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窃符救赵发生于战国时期,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窃符救赵发生于战国时期,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3/12/24 3:40:04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窃符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

赵国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釐王和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安厘王,魏安釐王惧怕,就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留在邺扎营驻防,名义上为救赵,实际在观望形势的发展。

平原君不断派使者前去魏国催促,并责备魏无忌不顾赵国和魏无忌姐姐的危亡。魏无忌为此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安釐王出兵,门客也用尽各种办法劝说,但魏安釐王惧怕强大的秦国,始终不肯听魏无忌的意见。魏无忌估计魏王已不肯出兵救赵,又不想看着赵国灭亡,于是凑齐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门客前去赵国和秦军死拼。

魏无忌带着车队路过夷门时遇见侯赢,于是把情况告诉了侯赢。侯赢劝阻魏无忌说,这样去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一点作用都没有。并向魏无忌秘密献策,让魏无忌去找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帮忙,让如姬从魏安釐王的卧室内窃出晋鄙的兵符,因为魏无忌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是肯定会为魏无忌效命的。

魏无忌听从了侯赢的计策,前去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兵符交给了魏无忌。魏无忌拿到了兵符准备上路,侯赢又让魏无忌把屠夫朱亥带上,以便晋鄙在看到兵符仍不交出兵权的情况下让大力士朱亥击杀他。并说:“我应当跟随(公子前往),因年老而不能(前去),请(让我)计算公子的行期,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将朝北而自杀,给公子送行。”

魏无忌到了邺,拿出兵符假传魏安厘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表示怀疑,不想交出兵权。此时的魏无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

公子与侯生诀别之后,到了(晋鄙的)军营,侯生果然面朝北方自杀了。

魏无忌统领晋鄙的军队后,精选士兵八万开拔前线。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望梅止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望梅止渴【拼音】:wàngméizhǐkě【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成语故事】: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中记载:有一次曹操带

  • 历史文化探索:楚河汉界的典故及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之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来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那么典故楚河汉界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

  • 成语"当局者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当局者迷【拼音】:dāngjúzhěmí【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成语故事】: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

  • 成语"先发制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先发制人【拼音】:xiānfāzhìrén【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成语故事】: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

  • 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口蜜腹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口蜜腹剑【拼音】:kǒumìfùjiàn【解释】: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

  • 如何解释成语"倾箱倒箧"?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倾箱倒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倾箱倒箧【拼音】:qīngxiāngdàoqiè【解释】:箧: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脸。【成语故事】:这句成语本作“倾筐倒庋(置放、收藏东西的地方)”,亦作“倾

  • 成语"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可奈何”?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可奈何【拼音】:wúkěnàihé【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成语故事】:汉武帝时,由于统治阶级对内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治理,对外又不断地进行扩张,对百姓强征

  • 历史文化探索:千金一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千金一笑,拼音是qiānjīnyīxiào,意思是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出自《虞美人》。那么典故千金一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故事源自我国西周时代,当时的当位国王周幽王喜获一名爱妃,对她甚是宠爱。但是这位妃子由

  • 如何理解成语"一鼓作气"?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鼓作气”?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鼓作气【拼音】:yīgǔzuòqì【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一次齐国和鲁

  • 成语"一误再误"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误再误【拼音】:yīwùzàiwù【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成语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帝宝座后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得了重病,临终时,她把宋大祖和心腹大臣赵普叫到身边,嘱咐宋大祖将来要先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老三死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