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忧心如焚"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忧心如焚"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4/1/17 21:22:25

【成语】:忧心如焚

【拼音】:yōuxīnrúfén

【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忧虑焦急。

【成语故事】:

西周从周厉起一撅不,政权越来越不稳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地震与旱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幽王又骄奢淫逸,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他重用太师尹氏,让他掌管朝廷大权,致使政治日趋混乱,国势日趋衰败,人心离散。当时,有个名叫家父的大臣对这种状况非常忧虑,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机,保持周王朝的天下。于是他写了一首诗,一方面揭露大师尹氏的罪恶,一方面表达老百姓的忧愤。这首诗共十节,第一节写道:“巍峨的终南山啊,层峦迭嶂岩石垒垒。太师尹氏威名显赫,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心里忧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将你笑谈。眼看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你却看不见!”周幽王不听家父等人的劝谏,后来申侯联合大戎等攻周,他终于被杀死在骗山脚下,西周也因此而灭亡。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响遏行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响遏行云,拼音xiǎngèxíngyún,意思是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出自《列子·汤问》。那么典故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战国时期,有个喜欢歌唱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得知秦青在歌唱方面很有造诣,便拜秦

  • 成语"予取予求"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予取予求【拼音】:yúqǔyúqiú【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成语故事】: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暇也。释义:“予”意思是从我这里求取,现用来表示任意求取,贪得无厌。故事:春秋初,又贫又弱的申

  • 成语"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朝三暮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朝三暮四【拼音】:zhāosānmùsì【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成语故事】:据说,这是记载在“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

  • 历史文化探索:分庭抗礼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地位相等、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出自庄周《庄子·渔父》。那么典故分庭抗礼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碰见一

  • 成语"舍旧谋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舍旧谋新"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舍旧谋新”是什么意思?“舍旧谋新”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臣;晋文公为了成为霸主,就决定从立威诸侯做起。

  •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筚路蓝缕”?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筚路蓝缕【拼音】:bìlùlánlǚ【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成语故事】: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

  • 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拼音】:bǎiwénbùrúyījiàn【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

  • 成语"门庭若市"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门庭若市”?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门庭若市【拼音】:méntíngruòshì【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成语故事】: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

  • 历史文化探索:负隅顽抗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负隅顽抗,拼音是fùyúwánkàng,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出自《孟子·尽心下》。那么成语负隅顽抗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

  • 成语"水落石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水落石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shuǐluòshíchū【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成语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名文学家苏洵的长子。神宗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