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人,以及记住父母亲的名字等。5、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良好行为,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3岁:1、通过游玩、散步让孩子多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如鸟、虫、花草及动物园内的各种动物。2、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孩子复述。3、通过讲故事、念儿歌和玩玩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4、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孩子玩。5、利用各种实物。如日常生活用品,教给孩子认和用。6、注意培养孩子坐、站、走、跑的正确姿势。让他练习双腿跳、迈障碍物、扔皮球等动作可以给孩子积木和画笔,让他自由想象,随意地搭和画。给他喜欢的玩具,男孩子就给小汽车、小飞机,女孩子就给布娃娃,让他们自己去玩,去想象。
六年级下册语文20课小练笔400字关于王羲之练字快!快!快!快!!!!!!!!!!!!!!!!!!!!!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王昌龄(?~约756年),中国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与李白及当时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人物过往甚密,唱酬不断。曾到过西北边塞。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鸿词科,授汜水县尉。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有诗相送;经岳阳,有诗送李白。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李白有诗遥寄。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诗生前已负盛名。殷《河岳英灵集》收24人诗作,其中王诗最多,并誉之为中兴高作。他擅长七言绝句,以之与李白并称,人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绝句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能以典型的情景、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意味浑厚深长。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他的七言绝句以写边塞、从军为最有名,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文字洗练,音调铿锵。尤其后一首,深入浅出,寓意深沉,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一些反映“边愁”的诗,也是悲凉慷慨,沉深含蓄,使人吟味无穷。另有一部分描写妇女寄怀友人的诗作。今存《王昌龄集》2卷,《王昌龄诗集》3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为4卷。新、旧《唐书》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