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了什么?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
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的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因此,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为大量中国的丝织品经过这条道路远运到西方而得名,此外,通过海路进行运输的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多次派兵攻打匈奴,先后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往来。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携带各种物品价值千金,用作馈赠的礼物,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地,还到打了安息等国家。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当时,长安经过河西走廊通向中亚,一共有两条路,分别是南路和北路,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为战乱而中断,东汉时期再度繁荣起来。
汉代沿海人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在绕半岛而东可以到达日本;一条向南,可以到达印度。
这些国家运到汉朝的货物有明珠等宝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分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类、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等进行的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原王朝最早开辟的丝绸之路,由玉门关经过啥?
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然后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开始于张骞通西域,最开始的目的是服务于汉武帝针对匈奴的战略需要,而自汉代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广泛发展,伴随著陆上丝绸之路的鼎盛,唐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开始兴盛起来,并且被历朝历代所重视。随著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新丝绸之路再次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丝绸之路有著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古丝绸之路下中国和中亚,尤其与土耳其的贸易往来成为双方海陆文化交流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