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要求概括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要求概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4/3/6 6:10:21

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晚子,从小喜欢习字。父亲告诉他要练写好字,至少要把缸里的水都用完才行。王献之写呀写,练呀练,好不容易把缸里的水用完了。心想:我的字应该是写的很好了吧?于是他就写了个“大”字让父亲看评判。父亲一言不发,用笔在那“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子。王献之不解何意,就跑去问母亲。母亲说:你父说你进步多了,只是还差一点。从此,王献之就继续练。纸用完了,就在地上写;地上写满了就在墙上写;在河边就在沙子上写;在山里就在石板上写……由于王献之的勤学苦练,后来终于继承成了父亲的书法艺术,成为与父齐名的大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是怎样的?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e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小朋友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3岁: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

  • 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来源极广,最使人信服的是张骞前往古罗马所走出来的一条路。传说张骞去往古罗马,半路被大月氏抓住了,经过十年多的挣扎,他看中机会,逃了出来,并不辞辛苦的找到了古罗马。当然,丝绸之路也有两种说法,一条丝绸之路为从今日敦煌经过,另一条路则经过今日的贵州,四川一带。我只知道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

  •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最好是能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

  • 急求关于励志的名家名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1、态度决定胜负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猎犬和兔子的。猎犬经常夸口,说自己跑得比任何猎物都快。有一天,猎犬和主人一起去打猎,主人见不远处有一只野兔,为了考验猎犬,就命令它去追那只野兔。经过半小时的追逐,猎犬无功而返,主人对

  • 中国梦黄河情硬笔书法写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进入新时代,在黄河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的滋养下,沿黄各个城市正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黄河故事,活力四射的黄河流域,正在上演人民幸福、生态宜居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还可以写: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4.3亿立方米,占黄河径流量的49.4%,向下

  • 额,还有有关丝绸之路的小故事吗,20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国。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

  • 短文围绕王羲之苦练书法写了那几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姿势。手指不停地画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画字,竟画到他的妻子身上。2.在妻子身上临空画字。受妻子“自家体,没啦”的提示。3.笔锋带力,力透纸背。4.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

  • 有哪些人走过丝绸之路,他们的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1、西汉时代的张骞,他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汉中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支东西两面合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后,一路厉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路上两次被匈奴俘获,(去的时候被俘获一次,回来时有被俘获一次)终于到了大月支,大月支女王已无意击匈奴,历经14年,张骞终于返回长安。去时一百多人,回来

  • 请问延安市到山西万荣县最近最好的路线是那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与延安地区的黄龙、宜川县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连渭南地区的合阳县。韩城境内有山、原、川、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西北为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8%,林地面积67万亩,深山以用材林为主,浅山以经济林为主,盛产花椒、核桃、柿子、苹果。特别是“大红袍”花椒以粒大

  • 写个书法家练习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张芝临池学书“临池学书”讲的是汉代书法家张芝,传说他在水池旁边练习写字,经常用池水洗砚台,使一池子的水都变黑了。后来就称练习书法为“临池”,而“临池学书”也用来表示刻苦学习。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