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萧何与曹参同是汉朝丞相,关于萧规曹随有何历史典故?

萧何与曹参同是汉朝丞相,关于萧规曹随有何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33 更新时间:2024/1/16 14:18:58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惠帝二年,萧何死了,而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

于是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对此前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而是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进行。他在选拔郡和封国的官吏时,如果是呆板而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而对那些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他就斥退赶走。

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有想要进言的人,可是人一来到,曹参就给他们喝醇厚的酒,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说,相国官邸的后园靠近官员的住处,官员每天饮酒唱歌呼喊,曹参的随从侍吏内心厌恶,但不能对这些官员怎么样,于是就请曹参到园中游玩,希望相国看见了,能制止这些官员,可没想到,曹参不但没有制止,竟反而取酒设座,跟官员们呼应唱和。另外,曹参见到别人有小过错,也一心给隐藏遮盖,相府中没发生过事。

这些事被惠帝看在眼里,正好当时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就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休假以后回去了,乘机向父亲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没想到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曹窋委屈地回宫去了。

等又一次入朝结束后,惠帝留下曹参责备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认为自己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指无为而治),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听了以后答道:“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尾大不掉"?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尾大不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尾大不掉【拼音】:wěidàbùdiào【解释】: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左传·昭公十一年

  • 历史文化探索:屈原发米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屈原把自家的大米送给贫苦的百姓,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一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

  • 关于人琴俱亡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人琴俱亡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下笔成章"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笔成章【拼音】:xiàbǐchéngzhāng【解释】: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成语故事】: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才”。”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

  • 单刀赴会是什么意思?单刀赴会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单刀赴会是什么意思?单刀赴会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

  • 成语"火树银花"是什么意思?"火树银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火树银花”是什么意思?成语“火树银花”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参与【火树银花】故事的主人公:唐睿宗苏味道【火树银花】怎么读:huǒshùyínhuā【火树银花】是什么意思?多用来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成语"百尺竿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百尺竿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百尺竿头【拼音】:bǎichǐgāntóu【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

  • 成语"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日不暇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日不暇给”这则成语的“暇”是空闲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事务繁重,时间不够用。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高槛本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私远矣。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

  • 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huángliángměimèng【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他在去邯郸的

  • 历史文化探索:民以食为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yǐshíwéitiān,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那么成语民以食为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楚汉时期,刘邦为了争权夺利联合各地势力跟项羽展开了斗争。刘邦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