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坚壁清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坚壁清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16 23:08:06

坚壁清野,拼音是jiānbìqīngyě,也说空室清野。意思是加强工事,使堡垒坚固;将野外的粮食和重要物资收藏起来,使敌人深入后增加困难,消耗力量,无所获取。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那么典故坚壁清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1、坚壁清野出处

《三国志荀或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H,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

2、坚壁清野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威震山东,继乂挥师东进,准务夺取徐州要地。曹操征东,后方空虚。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割据势力吕布,袭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濮阳。整个兖州地区只剩鄄絹)城、东阿、范县三处,被曹操的谋士荀或(㈧郁)等坚守下来。曹操得报,甚为恼怒。

丢失兖州根据地,形势突然变得对曹操十分不利。他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襥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军十分凶悍,曹操一时无法取胜,双方相持日久,各自军中粮尽。曹操只得引兵回郵城暂住,吕布也移驻山阳就食,二处权且罢兵。不久,徐州牧陶谦病死,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急迫,忙着便要发兵,认为取下徐州然后再来消灭吕布,也不为迟。荀或却劝谏曹操切勿急于进兵。

他说以前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据有河内,都是有了牢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方得经营天下。如今将军为什么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呢?”曹操觉得陶谦刚死,徐州民心未定,攻取不难。荀或笑道:“只恐未必”他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分明是对可能发生战争有所准备。收尽麦子,对方必然还要星夜加固营垒,强化防御工事,应付万一。

四野的居民、物资,也会全部转移、收藏。这样,军队开到那儿,势必无法立足,反让徐州刘备赢得主动。说到这里,荀或提醒曹操:对方坚壁清野,固垒以待我军。到那时,将军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倘若吕布再次乘虚而入,我方多留兵力便不足以攻取徐州,少留兵力又不足以守住兖地,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岂不是一举两失?”

曹操听了荀或的话,十分佩服,决定不再分兵东进,专与吕布对垒。后来,曹操果然大败吕布,平定兖州,巩固了后方根据地,为日后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忧心如焚"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忧心如焚【拼音】:yōuxīnrúfén【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成语故事】:西周从周厉王起一撅不振,政权越来越不稳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地震与旱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幽王又骄奢淫逸

  • 历史文化探索:响遏行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响遏行云,拼音xiǎngèxíngyún,意思是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出自《列子·汤问》。那么典故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战国时期,有个喜欢歌唱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得知秦青在歌唱方面很有造诣,便拜秦

  • 成语"予取予求"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予取予求【拼音】:yúqǔyúqiú【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成语故事】: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暇也。释义:“予”意思是从我这里求取,现用来表示任意求取,贪得无厌。故事:春秋初,又贫又弱的申

  • 成语"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朝三暮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朝三暮四【拼音】:zhāosānmùsì【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成语故事】:据说,这是记载在“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

  • 历史文化探索:分庭抗礼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地位相等、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出自庄周《庄子·渔父》。那么典故分庭抗礼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碰见一

  • 成语"舍旧谋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舍旧谋新"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舍旧谋新”是什么意思?“舍旧谋新”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臣;晋文公为了成为霸主,就决定从立威诸侯做起。

  •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筚路蓝缕”?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筚路蓝缕【拼音】:bìlùlánlǚ【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成语故事】: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

  • 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拼音】:bǎiwénbùrúyījiàn【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

  • 成语"门庭若市"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门庭若市”?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门庭若市【拼音】:méntíngruòshì【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成语故事】: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

  • 历史文化探索:负隅顽抗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负隅顽抗,拼音是fùyúwánkàng,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出自《孟子·尽心下》。那么成语负隅顽抗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