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公权哪个朝代 关于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哪个朝代 关于柳公权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4/2/3 6:23:58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三步之才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柳公权练字,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了一句名言是什么?

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2、心正则姿正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心正如思,笔化浓山。5、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写了柳公权的三件事就是什么是哪

一第1段:概括柳公权的书法成就二2~8段:具体分述柳公权多次直言规劝皇帝的事情三第9段:归纳总结柳公权的“柳骨”风采和良臣形象

柳公权的心正和笔正有什么关系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颜筋柳骨:指颜、柳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这句是体态语。在文中起到承上下的作用。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确实是柳公权写字的“法”。但在此时此刻,他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向穆宗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难怪当时正沉溺酒色的穆宗半天没有说话,脸色都变了。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借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律己清政。十几年后的一天,穆宗之子文宗再与柳公权等人谈话时说到自己的龙袍已经洗过三次,在场众人立刻赞颂文宗简朴的美德时,只有柳公权一言不发。当文宗问其原因时,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能,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这番话显示了“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又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此后,他一面写出一个个筋骨秀挺的好字,一面讲出一句句有利国家的直言,直到去世。“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成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的形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关于写字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1、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

  • 柳公权的书法小故事六十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1.柳公权学书法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

  • 王羲之的刻苦练字的故事 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

  • 丝绸之路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故事传说:出使西域的张骞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

  • 柳公权发奋练字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柳工权从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向别人虚心请教书法。是源自一个小故事《戒骄成名》,他曾写过“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

  • 说说有关柳公权的佳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谦虚学书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他很快地写好了一篇,满以为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一位卖豆腐的老

  • 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

  • 有关于黄河的故事 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2.大禹治水的故事1、大禹治水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

  • 中国八大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一、王羲之轶事典故:1、入木三分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 柳公权的典型事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