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时候的诛九族一般会诛杀多少人?

古时候的诛九族一般会诛杀多少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98 更新时间:2024/1/26 1:14:03

“夷九族”脱胎于在秦文公二十年所实行的“夷三族”法,如明末史学界张岱所言:“秦文公始族诛,公孙鞅始连坐”。《史记.秦本纪》载:“文公二十年,(秦国)初有夷三族之罪” ,如秦时李斯就因被赵高诬陷谋反,从而被秦二世下令夷三族,《资治通鉴.秦纪》载:“遂具斯五刑论,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五刑即指墨、劓、剕、宫、大辟)。

当然,秦国除了实行“夷三族”,还实行夷五族、夷七族等,如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就被夷七族,《狱中上梁王书》载:“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只得说,秦国律法的确是很森严的,也是很残酷的,如范晔所言:“秦政酷烈,一人有罪,延及三族”,一人犯法,牵连三族实在是有些过于残忍。

同时对于秦国实行的“夷三族”到底是哪三族,现在尚未有定论。目前关于“夷三族”的三族一说,现主要流行三种说法:

一、父族、儿族、孙族。《周礼·春官·小宗伯》载:“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东汉末经学家郑玄注曰:“三族,谓父、子、孙”。

二、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载:“三族辅之” ,北周大将军卢辩注曰:“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三、父母、兄弟、妻子。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三种说法以第二种说法最为残酷。当然无论哪一种说法,其所牵扯的人多数都是无辜的,毕竟犯法的只有一个人,可却是要牵连那些与他有血缘关系的无辜之人,这真得是很残忍。但无论如何,自秦国实行族诛刑罚后,历朝历代凡犯特大重罪,如谋反谋判谋大逆等十恶之罪名者,皇帝就有可能对其实行族诛的极刑,以此来警戒世人不得有反对朝廷之心,借此来维护自家对于天下的统治。

且自秦国开始实施“夷三族”的刑罚后,历代不但沿用,且将其诛杀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夷三族”逐步发展到“夷五族、七族、八族、九族”,乃至是“夷十族”(《明实录》载:“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

“夷九族”到底起源于何时,尚不可知。直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明确记载有“诛九族”的是发生在隋末,《隋书.刑法志》载:“及杨玄感反,帝诛之罪及九族”,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后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随后隋炀帝下诏诛其九族。因此,从史书寥寥记载来看,夷九族非是正规记载在律书上的律法,它非律令,而只是根据皇帝的意思来执行的一种惩罚的方式,简单说就是“潜规则”。

总得说,诛灭九族这样残酷的刑罚,就是用来威慑天下臣民的,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核弹,威慑大于实际,就是用来吓人的,不是真的拿来用的。如荀子所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让那些心有不轨的人知道刑法之酷烈,从而不敢去做出不利于天下统治的事情,这也不失为一种针对犯罪行为的预防措施。

而对于“夷九族”到底是诛杀哪九族,因史料缺失更是无从知晓。目前对于“夷九族”的九族之说,一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父族九。东汉经学家郑玄曾言:“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九族指的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儿子、孙子、仍孙、曾孙、玄孙这九代。

第二种、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即岳父、岳母。

第三种、父族四、母族三、姥族二。“父族四”即父族上下4代(老太奶爷、太奶爷、奶爷、爸爸),姑母一家、姊妹一家、女儿一家。 “母族三”即母族上下4代(老太姥姥、太姥姥、姥姥、妈妈),姥爷一家、从母一家。“姥族二”即姥族上下4代(老太姥岳母、太姥岳母、姥丈母娘、丈母),岳父一家。

第四种、父五族,母四族。“父五族”即玄孙、曾孙、孙、子、身。“母四族”即母、王母(祖母)、曾王母、高王母。

以上不管是哪种,牵连的人都是十分广的,若是真的诛杀九族,这人数少则千人,多则万人,可谓是牵连甚广。如此,也因诛杀九族牵连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这等杀戮实在是有伤天和,因此历代君王甚少会用到这个刑罚,毕竟他们也怕死后会下十八层地狱,所以历史上对实行诛九族的记载甚少,这也就能解释了。

标签: 诛九族

更多文章

  • 王维为什么叫诗佛 王维的作品和禅宗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维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而他还有一个称号叫“诗佛”,因为他的作品其实和禅宗走的非常的进。或许这一点知晓的朋友并不多,今天也是准备跟大家讲讲王维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号,禅

  • 尼布楚在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尼布楚

    对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清朝初年,康熙爷与沙俄签署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便是《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是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之所以将这条约称之为尼布楚条约,是因为这份条

  • 清朝公主和格格比较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主

    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欢看古装电视剧,但看到清朝的电视剧是有很多朋友会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皇帝的女儿会被称作为公主,但是有的却又被称之为格格,那么这两种情况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多朋友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特别好奇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说一下。《清史稿》载: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

  • 古代皇帝庙号中高祖与太祖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祖

    我国古代的开国皇帝有不少,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可以说都算是那个朝代最为有名的皇帝之一,而开国皇帝死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庙号,但即便地位都是开国皇帝,庙号却各自不相同,李渊是唐高祖,而赵匡胤是宋太祖,那这高祖和太祖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会不一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为什么李渊是高祖

  • 西域都护府有多少驻军?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域都护府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相信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朋友们多少对这个都会知道个一星半点的。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说,但事实上并不是。1928年,著名史地专家黄文弼在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处(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发现了两处遗址。据其著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

  • 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一样吗 明朝韩国服饰的渊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近期,有韩国网友称明朝的服饰是抄袭的韩服,这种说法实在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朝鲜”的国名还是由朱元璋裁定的,历史上朝鲜各方面的文化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明朝服饰抄袭古代朝鲜,毫无道理可言。准确来讲,朝鲜的服饰才是借鉴了明服,如果仔细研究的话

  • 四川省是如何得名的?四川省名称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四川省

    四川省,简称川、蜀,省会成都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边是重庆市,南边是云南省、贵州省,西边是西藏自治区,北边是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关于四川的名称来历,

  • 青海省是如何得名的?青海省名称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北边和东边是甘肃省,西北边是新疆,南边和西南边是西藏,东南边是四川省。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位列全国第四位。截至2019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607.82万人。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 盘点秦国最著名的十位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时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经过六代君主的努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

  • 海南省是如何得名的?海南省名称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海南省

    海南省,简称琼,省会海口,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北边以琼州海峡和广东省划界,西边隔北部湾和广西、越南相对,东边隔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35%,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