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4/1/24 2:28:51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故事:鸿门宴剑拔弩张】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听说沛公刘邦攻取咸阳后欲在关中称王,十分恼怒。在谋臣范增的建议下,项羽在鸿门设下酒宴,准备在席间寻机刺杀刘邦。

刘邦深知赴鸿门宴凶多吉少,但项羽兵强势壮,如果不去便会有须臾之祸。于是,刘邦带着谋士张良、武将樊哙以及卫士来到鸿门。入席后,刘邦对项羽说:“我和将军并力攻秦,将军转战在黄河北,我作战于黄河南,但自己没料到先攻进函谷关,打败秦军。现有坏人散布流言,使将军与我发生了误会。望将军三思而后行啊!”这番话说得项羽心软了。范增见项羽无意杀刘邦,找来项庄舞剑,想伺机刺杀刘邦。张良的好友项伯看出范增的用心,于是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难以下手。

在这千钩一发之际,张良授意武将樊啥入帐。樊哙仗剑持盾闯进帐中,目视项羽,怒发冲冠。项羽赐他一碗酒和一条诸腿,樊啥狼吞虎咽地喝了酒吃了肉,然后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赤胆忠心,指责项羽听信流言蜚语。项羽一时无言以对。

刘邦借口上厕所,与张良、樊哙一同出帐。樊哙护送刘邦抄小路即刻脱身。张良估计二人已走远,才回帐向项羽辞谢道。“沛公不胜酒量,不能亲自向大王辞行,特地让我带来白壁一双、玉斗一双奉献给大王和范将军。”项羽问:“刘邦现在何处?”张良答道:“他听说大王要责备他,心中恐惧,现已返回霸上了”。范增听说刘邦偷偷跑了,气急败坏地砸碎玉斗,恼恨他说:“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了。我们今后都要当他的俘虏了!”

在鸿门宴上,刘邦见项羽犹豫不决,以上厕所为名,借机脱身,确属明智之举。假如他不及时脱身,很可能被杀掉,那样的话历史肯定要重写了。

【故事:王戎堕厕保命】

公元302年12月,西晋河间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洛阳的齐王司马冏,齐王见二王的兵力从东西两面夹攻京城,异常恐慌,急忙召集文武群臣讨论对策。

尚书令王戎建议说:“今二王大军有百万之众,来势凶猛,一时难以抵挡,不如暂时让出大权回到封国,这是保全平安的唯一良策。”王戎的话音刚落,齐王的一个心腹怒气冲冲地吼道:“身为尚书,理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怎么能举手投降,让大王回到封国去呢?从汉魏以来,王侯返国,有几个能保全性命的?说这种泄气的话,应该杀头!”在场的百官一听,个个面如土色,因为齐王对这个心腹的意见言听计从。

王戎一看大祸临头,急中生智,装作很难受的样子说:“老臣刚才服了点寒食散,药性发作,所以胡言乱语。现在我感到肚子疼,我先去一趟厕所。”王戎急匆匆走到厕所,故意一脚跌了下去,弄得浑身屎尿,臭气熏天。

齐王和众臣看后都捂住鼻子大笑不止。王戎趁出去换衣服之机溜掉了,免去一场杀身之祸。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遁卦"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表达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遁卦“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表达了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意思就是:遁卦九四。合宜的退让,君子吉祥,小人困阻。《象》说,君子做到合宜的退让,小人做不到而陷入困阻。遁卦是

  • 佛教的"南无阿弥陀佛"是怎么意思?正确的读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佛教的“南无阿弥陀佛”是怎么意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佛教信仰人数非常多,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节日,许多信众往往都会选择到寺院里烧炷香、礼佛供养,以广作功德,得佛菩萨慈悲护佑和加持。我们如果经常到寺院,会发现佛教里有一句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那便是“南

  • "两口子"为什么是指夫妻,怎么来的?夫妻之间还有其他什么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两口子”为什么是指夫妻,怎么来的?夫妻之间还有其他什么称呼?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两口子是夫妻的意思,其实这个说法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据说两口子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但在古典辞书中并没有“两口子”的释义,所以这种说法应该只是民间对于夫妻口语的别称。关于两口子

  • 云冈石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云冈石窟历史发展轨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云冈石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云冈石窟历史发展轨迹!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云冈石窟其实大家也懂的哈,这个地方小编也知道,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而且也非常的向往,其实是文化吸引到我了,真的感觉到了这个地方是真的不错,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云冈石窟那么厉害,到底有没有相关的历史呢?它到底

  • 南宋时期的正统思想是什么?理学是如何在南宋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时期的正统思想是什么?理学是如何在南宋发展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宋奠定了理学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南宋时期,理学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思想和学术领域。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

  • 二月二为什么是龙抬头 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吃龙鳞饼、理发……一系列习俗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暖意融融。“二月二”为什么是“龙抬头”?“二月二”起源较早,据说可以追溯到伏羲氏时代,还有“春龙节”、“春耕节”的别名。谚语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实际跟

  • 南宋时期的词分为哪几个阶段?宋词巅峰在哪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时期的词分为哪几个阶段?宋词巅峰在哪个阶段?南宋词史大略经历四个阶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词在南宋达到鼎盛,著名词人有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词体由于自身性质与诗歌不同,向来被视为小道,所以相对自由一些。四个阶段,时期不同,各阶段的特点也不同。转型重建期“靖

  • "会稽"是怎么来的?第一次经济普查竟然是大禹组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会稽”是怎么来的?第一次经济普查竟然是大禹组织?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普查竟然是大禹组织的。“……帝舜去世之后,大禹正式即位,他把都城建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这时就开始了“夏”的称号。……禹为了进一步巩固对万国的控制,在苗山(今浙江省绍兴)召集大会。……

  • 关汉卿《蝴蝶梦》原文第一折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关汉卿《蝴蝶梦》原文第一折内容是什么?主要写的是王老汉的三个儿子为父报仇,打死葛彪。王婆主动提出将亲生子抵罪,以解脱王老汉前妻所生二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折(孛老上,云)老汉来到这长街市上,替三个孩儿买些纸笔。走的乏了,且坐一坐歇息咱。(净扮葛彪上,诗云)有权有势尽着

  • 清代画家李方膺《游鱼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清代画家李方膺《游鱼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如何鉴赏?这是李方膺的代表作,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画作内容画幅右边款题“三十六鳞一出渊,雨师风伯总无权。南阡北陌槔声急,喷沫崇朝遍绿田。晴江李方膺。”钤“晴江的笔”白文印、“虬仲”朱文印。此画描绘随着混浊河水的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