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有一件更有名气的,是《祭侄文稿》。这里面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抗击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和他一起发兵讨伐叛军。颜杲卿是常山郡(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他率军和叛军苦战了好几天,可是因为寡不敌众被叛军俘获。全家三十多口人为国捐躯,就连少年英俊的小侄子季明也惨死在叛军的屠刀下。
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颜真卿决定为侄子季明写一篇祭文。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起来。他越写越快,越写越悲愤,国恨家仇全部凝聚在笔端,一篇文字苍凉悲壮、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了。这篇《祭侄文稿》不但文词好,书写妙,还饱含作者的爱国热情。成为他最杰出的行书作品。历代书法家把它称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受到了人们的珍爱。
书法大家颜真卿了解吗?
颜真卿(709-785年),山东临沂人,唐代大臣、书法家&颜真卿为开元年间的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安禄山发动叛乱后,他联络从兄颜呆卿起兵抵抗,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颜真卿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代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东方朔画像赞》、《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大唐中兴颂》、《颜家庙碑》'
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耿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他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着,乃吴郡张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他的书法。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