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帝内经作者是谁 黄帝内经内容

黄帝内经作者是谁 黄帝内经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6 更新时间:2024/1/24 3:11:50

黄帝内经》被称为是医之始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古典。但因为年代久远,当时的医疗技术也不是很发达,所以《黄帝内经》身上还有不少未解之谜,例如它的作者到底是谁。相传《黄帝内经》是黄帝著作的,后来人们觉得这部书最终成型是在汉朝,而本书并非是由一位作者编写,而是好几代医学家积累下来的。其实《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书籍,更是一部讲述人生识的典籍。

1、《黄帝内经》的起源

春风东来寒意退,枯枝摇曳梅先开。一本《黄帝内经》把我留在室内,竟无心赏梅,它让我聚精气神于一身,悟万物生长之道,读经典古书的真理。真乃:纵然阅尽万卷书,不如一语道天机。

一说,《黄帝内经》是一本唯一以圣为名的书。它起源于轩辕黄帝,以百姓代代口耳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黄帝和他的老师们相互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可见,古代帝王也是重医传道之人。在医学的领域上,自古就有“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之说。

今人所说的圣人,是指不仅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还能够让别人听从自己的人。拿破仑也曾有“人的身体功能及命运”之说。

那么,人的身体真的和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吗?

2、医学上的常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从医入道”这句话。

从医学上分析,人的任思想都是从身体上来的,人的病症也来源于思想的症结。例如,肝火旺盛心烦躁,肾精足志大,思虑过多伤脾胃,双手合十易养心。

书中讲到“天人合一,应天之序”,所谓“天人合一”意思是说,你所住的地方和所处的环境很容易影响到你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从道学上来讲,就是要我们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应天之序”是说我们作为大自然万物中的人类,应该顺应季节而修养身心。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易养身,夏天是收敛的季节易安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易出动,冬天是贮藏的季节易休整。

所以,春夏是生长生发的季节,适合养阳,秋冬是收敛收藏的季节,适合养阴。顺应季节,不要逆天而行,自然身心愉悦,身体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在“十二时辰养生”中,《黄帝内经》讲到了易经。“医易同源”,源于双方对自然和生命及身体的感悟是相通的。

心肝脾胃肾,金木水火土,各自相对应着,因循着身体与自然的原则,从一到亥,阴阳合和,延续生命。

从子时到亥时,从夜里11点到第二天的夜里11点,24个小时的不停运转告诉我们,生活当中时时都可以养生,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了解了时间和身体相对应的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遵循着这些原则去生活。所谓“大道至简”,即是这个道理。

“二十四节气养生说”,是要求我们按照节气去改变自己的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非常准确的,准确到几日几时几分。根据节气来饮食,顺气而养,遵循了自然规律才是养生的根本。

中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黄帝内经》帮助我们解决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一些关于人类和生命的问题。有道是“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一切病症又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弄清楚了病因的根源,才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病理。

《黄帝内经》中说,人有习性致病、喜好致病、习惯致病等一些行为式致病。例如,肝病来源于气郁,它和个人性格有关系;遗传病来源于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的相同;癖好导致疾病,和个人的追求有关。

所以,不要等病来了再治,平时要养成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防病于未然很重要,从小懂一点中医常识很有必要。

3、医学即道学

医学即道学。医,醫也。把醫字分开来看,它包含了很多内容。

矢,兵器,这里指医学器械。匸(xi),按摩,推拿的意思。酉(you),酒,古时的麻醉剂。殳(shu),针灸的意思。

现在这医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医德医风医道医理医术医嘱等等的综合。

古人讲究内修,即修养内心。从医理上讲,这是防病于未然的第一步。人的烦恼皆来之于欲望,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六欲虽不能完全得到自控,但是如果平时注意修身养德,身体自然会相生相克,避免没必要的痛苦和疾病。

《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人为本,病为标。人要至善,因循着身体的本性去生活,相信自己的身体,调动身体的自愈力去治病,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才能与万物同道,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所谓“知其要点,一言而中”,悟其道而思,遵其言而行,才能得其真。

捧书思道,偶抬头,只见窗外白茫茫一片,一场春雪不期而至。昨天还是春风十里扬神州,今却万里飘雪掩大地,正合了俗语:春里有一寒。此时的院中,雪在梅中飞,梅在雪中俏。这景致,恰应了时令。

标签: 黄帝内经

更多文章

  • 洛阳神都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洛阳

    神都,唐朝洛阳官称,多用于武则天时代,意为“神州大地之都”,是唐、武周帝国的首都,乃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睿宗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后临朝,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在百官、皇室、各国君王、沙门道士及远近百姓

  • 贵州名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贵州

    说到贵州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很多人应该都有去过这个地方吧?至于贵州这个地点,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说,而且最重要的是贵州这个名字的来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贵州这个地名的来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贵州的地理位置贵州,简称“黔”或“贵

  • 成都名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都

    说道成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里是四川省的省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聚落的中心。到了战国时期,这里更成为开明氏蜀国的都邑区、成都的名称也出现得很早,至迟在战国晚期至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见诸铭刻和典籍。1、关于成都地名的几种说法探讨成都

  • 明朝麒麟指的是哪种动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麒麟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大瑞兽,象征着皇家帝王们的无上权力,比如龙,凤凰和麒麟。每当上天降下这些祥瑞,自然就是举国欢腾,国泰民安的象征。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些生物吗?古代人眼中的这些生物究竟长什么样呢?其实这一直是个谜。具体凤凰和龙有没有过这个确实无人知晓,但是麒麟这玩意还真的有人见过,而且还曾经作为贡

  • 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定三屠

    满清入关后定鼎北京,不久便举兵渡江,击灭数个南明小朝廷。在接连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后,摄政王多尔衮自以为大局已定,为显示新朝权威,便采纳明朝降臣孙之獬的建议,颁布“剃发易服令”。该令规定国内官民全部要剃发留辫,并穿戴满族衣冠,迟疑抗命者皆按谋逆罪论处。满清入关后迅速占领

  • 凌烟阁功臣24位名单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凌烟阁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后毁于战乱。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因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年迈),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由唐太

  • 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女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性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梁红玉等等;在朝政朝纲上有所作为的武则天、萧太后、刘娥、吕雉等等;美若天仙的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等等;还有才高八斗的才女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等等,优秀的女性是非常多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着重了解

  • 全套人民币图案景点详细介绍(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民币

    说到人民币也还是有太多故事可说,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五个版本的更新,不管是从面额大小,币上的花纹图片,以及各种的信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实没一套版本的图案都是很有故事的,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解析,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图案,都分别有哪些含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人民币图片都来自于

  • 古代怎么称呼配偶的母亲?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的妈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配偶

    最近很多人在一些夫妻综艺,里面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夫妻之间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学到夫妻和父母之间相处的事情,最近就听到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就是有人问了,一般人称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赶紧这个称呼好像不合适,但是日常生活中好像都是这样叫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

  • 古代绿林好汉称呼的历史有俩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绿林好汉

    说到这个“绿林好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再很多古装影视作品中,只要是那种江湖人士惩罚除恶的人,大家都统称其为“绿林好汉”。但是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拼音是l&u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