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毛不拔"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毛不拔"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54 更新时间:2024/1/20 5:23:38

【成语】:一不拔

【拼音】:yīmáobùbá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吝啬自私。

【成语故事】:

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邯郸学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邯郸学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邯郸学步【拼音】:hándānxuébù【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成语故事】:据说,赵国的首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动作非

  • 历史文化探索:长袖善舞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长袖善舞,拼音是chángxiùshànwǔ,意思是指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出自《韩非子·五蠹》。那么成语长袖善舞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拼音】:chángxiùshànwǔ【解释】:

  • 成语"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安如泰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安如泰山【拼音】:ānrútàishān【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成语故事】:安如泰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形容十分稳固。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 成语"枕戈待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枕戈待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枕戈待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ěngēdàidàn【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成语故事】:西晋的时

  • 成语"世外桃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世外桃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世外桃源【拼音】:shìwàitáoyuán【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成语故事】:晋朝陶渊明在他写的《

  • 历史文化探索:发蒙振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发蒙振落,拼音是fāméngzhènluò,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意思是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出自《史记·汲郑列传》。那么成语发蒙振落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发蒙振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

  • 成语"按图索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按图索骥"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按图索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按图索骥”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按图索骥】故事的主人公:孙阳,春秋中期伯乐。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

  •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曹操绝妙好辞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出处是《世说新语》,说的是曹操和杨修解释曹娥碑背面题字的故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说明杨修是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

  • 成语"波澜老成"出自于哪里?"波澜老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波澜老成”是什么意思?“波澜老成”出自于哪里?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波澜老成】故事的主人公:徐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画家。汤垕,元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妙於考古。【波澜老成】是什么意思?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

  • 如何理解成语"一意孤行"?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意孤行”?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意孤行【拼音】:yīyìgūxíng【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