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丝绸之路和哪些民族有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丝绸之路和哪些民族有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1/25 9:05:38

匈奴族,大月氏,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沿途经过匈奴被扣押,第二次出使达到了大月氏,

阿富汗丝绸之路的故事?

阿富汗处于欧亚大陆中部,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多姿的古代明,是与我国边界线最短的邻邦。这个曾经的战乱国家,出土了大量的珍宝,将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阿富汗跌宕起伏的历史,以及神秘灿烂的文化。

中阿两国交往历史悠长,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人就穿越大半个中国与阿富汗人贸易往来。公元前139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大使张骞出使西域,计划与大月氏结盟对抗匈奴。有趣的是,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到了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张骞在大夏见到蜀布与邛竹杖

如今,这批阿富汗国宝跨越千山万水来成都,也算是对早起经贸交易的一种遥远呼应。要想看懂阿富汗国宝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

铜镜丝绸远销阿富汗

如果你是敦煌大展的铁粉,或许还记得其中一幅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彼时,汉朝国力日趋强盛,汉武帝计划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听到有关中亚地区一支势力强大的游牧部族“大月氏”的传言,于是,汉武帝计划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踏上征程。

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初衷只是彻汉武帝的战略意图,但随着汉夷文化的交往逐渐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四周传播,不仅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这些文化上的交流,可以从出土文物上得到印证。阿富汗著名的蒂拉丘地遗址出土了中国的连弧纹铜镜,在贝格拉姆城址曾出土有中国的丝绸、漆器,这表明汉朝的产品已经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至阿富汗地区了。而在我国甘肃马家塬墓地、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的金器与蚀花肉红石髓珠,也表明了秦汉时期的中国受到草原文化、印度文化及波斯文化等外来文明的影响。

阿富汗蜀布始于成都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见到了蜀布与邛竹杖,由此断定中国西南有一条通往域外的古道。当时,丝绸之路已经沟通着西汉朝与西域诸国,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还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从成都起步,通往印度、阿富汗乃至地中海沿岸的古道。

张骞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到达巴克特里亚、并对当地有深入了解的中国人,他将“巴克特里亚”称为“大夏”。在这里见到蜀布和邛竹杖后,张骞便向当地人打听商品的由来,意外得知这两样东西产自中国南方。原来从西南蜀地出发经由身毒(今印度)就可以到达大夏,这条路线当时被称为“蜀身毒道”,也就是现在的“南方丝绸之路”。它表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四川的先民与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已跋涉千山万水,进行着早期的商贸交易,而张骞出使西域各国,见到的蜀布和邛竹杖,就是这一友好往来的见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河的神话故事要5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1)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

  • 丝绸的起源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著名的“丝绸之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罗、绮、锦、绣等品种。据考证,中国有着悠久的织造丝绸的历史。最开始用的是野蚕丝,后来改成家蚕丝。在商朝,人们不仅能织出平纹细布,还能织出菱形的丝绸。周人已经能够控制丝枝的粗细

  • 书法家文言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机智《世说新语》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

  •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古黄河流经滨海的神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 浪淘沙其一诗人为什么由黄河想到银河,想到牛郎织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刘禹锡),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天上的银河。浪淘沙九首其一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

  • 关于黄河的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

  • 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简述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

  • 王羲之助人卖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书六角扇的故事据说有一天,王羲之在会稽山下的城中悠闲散步,路过一座小桥时看到一个老婆婆手里拎着一篮子六角形状的竹扇在那边辛苦的叫卖。不过篮子中的扇子颇为简陋,并没有什么其他能够点缀的事物,所以途径的路人没有对它们产生丝毫的兴趣。眼看着忙活大半天又是没有收获,老婆婆明显很是焦急。王羲之看着不忍,

  • 黄河故事是什么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什么梗都不是,这只是一些关于黄河的历史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梗,也没有其他比较特别的意思含义,黄河故事一般来说历史都比较悠久。大禹治水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