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癜风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癜风原文是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1/18 6:00:08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lìyáng)癜风

【释名】

疬疡是汗斑,癜风是白斑片,赤者名赤疵。

【内治】

蒺藜:白癜风,每酒服二、三钱。女萎、首乌:白癜,同苍术、荆芥等分,皂角汁煎膏,丸服。胡麻油:和酒服。桑枝:同益母草熬膏服。枳壳:紫癜风。牙皂:白癜风,烧灰酒服。白花蛇:白癜疬疡斑点,酒浸,同蝎梢、防风末服。乌蛇:同天麻诸药,浸酒服。白鸽:炒熟,酒服。猪胰:酒浸蒸食,不过十具。

【外治】

附子:紫白癜风,同硫黄,以姜汁调,茄蒂蘸擦。白附子同上。贝母紫白癜斑,同南星、姜汁擦。同百部、姜汁擦。同干姜,浴后擦之,取汗。知母:醋磨涂。茵陈:洗疬疡。菰笋、木莲藤汁:并擦。胡桃、青皮:并同硫黄擦。或入硇砂、酱汁少许。杏仁:每夜擦。熏陆香:同白蔹揩。桑柴灰:蒸汁热洗。猫儿刺叶:烧淋熬膏,涂白癜。鳝鱼:同蒜汁、墨汁,频涂赤疵。丹鸡冠血、翅下血:涂。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卜昼卜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卜昼卜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卜昼卜夜【拼音】:bǔzhòubǔyè【解释】: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成语故事】: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

  • 成语"鸡口牛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鸡口牛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鸡口牛后【拼音】:jīkǒuniúhòu【解释】: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成语故事】: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

  • 成语"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耻下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耻下问【拼音】:bùchǐxiàwèn【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成语故事】: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

  • 关于贾岛推敲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岛推敲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鹤立鸡群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鹤立鸡群,拼音是hèlìjīqún,意思是指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竹林七贤论》,《世说新语·容止》。那么典故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他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体态魁伟

  • 成语"车载斗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车载斗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车载斗量”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自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即被吴国擒获杀害。刘备和关羽亲同手足,噩耗传来悲痛万分。他当即带领70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取吴国。消息传到吴国,孙权十分惊慌。他召

  • 如何理解成语"有恃无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恃无恐”?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恃无恐【拼音】:yǒushìwúkǒng【解释】: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成语故事】: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位。鲁僖公

  • 成语"完璧归赵"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完璧归赵”?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完璧归赵【拼音】:wánbìguīzhào【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成语故事】: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

  • 成语"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鸟尽弓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鸟尽弓藏【拼音】:niǎojìngōngcáng【解释】: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越世家》,蜚(同飞)鸟尽,良

  • 烛影斧声的典故出自何处?背后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烛影斧声,也叫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后,到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因此后世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篡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