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闽浙总督驻地为什么福州?闽浙总督权力有多大?

清朝闽浙总督驻地为什么福州?闽浙总督权力有多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1/26 1:27:48

清朝时期,一共设置了九大总督,闽浙总督是其中之一。

闽浙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总管福建、浙江的军民政务,权力非常大。在清朝历史上,左宗棠、邓廷桢、马新贻、魏光焘、许应骙等晚清名臣都担任过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的驻地位于福建福州,具体位置在福州市省府路1号大院(省工交大院)。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拥有1000多年的衙门历史。在宋朝时,这里是福建提刑司署址。在元朝,这里是肃政廉访司衙门。在明朝,这里是提刑按察司公署。从1661年开始,闽浙总督李率泰将总督府搬迁到此处,这里便成为闽浙总督衙门,长达100多年。

既然闽浙总督统管福建和浙江两省,为什么闽浙总督一直以福州为驻地,而不是选择经济发达的杭州?

总结一下,大致有如下四点原因。

一是闽浙总督的前身是福建总督。

1644年,清军入关。第二年,清廷就设置了闽浙总督的前身福建总督。福建总督的驻地位于福州。那时候,福建总督除了要管辖福建省的军民政务外,还要兼管浙江省的军民政务。

后来,在顺治年间、雍正年间、乾隆年间,清朝曾经三次分别设置福建总督和浙江总督,福建总督的驻地位于福州,浙江总督的驻地位于杭州。只不过,这三次分设都不久,便裁撤了浙江总督,依然将浙江省置于福建总督的管辖之下。

从1738年开始,福建总督和浙江总督正式合并为闽浙总督,直至清朝灭亡。在这种情况下,闽浙总督的驻地显然会选择在福建福州,而非浙江杭州。

二是闽浙总督驻地选在福州,有利于统辖台湾。

清朝初期,清廷经过连年征战,逐步统一了中原各地,但台湾一直掌握在郑成功家族手里,成为清廷的心腹之患。康熙皇帝致力于收复台湾,便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作为前沿阵地。1683,水师提督施琅正是以福建为大本营,率军收复台湾。此后,清廷设立台湾府,后又设立台湾道,均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台湾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接受闽浙总督的管辖。

鉴于福建与台湾的特殊关系,将闽浙总督的驻地选择在福州,有利于对台湾实施管辖。如果与之相反,将闽浙总督的驻地选择在杭州,那么对台湾的管辖将有“鞭长莫及”的可能性。

三是福州位于福建、浙江两省的中间位置。

一般来说,为了便于统筹管理,管辖两省以上省份的总督,都会尽量将驻地选择在两省的中间位置。

从地图上看,杭州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本身就没有处在浙江省的中心位置。如果闽浙总督的驻地选在杭州,就难以辐射到福建。福建的官员到杭州去参见总督大人,路程将会过于遥远。

相比之下,福州位于福建、浙江两省的中间位置,将闽浙总督驻地放在福州,便于统筹管理两个省份。

其实,在1648年,闽浙总督曾经命名为浙闽总督,以浙江为主导地位,这时候,浙闽总督的驻地也没有选在杭州,而是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离福建省不远的衢州。

四是杭州与两江总督的驻地太近。

清朝九大总督里,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等属于比较强势的总督。两江总督的驻地位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与杭州相距不远,也就四五百里。如果闽浙总督的驻地选择在杭州的话,那么清廷将会担忧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经常往来,互通有无,十分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其实,虽然福州在经济发展上,略微逊色于杭州,可它作为闽浙总督的驻地,再也合适不过了。

福州别称榕城,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灭亡后,越人逃到福建一带,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建立了闽越国,定都于福州。福州海港众多,海外贸易频繁,经济充满活力,基础设施完善。特别是在宋朝时期,福州人口众多,经济极其繁荣,是宋朝的六大城市之一,城内人口超过了10万。从明朝时期开始,福州长期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还是中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枢纽。

