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百尺竿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尺竿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23 23:21:20

解释成语“百尺竿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百尺竿头

【拼音】:bǎichǐgāntóu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大师》,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丈竿头。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日不暇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日不暇给”这则成语的“暇”是空闲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事务繁重,时间不够用。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高槛本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私远矣。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

  • 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huángliángměimèng【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他在去邯郸的

  • 历史文化探索:民以食为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yǐshíwéitiān,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那么成语民以食为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楚汉时期,刘邦为了争权夺利联合各地势力跟项羽展开了斗争。刘邦的部队

  •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刘邦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计杀退了赵兵,杀死了赵军统帅陈余,也活捉了赵国出名的谋士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亲自为他解下绑绳,并且

  • 成语"冰清玉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冰清玉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冰清玉润”是什么意思?指的是谁?这个成语意思是像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玠,官至太子洗马,外表风神秀雅,与兄卫璪俱有书名,有“玉人”之称,是晋朝第一美男子。卫玠长得英俊美貌,风神秀丽。年轻时乘羊车上街,看的人如潮水般,齐夸他是“玉人”

  • 成语"奄奄一息"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奄奄一息【拼音】:yǎnyǎnyīxī【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成语故事】:李密,字令伯,晋朝犍为武阳县人。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的职务,以文学才辩见称于世。蜀汉亡后,西晋一些地方行政首脑先后推举李密为官,他都以祖母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了。不久,晋武帝又征召他

  • 如何理解成语"一成一旅"?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成一旅”?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成一旅【拼音】:yīchéngyīlǚ【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成语故事】:出于《左传·哀公元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

  •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拼音】:zuìwēngzhīyìbùzàijiǔ【解释】: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成语故事】:北宋

  • 三马同槽语出《晋书·宣帝纪》,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马同槽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三

  • 历史文化探索:下笔成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客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那么成语下笔成章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下笔成章这个成语来自于曹操的儿子“奇才”曹植,形容文思敏捷。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