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嫦娥有几只玉兔呢?
嫦娥有两只玉兔。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归藏,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淮南子,东汉时期,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确立,而嫦娥在进入月宫后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人物介绍: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汉代传说嫦娥变成癞蛤蟆后。
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嫦娥的故事还在续写。不过,人们对嫦娥的同情也是永恒的:李白曾有诗感叹嫦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也曾感慨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更多的人还把嫦娥当作了可以聊天的朋友。天上的嫦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而中华民族在嫦娥形象上寄予的厚望,也不会少,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说明了这一点。
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的典故分别是什么?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吴刚伐桂:
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相传月亮上的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唐明皇游月宫:
《唐逸史》载: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宫,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过大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大城阙,横匾上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广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女优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
原文: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译文: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汉朝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砍伐桂树。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唐明皇游月宫
开元初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玄宗在宫中笙歌进酒,凭玉栏,仰苍穹,赏皓月,不觉襟怀旷汤。玄宗心思:“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好处。听说嫦娥窃药奔月。既有宫殿,定可游观。只是如何得上去?”急传旨宣召叶尊师,法善应召而至。
玄宗问道:“尊师道术高明,能带我到月宫一游吗?”法善道:“这有何难!就请御驾启行。”於是叶法善将手中板笏。一掷,现出一条银色的长桥来,那头直接著月内。法善就扶著玄宗,踱上桥去,随走过处桥便随灭。只觉得才走了不到一里多,就到了一个地方,这里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拢四柱牌楼,上面有个大匾额,写著“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金字。俩人从大门走进来,看庭前是一株巨大无比的桂树,枝叶繁茂。桂树之下,有无数白衣仙女,乘著白鸾在那里起舞。
三、嫦娥在月宫中的宠物玉兔,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嫦娥广寒宫中的宠物月兔是来自何处?有关的神话传说版本很多,比如“神仙讨食,善念生兔”、“嫦娥奔月,凝气成兔”、“兔精得道,常伴嫦娥”。
我把其中我最喜欢的“凝气成兔”的故事单独拎出来,给大家仔细讲一讲。
在这个版本的传说故事中,玉兔乃嫦娥为排解寂寞而施展法力幻化而出,本非实物,却因长年累月在月亮上吸收月之精华,最终有幸由虚化实,诞生了灵智,修出了仙妖之体。
嫦娥因偷吃灵药而羽化升仙这个说法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版本。
话说那嫦娥与后羿起初两情相悦,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可嫦娥硬是得寸进尺地想要长生不死、永葆青春,后羿无奈,只得四处拜访仙人,终于给嫦娥求来了不死药。
原本夫妻俩说好了这不死灵药要两人共同分食,好一并共赴长生,可谁料到面对不死灵药的诱惑,嫦娥竟忍不住偷偷把灵药一个人吃完了。
这下就糟了,这灵药可是仙灵之物,只食一份就可长生不老,而食了两份,就会直接羽化升仙,嫦娥把她老公的那份灵药也吃了以后,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就飘起来了,当时正值深夜,于是从地面上看,她直直地飞向了月亮……
玉帝惊艳嫦娥美貌,宣封她为月神,并赐其“月神宫”。
广寒宫中太寂寞所谓月神宫,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广寒宫”。
传说,这广寒宫建在月亮上,虽以“宫”称,实则却比城池还更加广阔,方圆数万丈,皆是广寒宫所属的地界。可偌大的一个广寒宫,宫中却除了一颗高达五百丈的月桂树外,就只有连绵的宫殿和云雾,毫无生机,周遭尽是死气沉沉。嫦娥在这广寒宫中,长年累月地无人与她说话,简直是寂寞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嫦娥便天天打坐修行,终于有一天,她用法力幻化出了一只近似“玉兔”,这玉兔虽是灵气所聚,但却有些许灵智,虽不能开口说话,但却也令嫦娥孤独的心略有慰藉。
原本嫦娥是想继续修行,幻化出一个能说话的人来,但与玉兔相处得久了,她发现有玉兔陪着似乎也不错,于是便不了了之了。
……
这个版本的故事中,玉兔是由嫦娥自天地化生而出,虽然玄奇色彩比较淡,但却有着一股凄清的美丽。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首诗叫做《常娥》,就是对这个故事的深刻诠释: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有些人说这个玉兔其实就是后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和嫦娥在一起,所以就化身为嫦娥最喜欢的玉兔,经常陪伴其左右。
玉兔是她和后羿在凡间养的,玉兔把王母给他的仙丹偷吃了,然后玉兔就升天了,嫦娥就想把玉兔抱住,结果自己跟着玉兔升到月宫了。
嫦娥的玉兔是嫦娥在凡间饲养的,奔月的时候从地面带上去的。
是嫦娥在奔月的时候带去的,因为她怕自己一个人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