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居什么样

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居什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1/10 18:08:35

乌兹别克族的建筑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他们的民居建筑多一般为土木结构,自成庭院,分为楼房平房两种。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土墙很厚,一般在1米左右,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平顶稍斜,有的在顶上覆盖铁皮以防漏雨渗雪。乌孜别克牧民们、春、秋多住毡房(又叫蒙古包),冬季则多住固定土屋或木房。

有一种普遍的传统楼房建筑形式被称为“瓦”,圆形顶楼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顶楼一般多用木板、草席和土坯修建,有的还覆有铁皮,以防漏雨,开有玻璃窗。房屋的门多成拱形,有的还设有拱廊。

平房一般为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或砖房。屋顶稍有倾斜,墙壁很厚,冬暖夏凉。房顶留有天窗,有利于采光。室内的圆木横梁上和走廊的木柱、木梁上都有采绘或雕刻的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室内墙壁上都挖有整齐排列的拱形壁龛,壁龛的周围镶有异精美的花纹图案。常见的有植物纹样图案和几纹样图案等。从制作方式上看,有的是工笔重彩精工描绘的,有的是用雕花石膏镶嵌的,有的则是用砖、木雕刻后镶嵌的。工艺精致,整体协调,美不胜收,充分显示了乌兹别克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才能。壁龛内放置各种用具和摆设。

室内墙壁还砌有壁炉,供冬天生火取暖用。炕很大,上面铺有花毡和坐毯,靠墙一边摆放着被褥,各式绣花枕头整齐地竖立在被褥上,起着美化装饰的作用。有的家庭冬季也用火炕取暖,这种火炕与其它民族的截然不同。它是在室内挖一小坑,坑内放置火炉,烟筒通往室外。坑上横搭木板,木板上再铺毡毯,墙上挂有壁毯,既有局部美,又有整体美,身置其境,堪称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伊犁地区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有延伸的廊檐,夏季可在檐下吃饭、会客,冬季可避风寒。南疆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在室内墙上挖壁龛,用雕花石膏镶砌各种图案,可存放用具,放一些小摆设,室内的柱子上刻有各种图案。冬季一般用壁炉取暖。各家多在庭院里搭葡萄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平复帖》:现存年代最早并有据可查的名家法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平复帖》由西晋书法家陆机所创作,牙色麻纸本墨迹,草书9行,共八十四个字。因为用的是麻纸,所以纸色较暗,笔用的是秃笔,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其实是古代文人往来的一封书信,是陆机写给一个体弱多病、一直难以治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为文中出现了“恐难平复”的字样,所以取名为《平复帖》。那么这样

  • 女大十八变指的啥 是十八个变化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网络配图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

  • 抬阁是谁发明的?抬阁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抬阁是谁发明的?抬阁的历史渊源是什么?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

  • 乌孜别克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饮食文化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制品,蔬菜吃得较少,多吃羊、牛、马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和奶茶。乌孜别克人的主食主要有抓饭、馕、纳仁、烤饼、海勒哇、包子、烤包子、凉面等。馕的做法与汉族的烤烧饼相似,用面粉略加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许多人在面内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此外还有

  •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也就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龙抬头”源于自然天相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这一节日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它也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演变过程,真正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在被记载在文献上是在元朝之后。从节日内涵以及习俗上来看

  • 中国古代为什么会盛行"冥婚"?背后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你真的了解中国古代的冥婚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冥婚的历史相当久远,又称为“鬼婚”、“阴婚”或“配阴婚”等,根据冥婚对象,还可以细分为死者之间的婚配、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婚姻两种。中国历史上最早与冥婚有关的文献,可见于《周礼.地官.媒氏》:“掌万民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 王裒简介:西晋著名学者,是二十四孝中的"闻雷泣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裒(wángpóu)(?—311)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东

  • 大壮卦"壮于趾,征凶,有孚"应该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大壮卦“壮于趾,征凶,有孚”应该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意思就是:大壮卦初九。强壮在脚趾上,前进会有凶祸,但仍有信实。《象》说:强壮在脚趾上,他的信实会走到尽头。初九位居大

  • 范进中举后,为何会被自己的老丈人胡屠户打一巴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听说过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儒林外史》当中,范进中举的片段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曾经入选中学的课本。在这个著名的段落当中,大家除了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人生际遇有了深刻的了解外,还有一个人在我们印象当中是非常深刻的,他就是范进的岳父

  • 竹筒琴的历史有多久?有哪些演奏技巧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竹筒琴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打击弦鸣乐器之一,它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十分相像。但因流传于僻壤山乡,史籍无载,直到明代才有记录。其历史悠久,流传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可以说竹筒琴是我国古代击弦乐器——筑的早期形态之遗存,其年代可上溯至春秋之初,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