这个理塘到底属于西藏还是属于四川呢?又具体到哪个省哪个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

  • 什么是“和亲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亲

    “和亲”,又称“和蕃”,是指中国古代皇帝将自己的女儿或皇室宗族中的女子,当作和亲公主嫁于边疆少数民族或藩属国的统领来彰显两国友好情谊的一项政策,是带有明确目的的政治上的联姻。值得注意的是,和亲二字的应用主体与范围是有确定界限的,一般多指中原大地上的以

  • 曹魏开国三公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魏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诩成为曹魏太尉。因此华歆、钟繇、王朗并称为“曹魏开国三公”。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真实历史,华歆、钟繇、王

  • 郭嘉为曹操贡献过哪些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嘉

    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对于郭嘉可能不太陌生,有人认为郭嘉可以比肩诸葛亮,甚至可以超过诸葛。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下江山,成为一国之君。而郭嘉给予曹操的帮助可谓之深大,可惜的是郭嘉去世的比较早,不然这三国是谁的天下不可知也。曹操在经历赤壁之战后就曾感慨的说若是有郭嘉在此,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曹操多次想把自己的

  • 清朝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古代公主的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主

    公主与格格有区别吗?有!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显。格格这个称呼的出自于清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的短,而公主的称呼出现于周朝,历史是比较久远的。两者虽然看似都一样,但是其内涵却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远高于格格,其差异也是天差地别。公主为帝王之女的称号,在周朝,天子之女称王姬,在战国以后,国君之女称为公

  • 古代公主和郡主比较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郡主

    我们经常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就会看到某某公主或某某郡主;那古代公主和郡主有哪些区别呢?1、公主 在古代一般是指:皇帝的女儿。但是在有些朝代里,王爷的女儿也有被称为公主,如元朝。 2、郡主 在古代是皇族女性的封号,是郡公主的简称。在东汉、魏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时是公主的最高等级。而在唐朝,郡主是皇太

  • 王阳明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苏东坡为何被称为坡仙 坡仙的来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东坡

    苏东坡本名叫苏轼,而他的别名有很多,例如苏文忠、苏玉局等,其实还有很多人把苏轼称为“坡仙”,这个“坡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和苏东坡与道教之间的联系有关。苏东坡62岁时,被流放至海南儋州,再次回到朝廷后,他被任命为成都玉局观提举,而苏轼和玉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