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是被活活饿死的?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是被活活饿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02 更新时间:2024/1/22 0:46:51

历史上有太多国君,临死才会明白,自己做过的那些糊涂事,终会以另一种方式,来惩罚自己。先秦的历史,充斥着太多的权力的倾轧和阴谋,父子、兄弟之间看不到亲情,大家只认得那个王座。据说,有几位国君死的很是可怜,因为没有吃的最终饿死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有名的当属齐桓公,他可是春秋五霸之首,怎会让自己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呢?

他能成就大业,不是说他有多厉害,而是身边有替他出谋划策者,如:名相管仲。只是,管仲一死,这位国君身边就聚拢了一堆唯利是图的小人。《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记载了一段管仲病故前和齐桓公的对话。

齐桓公问他,大臣中,谁可以为相?

为此,还例举了三位,结果,都被管仲否定了。

这三位分别是:易牙、开方和竖刁

第一位杀了自己的儿子,做成菜肴让君主尝尝人肉是什么味;

第二位不侍奉父母,连父亲去世都不闻不问;

第三位更厉害,为进宫自宫了。

管仲认为,这是违背常理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可重用。但齐桓公怎会听?看这段对话,齐桓公很是满意三人的表现。后来,果然被三人专权。

齐桓公大概以为,自己能一直“霸权”,结果一场重病,使得齐国朝堂开始了一场混战。当时,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丝毫不管自己老爹的身体健康,互相拉拢势力想成为下一任国君。

单说易牙和竖刁二人,仗着自己曾是宠臣将齐桓公的寝宫给隔离了,只留个小孔用作送饭。后来,没人送饭了,使得叱咤一时的国君被活活饿死了。直到无亏做了新的齐王,才将他爹装殓入棺。

其实,这怪不得别人,只能怨齐桓公先是立公子昭为太子,又经不起易牙和竖刁的谗言,答应立无亏为太子。看这个故事,应是儿子们乘老爹病重,为了夺位不顾老爹的安危。

不过,《史记》中这么说:“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但不管如何,齐桓公死后在床上放了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亲情和权力孰轻孰重,这一刻自见分晓。

如果说齐桓公的死因还有待考证,那么,300年后的赵武灵王倒真正是被幽禁饿死的。原因和齐桓公有点类似,在继承人问题上太犹豫。

曾经,赵武灵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队强大了起来。之后,他灭了中山国,消除了赵国的“心头之患”。可是,在他担任君主第二十七年,竟做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把君位让给了儿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自己当起了“主父”。

其实,赵武灵王先是立公子章为太子,后来,迷恋孟姚(赵人称吴娃),废公子章,立公子何为太子。本来,公子章被废后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只是,赵武灵王后来有点后悔,感觉对不起公子章,经常和公子章住在一起,其仪仗用度和赵王何几乎一样。于是,公子章有了想法。

同时,这时的赵武灵王也有了想法,想收回儿子赵王何的权力,他要做中原的霸主。接下来,就有了沙丘之变的故事。

当时,公子章利用自己的党徒和田不礼一起作乱,诈传主父的命令召见惠文王。之后,公子章逃到了赵主父宫里,主父打开宫门收留了他,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主父宫,逼迫主父交出公子章。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我们包围了主父宫,即使撤兵,也会被灭族”,便继续包围主父宫。

赵王何不想担着杀死主父的罪名,只是围而不攻,断粮断水三个月,赵武灵王就被活活饿死了。本来,赵武灵王已退居,却还想着称霸的梦,只是,已坐上王位的儿子,怎么愿意让大权旁落。亲情一场,终究抵不过权力的诱惑。

其实,在那段时期,还有个国君,据说也是饿死的,他就是楚灵王,也是春秋时代一位有名的主,不过他为人昏暴,生活穷奢极欲。这是一位相信强权的主,他的上位就是借着探病的理由,将自己的侄子用束冠的长缨给勒死了。后来,不断发起战争,以维护自己的“霸权”面子。

