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2/3 6:24:54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女儿给我当老师(五)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颜筋柳骨:指颜、柳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这句是体态语。在中起到承上下的作用。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确实是柳公权写字的“法”。但在此时此刻,他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穆宗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难怪当时正沉溺酒色的穆宗半天没有说话,脸色都变了。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借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律己清政。十几年后的一天,穆宗之子文宗再与柳公权等人谈话时说到自己的龙袍已经洗过三次,在场众人立刻赞颂文宗简朴的美德时,只有柳公权一言不发。当文宗问其原因时,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能,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这番话显示了“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又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此后,他一面写出一个个筋骨秀挺的好字,一面讲出一句句有利国家的直言,直到去世。“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成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的形象。下面我们为课文分一下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第二段(第28自然段):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深得世人钦佩。字好做人(铁骨铮铮)。(第2自然段)1.借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律己清政。(3、4)2.借穿衣这件事,劝告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57)3.做了谏议大夫后,继续向文宗正直敢言。(8)第三段(第9自然段):柳公权为历史和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文章通过描写柳公权几次对皇帝直言进谏的故事,表现了柳公权刚直不阿、正直敢言的优秀品德。好词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颜筋柳骨弦外之音名正言顺流芳百世好句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的故事2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

  • 关于柳公权的一个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

  • 巨鹿之战的故事一百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

  • 关于书法名人家的故事250字以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入木三分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

  • 古代能够以假乱真的书法家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你听说过“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这句话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和书法有关的故事。羊欣是王献之的外甥,从小4跟随王献之学习书法,其楷书似王献之,用功极深,相传其相似程度可以乱真。在南朝的宋、齐间市井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谚语。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机会见到羊欣的书法真迹了。相传北宋《淳化阁帖》中有一《笔精帖》

  • 王羲之与书法的故事3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

  • “晋王曦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的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

  •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简短3个?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的故事1个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

  • 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的名称,只要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1.华夏儿女缘何称炎黄子孙2.黄河的故事3.鲤鱼跳龙门的传说4.大禹治水的故事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

  • 谁知道关于杭州丝绸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时尚变化无常,时而绿肥红瘦,时而唐衫胡服,那些富丽奢华、光怪陆离的款式总是像烟云一般,一阵风后就飘逝了。但无论时尚怎么变迁,却总有一种面料如诗似梦地萦绕在霓裳裙摆当中,以其婉约、灵动的质地制造着灿烂和神秘,那就是丝绸。在众多的丝绸产地,有一处闻名天下,被称为丝绸之府,那就是杭州。杭州作为丝绸之府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