基于此,闽浙总督将驻地选择在福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标签: 闽浙总督

更多文章

  • 老秦人的习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秦人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国老秦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老秦人为何能统一天下,就因为一个感人的习俗,沿袭千年从未改变,到底什么习俗呢?这个习俗的起源,就跟山东一带,一种文明的毁灭有关了。东夷正统的老秦人号称嬴秦,而嬴家人的祖先,大家都比较公认的,就是上古大禹时期皋陶的儿子伯益了。伯益又名大费,因辅佐大禹

  • 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分别是哪四个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四大名镇

    所谓“四大名镇”,指的是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在明朝、清朝时期,这4个镇分别以木板年画、商业、手工业、瓷器闻名于世。数百年过去,四大名镇的发展各有千秋。其中,只有汉口镇所在的武汉,成为了省会城市。佛山镇和景德镇都发展成了地级市,只有朱仙镇至今还是一个

  • 定妃的封号是什么?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嫔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定妃

    我们所了解的清代长寿之人,有那么几个:雍正裕妃耿氏,年过94岁,《甄嬛传》那个病怏怏的端妃就是以此为原型;孝圣宪太后钮祜禄氏,活了86岁;乾隆自己活到89。但以上这些人,都不能称之为“冠”,清朝活最久的是今天要介绍的定妃,她活到97岁。定妃出生在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家族:万琉哈

  • 孝淑睿皇后的儿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孝淑睿皇后

    在一些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于“包衣”这样的称呼,所谓的包衣指的是那些为皇室和宗室王公服务的奴才,与八旗旗人相比,出身较低,这也就意味着包衣女子几乎不可能成为中宫皇后。康熙朝和乾隆朝曾有两位包衣出身的妃子,因生下大清天子而母以子贵,最终获得了皇后的名分,她们分别

  • 孝穆成皇后:清朝唯一被葬过三次的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孝穆成皇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孝穆成皇后的故事。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入土为安,一般人被下葬后便不会轻易地迁葬,但清朝有一位皇后竟然被葬了三次,而且这个女人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后,最终却获得了皇后的名分,她便是道光皇帝的原配孝穆成皇后。孝穆成皇

  • “阏氏”是单于正妻的称谓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阏氏

    匈奴国主史称单于,其妻称阏氏,但配称“阏氏”的不一定都是单于的正妻,其妾或诸王妻亦可冠此称号。有许多史书论及匈奴时,常把“阏氏”看作“皇后”,这种表述其时并不准确。《汉语外来词词典》则释作“1.阏氏(yan zhi)

  • “天子居六寝”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天子居六寝

    关于皇帝居住之所,历史中记载了一种说法:“天子居六寝”,意思就是说古代皇帝在皇宫中居住的地方有六个,分为路寝和小寝,路寝是皇帝处理国家政事的地方,小寝则是皇帝平时休息的地方,一般路寝之所只有一个,小寝之所有五个。皇帝会根据四时季节的变化不同而住在不同的地方,春天的时候皇帝会住

  • 戒指在古代有什么含义?为什么戒指代表禁戒?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戒指

    现如今,戒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而戴戒指虽然有一些讲究,但更多的时候其实人们也不在意这些,只需要自己喜欢就好。而戴戒指更多的也是一种美观的作用,不过在古代,戒指却不是随便能戴的,戒指也是有特殊的含义的,因此只有一部分人会戴上戒指。那么究竟戒指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哪些人会戴戒指呢?下面

  • 胡说最开始是什么意思?胡说的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胡说

    在说一个人说话是乱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胡说”“胡说八道”,而做事情不认真就是“胡乱”,说话不着边际就是“胡扯”,这些词都和“胡”有很大的关系。而胡在古代,指的又是一些其他国家

  • 三国时期有哪些傀儡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三国除了汉献帝之外,存在最多傀儡皇帝的就是曹魏政权了,曹操欺负了一辈子的人,到头来子孙被他人欺负了一辈子。一、曹魏有三位傀儡皇帝曹操欺负了一辈子的汉献帝,没想到有了报应。老曹家的三位小皇帝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相继欺负,做了司马家的傀儡。1.可怜虫曹芳曹芳能当上皇帝是幸运的,他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