不但如此,他还建了“章华台”,只顾着自己的享乐,老百姓怎能没有怨言。结果,楚灵王的弟弟蔡公弃疾,趁着他不在王宫杀了他的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立公子比为王。之后,楚灵王不仅失去了王位,还失去了两个儿子,顿时悲痛不已。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山里转悠。

楚灵王想要吃的,结果被人告知,新的楚王有令,谁给他吃的,就要被砍头。后来,说他遇见原来大夫的儿子,由于以前对大夫不错,便被他儿子领回了家。

于是,就有了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他被发现时,已经饿得差不多了,回去没多久就死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已经没有了生的愿望,选择了自缢身亡。

权倾一时如何,到头却换不来一顿简单的口粮。

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为了权势“前赴后继”,等明白时连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奢望。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时,整体环境谈不上对女性友好,若是一位女子表现出极高的才华,那么,对她本人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她们的境遇让人看了之后叹息不已。先说说唐朝的几位才女。薛涛的“知名度”相对高一些,出生于官宦之家。只不过,薛涛的父亲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以至于,得罪了

  • 西汉皇太后王娡有几个女儿?王娡子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娡

    古今中外,婚姻都是普通人改变命运、实现阶层逆袭的重要途径,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就是以此成为人生赢家。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娡那样,这需要心机、勇气和运气,成了就鸡犬升天,输了就是一辈子。王侯的后代,天生自带富贵基因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史书中一般称之为王夫人或王美人。按照汉朝制度,夫人是对皇帝妾的统称

  • 古时候的诛九族一般会诛杀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诛九族

    “夷九族”脱胎于在秦文公二十年所实行的“夷三族”法,如明末史学界张岱所言:“秦文公始族诛,公孙鞅始连坐”。《史记.秦本纪》载:“文公二十年,(秦国)初有夷三族之罪” ,如秦时李斯就因被赵高诬陷谋反,从而

  • 王维为什么叫诗佛 王维的作品和禅宗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维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而他还有一个称号叫“诗佛”,因为他的作品其实和禅宗走的非常的进。或许这一点知晓的朋友并不多,今天也是准备跟大家讲讲王维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号,禅

  • 尼布楚在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尼布楚

    对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清朝初年,康熙爷与沙俄签署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便是《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是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之所以将这条约称之为尼布楚条约,是因为这份条

  • 清朝公主和格格比较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主

    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欢看古装电视剧,但看到清朝的电视剧是有很多朋友会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皇帝的女儿会被称作为公主,但是有的却又被称之为格格,那么这两种情况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多朋友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特别好奇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说一下。《清史稿》载: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

  • 古代皇帝庙号中高祖与太祖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祖

    我国古代的开国皇帝有不少,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可以说都算是那个朝代最为有名的皇帝之一,而开国皇帝死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庙号,但即便地位都是开国皇帝,庙号却各自不相同,李渊是唐高祖,而赵匡胤是宋太祖,那这高祖和太祖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会不一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为什么李渊是高祖

  • 西域都护府有多少驻军?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域都护府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相信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朋友们多少对这个都会知道个一星半点的。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说,但事实上并不是。1928年,著名史地专家黄文弼在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处(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发现了两处遗址。据其著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

  • 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一样吗 明朝韩国服饰的渊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近期,有韩国网友称明朝的服饰是抄袭的韩服,这种说法实在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朝鲜”的国名还是由朱元璋裁定的,历史上朝鲜各方面的文化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明朝服饰抄袭古代朝鲜,毫无道理可言。准确来讲,朝鲜的服饰才是借鉴了明服,如果仔细研究的话

  • 四川省是如何得名的?四川省名称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四川省

    四川省,简称川、蜀,省会成都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边是重庆市,南边是云南省、贵州省,西边是西藏自治区,北边是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关于四川的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