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是谁

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3/12/11 0:19:37

满清入关后定鼎北京,不久便举兵渡江,击灭数个南明小朝廷。在接连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后,摄政多尔衮自以为大局已定,为显示新朝权威,便采纳明朝降臣孙之獬的建议,颁布“剃发易服令”。该令规定国内官民全部要剃发留辫,并穿戴满族衣冠,迟疑抗命者皆按谋逆罪论处。

满清入关后迅速占领全国各地

剃发令对于其他民族来讲或许不算事,但对于汉民族来讲,则不啻于奇耻大辱。因为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发令”的实行,无异于使汉人失去与异族相区别的外在标志,也击垮了他们不愿做奴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对他们的感情伤害极深。

所以“剃发令”一旦颁布,亿万汉民悲愤异常,既然不想做亡国奴,便唯有进行抵抗。正是在这种心理下,各地遍燃反清的怒火,尤以江南地区民众的反抗运动最为密集、活跃。面对着汉人的抵抗,清廷既没有停止“剃发令”的意思,也没有进行安抚,而是直接采取镇压的方式,对反抗者一律采取屠杀的政策,若一城皆反,则屠灭整个城市。

清廷颁布“剃发令”,严惩抗令不行者

就这样,因为大汉奸孙之獬的建言,千万汉人因不愿剃发做亡国奴,便成为清军的刀下冤魂,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令人惨不忍睹。关于清军屠城的记录史不绝书,但最为罪恶昭彰者,莫过于“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时至今日都让国人切齿泣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位汉族将领,此人便是明朝降将李成栋。

李成栋早年参加李自成的农民军,绰号“李河子”,长期追随大将高杰征战,立功颇多。高杰与李自成的老婆邢氏私通,因为担心事泄后被杀,便带着邢氏和部众“反正”,归降明朝,李成栋便在其中。李成栋在南明担任徐州总兵的职务,但在清兵南下之际便投降,被授予吴淞总兵。

李成栋投降清朝后,干了恁多凶残事

“剃发易服令”在江南地区公布后,嘉定城内民情激愤,百姓拒不从命,在乡绅侯峒曾等人的领导下,聚乡勇数万进行反抗,并驱逐清廷任命的县令。清廷闻讯后,派吴淞总兵李成栋率兵五千镇压。侯峒曾领导的乡勇虽然数倍于清军,但素无训练、装备奇差,所以很快便被击溃,嘉定城没多久便被攻陷。

由于李成栋的弟弟在作战中被杀,所以嘉定被攻陷后,李成栋下令屠城,一日之间竟然杀害三万余人,以至于遇难者的尸体将河流堵塞。据大屠杀的幸存者朱子素在《嘉定屠城略》记录,当时嘉定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宛若人间地狱。此即嘉定第一屠。

嘉定第一屠

李成栋对嘉定屠城后,自以为再无人敢于反抗,便率主力撤退,只留下文官和少数驻军留守。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离开不久,屠城事件的幸存者在义士朱瑛的领导下,聚众两千余人展开“反屠杀”,将清朝任命的官吏和驻军一股脑杀得干干净净。李成栋闻讯后,再次率军屠城,直杀得城内积尸成丘、鸡犬不留。此即嘉定第二屠。

可让李成栋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嘉定第二屠后二十余天,反抗活动再次兴起,这一次由明将吴之番领导。吴之番在嘉定周边民众的支援下,率军再克嘉定,迫使清朝守军溃败出逃。李成栋闻讯后恼羞成怒,再次实施反扑,将吴之番所部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此即嘉定第三屠。

李成栋每破城一次便下令屠城,共三破三屠,杀害居民近十万人,恶行委实令人发指。李成栋身为汉人,却对自己的同胞如此残虐,其罪当诛!

嘉定三屠致使十余万百姓罹难

“嘉定三屠”后,江南大部分地区放弃抵抗,开始剃发易服,称大清顺民。而李成栋也因为“战绩彪炳”,被清廷超拔为江南巡抚,不久又委以扫荡东南的重任。李成栋不负清廷重托,接连击灭南明隆武、绍武两帝,并屡屡把永历帝逼到绝境,真可谓清廷忠实的走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成栋因与清廷两广总督佟养甲不和,竟然将其囚禁后“反正”,向永历帝投降,并将其迎奉至肇庆。永历帝很满意于李成栋的“反正”行为,不仅没有追究他先前的罪恶,反而封他为惠国公,依旧节制两广。

李成栋最终为永历帝效忠而死

李成栋“反正”后,对永历帝异常忠心,并亲自率军进攻信丰、南安、赣州,意在抵御南下清军,扭转战局。永历三年(1649年),李成栋在信丰被清军击溃,逃亡时溺死于河中,结束自己颇富争议的一生。李成栋死后,永历帝追赠他为太傅,追封宁夏王。

标签: 嘉定三屠

更多文章

  • 凌烟阁功臣24位名单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凌烟阁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后毁于战乱。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因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年迈),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由唐太

  • 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女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性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梁红玉等等;在朝政朝纲上有所作为的武则天、萧太后、刘娥、吕雉等等;美若天仙的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等等;还有才高八斗的才女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等等,优秀的女性是非常多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着重了解

  • 全套人民币图案景点详细介绍(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民币

    说到人民币也还是有太多故事可说,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五个版本的更新,不管是从面额大小,币上的花纹图片,以及各种的信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实没一套版本的图案都是很有故事的,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解析,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图案,都分别有哪些含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人民币图片都来自于

  • 古代怎么称呼配偶的母亲?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的妈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配偶

    最近很多人在一些夫妻综艺,里面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夫妻之间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学到夫妻和父母之间相处的事情,最近就听到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就是有人问了,一般人称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赶紧这个称呼好像不合适,但是日常生活中好像都是这样叫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

  • 古代绿林好汉称呼的历史有俩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绿林好汉

    说到这个“绿林好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再很多古装影视作品中,只要是那种江湖人士惩罚除恶的人,大家都统称其为“绿林好汉”。但是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拼音是l&ugra

  • 甲子年和庚子年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甲子年

    甲子年和庚子年同为鼠年,不同的是甲子年在中国传统历法干支纪年循环中排列第一位,而庚子年则排列在第三十七位。庚子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840、1900、1960、2020、2080···(60年一周期)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

  • 西昆体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昆体

    “不说破”金代诗论家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宋初西昆体是宗法李商隐的。因此,以李商隐诗歌作为模拟对象的杨亿、刘筠等的西昆体诗作更是如此。这些馆阁文臣的诗歌雕章丽句、组织工致、堆砌典故。他们用清词丽句,用历史故实来表达情思,反映现

  • 《齐民要术》的内容介绍及后世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民要术

    该书自出版后,长期受中国历朝政府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齐民要术》可解作平民谋生方法,亦可解为治理民生的方法。北宋时期的官刊善本不易看到,有“非朝廷人不可得”之说。唐、宋以来出现不少农书,无不以它为范本,其中,元《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徐光

  • 东北抗联名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抗联

    东北抗联将领盘点:史忠恒(19061936),吉林永吉人,1926年入东北军服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任吉林抗日救国军连长。吉林抗日救国军溃散后,在吉林东部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任团长、旅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率部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二师师长,同年

  • 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隐士

    隐士,即隐居之士。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如老子出关归隐,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