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古传颂的天堂杭州,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江南灵秀,天堂故事就在这缠绵悱恻的诗意之地向人们述说着古老而现代的悠长故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美景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天堂故事在这中国之大美的杭州吸取着灵秀大气的养分,天堂人怀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深感恩之情,创作出如梦似幻的丝巾作品,从传统中感知文化,从古老中感知未来,从丝绸里感悟高雅,从如画的景致里品味人生。天堂故事在现代文明的时尚产业中独树一帜,如四千多年的珍贵丝绸一样,传承与发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每一款天堂故事都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这灵动的丝巾如同“千年等一回”的美丽传说,百转千回,又如片片彩蝶化身,带着祝福与希望,让人们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翩翩起舞。“和”“喜”“福”的美好祝愿,在方寸的丝巾间展露开来。
关于杭州丝绸的诗句
1.古代诗人描写丝绸的诗句1、《盛泽》——明代周灿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译文:盛泽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里,丝绸织衣物出口中原地区。
2、《蚕妇》——宋代张俞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看到了浑身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3、《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译文: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4、《缭绫》——唐代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译文:缭绫缭绫,跟什么相似?既不似罗、绡,也不似纨、绮。该是像那天台山上,明月之前,流下了四十五尺的瀑布清泉。织在上面的图案美得令人叫绝,底上铺了一层白烟,花儿攒成一丛白雪。织它的是什么人?穿它的又是谁?越溪的贫女,宫中的艳姬。
5、《长安寒食》——唐代邵谒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译文:春天的太阳照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春天的暖风吹拂着绫罗绸缎的衣服。许多骑马者都到了都门外面,聚集着春游者身上所带的香气和扬起的尘土。
2.关于杭州的诗句大全《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关于描写杭州的古诗句有哪些1.《曲院风荷》
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写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断桥残雪》
明代
澄湖绕日下晴湍,梅际冰花半已阑。
独有断桥荒藓路,尚余残雪酿春寒。
3.《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梢。
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4.《平湖望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倾秋。
5.《花港观鱼》
清乾隆
花家山下流花苍,花著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6.《柳浪闻莺》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导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柳莺。
7.《三潭印月》
元尹廷高
坡仙立塔据平湖,天影清涵水墨图。
夜静老龙鳞甲冷,冰壶深处浴明珠。
8.《双峰插云》
元尹廷高
嶙峋对峙势争雄,古塔疏林杳霭中。
写尽西湖烟雨障,双尖如笔摘晴空。
9.《南屏晚钟》
元尹廷高
缥缈雷峰隔上方,数声风送到幽窗。
柳昏花螟游人散,付与山僧带日撞。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新一线城市。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