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能够以假乱真的书法家是谁?

古代能够以假乱真的书法家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4/2/3 6:24:18

你听说过“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这句话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和书法有关的故事。羊欣王献之的外甥,从小4跟随王献之学习书法,其楷书似王献之,用功极深,相传其相似程度可以乱真。在南朝的宋、齐间市井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谚语。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机会见到羊欣的书法真迹了。相传北宋《淳化阁帖》中有一《笔精帖》为他所书。相信凭借他的书法功力,传世的王献之书迹中很有可能混有他的作品,只不过我们已经很难辨别了。羊欣的代表作还有《续笔阵图》,已失传,其编著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包括秦至晋代能书者69人,将各家擅长的书体悉数详尽,并附有简要的评语,同时辑录了部分书家的逸事奇闻,成为后人学习的珍贵材料。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书法家?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书法家,说说他的故事。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

1、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有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

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终于了解用笔的奥妙。

2、唐太宗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

”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3、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4、计赚名书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书法家,节义千古尢为人乐道。传说漳州有个黄梧,声名狼藉。一次他想请黄道周为他新建的“上公祖庙”题匾。黄道周厌而辞之。

黄梧就贿赂黄道周的婢女,许其“若得一字,酬以千金”,婢女故意在黄道周面前苦练书法,黄道周见其“庙”字写得不好,就写了一个让她临摹,婢女随后即偷偷地把“庙”字送去领赏。

过几天又如法炮制,得到了“祖公”两字,又一天练“上”字时,黄道周联想起来恍然大悟,便把婢女解雇了。婢女无奈,只好暗自冒充黄道周的笔法写了个“上”字交去塞责,以致做好的“上公祖庙”匾额十分别扭。

5、康熙学书法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

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

”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羲之与书法的故事3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

  • “晋王曦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的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

  •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简短3个?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的故事1个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

  • 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的名称,只要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1.华夏儿女缘何称炎黄子孙2.黄河的故事3.鲤鱼跳龙门的传说4.大禹治水的故事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

  • 谁知道关于杭州丝绸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时尚变化无常,时而绿肥红瘦,时而唐衫胡服,那些富丽奢华、光怪陆离的款式总是像烟云一般,一阵风后就飘逝了。但无论时尚怎么变迁,却总有一种面料如诗似梦地萦绕在霓裳裙摆当中,以其婉约、灵动的质地制造着灿烂和神秘,那就是丝绸。在众多的丝绸产地,有一处闻名天下,被称为丝绸之府,那就是杭州。杭州作为丝绸之府那是

  • 王羲之学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

  • 书法大家练字的故事3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1.怀素芭蕉练字唐代书法家怀素十分勤奋刻苦。因为买不起纸张,他就在寺院附近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久而久之,老芭蕉叶被他用完了,他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在新鲜树叶上练字。他坚持不懈地练字,终于成为了书法家。2.柳公权谦虚学书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

  • 保卫黄河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

  • 黄河为人们做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天下黄河富宁夏》:@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民谚:黄河九曲十八湾,富了宁夏中卫川。“一套即中卫平原。看中国地图,顺黄河水流方向,第一个较大的黄河冲积平原就是中卫平原,其面积比兰州盆地还要大。由于河谷冲积平原形成套状,并且站在川,渝,湘,鄂,陕,甘,豫等省人们的位置看黄河,宁夏平原(宁夏川)为《

  • 柳公权哪个朝代 关于柳公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三步之才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