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曹操绝妙好辞的典故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曹操绝妙好辞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4/1/16 16:47:53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出处是《世说新语》,说的是曹操杨修解释曹娥碑背面题字的故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说明杨修是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之。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随行。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命令杨修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杨修写:“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注:这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盛纳五辛的器具。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记载:“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拓展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曹娥是东汉上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自汉未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淡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波澜老成"出自于哪里?"波澜老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波澜老成”是什么意思?“波澜老成”出自于哪里?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波澜老成】故事的主人公:徐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画家。汤垕,元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妙於考古。【波澜老成】是什么意思?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

  • 如何理解成语"一意孤行"?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意孤行”?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意孤行【拼音】:yīyìgūxíng【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

  • 如何理解成语"因人成事"?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因人成事”?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因人成事【拼音】:yīnrénchéngshì【解释】: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成语故事】:“因人成事”,是毛遂讥讽不顶用的同伴的话;“三寸之舌”则是平原君称赞毛遂的话。平原君

  • 历史文化探索:博而不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博而不精,拼音是bóérbùjīng,意思是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出自《后汉书·马融传》。那么成语博而不精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博而不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常识广博而不精深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即精即

  • 成语"胶漆相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胶漆相投”?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胶漆相投【拼音】:jiāoqīxiāngtóu【解释】: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成语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

  • 历史文化探索:气壮山河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气壮山河,汉语成语,拼音是qìzhuàngshānhé,形容气概豪迈,可以压倒山河。出自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南宋时期,赵鼎受到宰相吴敏赏识到开封任职。1125年冬,金国南侵,太原形势危如累卵。宋钦宗惊慌失措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贪生怕死的主张求和。赵鼎

  • 成语"以邻为壑"出自于哪个典故?"以邻为壑"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邻为壑”出自于哪个典故?“以邻为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

  • 如何解释成语"三顾茅庐"?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顾茅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顾茅庐【拼音】:sāngùmáolú【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

  • 历史文化探索:大器晚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大器晚成,拼音是dàqìwǎnchéng,意思是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出自《老子》。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yǎn)的人。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棍,不好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求师爱学。由于他很有灵气

  • 成语"不知所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知所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bùzhīsuǒyún【解释】: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成语故事】:不知所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言语紊乱、空泛。这个成语来源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