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乌孜别克族文化 乌孜别克族特色文化简介

乌孜别克族文化 乌孜别克族特色文化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4/1/16 16:55:25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

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用餐时,长者居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妇女要另设一席。

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巾擦干,不能乱甩。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数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祖孙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为数也不多,四世、五世同的家庭几乎没有。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按传统习惯,乌孜别克妇女从结婚那天开始就必须上面纱(乌孜别克语称之为“赫瓦兰”或“兰结”,意思是将全身遮盖)。这种面纱的脸部那一块是用马鬃织的,便于通、透。不过,现在揭下面纱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多起来了。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独它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而闻名。乐器中以三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18年中元节是在哪一天?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鬼节,听起来就很刺激很神秘的节日。鬼节也叫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鬼节时间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传说这一天是鬼门大开的时候无数的鬼魂会在这时候返回阳间,享受子孙的供奉,因此这一天尤其是晚上不要乱跑,免得“见鬼了”。那么你知道鬼节还有什么禁忌吗?这里告诉你。2018鬼节是几月几日今年鬼节是几月

  • 闰月是怎么来的?农历"闰月"的推算方法和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闰月是怎么来的?农历“闰月”的推算方法和来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现代人其实已经习惯了看阳历的日期,也就是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出来的时间,而公元纪年法是近代才在我国普及开的,古人用的是我们现在称呼为阴历或者农历的纪年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在日历上面看到,有一些年份中,有一个月是有两次的,被称

  • 平安夜为何要吃苹果呢?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还有两天就到平安夜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平安夜为何要吃苹果。平安夜在西方又称圣诞夜,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而圣诞节的前夜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其实也算是圣诞节日的一部分,一些传统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到教堂内举行聚会,或者举行烛光祈祷,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虽然中国的圣诞节是来自西方

  • 汉族文化 儒学发展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而先秦儒学的理论重点在于思想生活化的落实(如孔子的《论语》),与儒家社会哲学精神之提出,(如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及孟子的行仁政观点,以及荀子隆礼义知廉耻的说法等。)

  • 红楼梦中除了宝玉之后,能掌管荣国府的人还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荣国府,小说《红楼梦》中荣国公的府邸,位于宁国府以西不远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贾宝玉是贾政嫡出二儿子。与长兄贾珠,长姊贾元春都是王夫人所生。原本继承权和他们无关。不成想爷爷贾代善死后,荣国府的继承出了意外。贾政意外获得了继承权。贾家是勋爵世家。皇帝允诺他们有世袭的富

  • "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习俗是怎么回事?不是"死舅"是"思旧"罢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这首民谣,传唱了三百六十多年,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倒给九州大地上的剃头师傅们,每年一个月的“年休假”。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依然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习俗。其实,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一定会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

  • 《红楼梦》荣国府中两个三等婆子,为什么可以不把少奶奶放眼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在古代“尊卑有序”的规矩之下,主子在奴仆们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那么荣国府中两个三等婆子,为什么可以不把少奶奶放眼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儒林外史》中曾经讲过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有一个名叫万雪斋的大盐商,出手阔绰,家资富饶,是一位相当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他也有

  • 黄泥习字的不是颜真卿?揭秘历史勤学故事黄泥习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颜真卿“黄泥习字”的故事,世间流传很广:颜真卿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法家,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字很认真,一写就是大半天。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看到儿子这么用功,愁得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啊!颜真卿是个懂事

  • 壮族文化 壮族布洛陀取火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发抖,许多人都被冻死在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

  • 探索"紫姑"的由来,民间为什么会有迎接紫姑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紫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厕神“紫姑”是汉族民俗传说中的司厕之神,也被叫作是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厕神中主要被人供奉的是“紫姑”和三霄娘娘,“紫姑”的主要职责不是司厕,而是代人占卜世事吉凶和与人玩乐。民间传说她们是先知,其中大多数人都会将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