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家九字真言是哪几个?分别有什么含义?

道家九字真言是哪几个?分别有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4/1/17 10:39:46

道家九字真言是哪几个?分别有什么含义?

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或者在一些作品当中看到过“九字真言”,而且每一个字还伴随有一个手印,看上去很神奇,也非的“中二”。而这个九字真言,其实是从道家的九字真言当中演变过来的。道教我们知道,是一个我国本土的宗教,又是从道家学说当中发展而来,那么道家的这个九字真言是什么东西呢,它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道教是根植于本土,并结合原始的神仙崇拜与道家的黄老思想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给与世人一种神秘性,除了那些玄之又玄的道教义理以外,还因为道教的神秘符咒化。道教内部根据修炼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符箓派丹道派。

道教的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相结合的一种修道之法。从影视作品或者是道教的斋醮法会时,可以看到一些身着颜色艳丽的法衣的高功,他们步罡踏斗,迈着步,手里拿着朱笔在黄纸上画符,嘴里还会唱诵古老而又神秘的咒语。道教认为这种符咒可以达到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作用。道教称咒语为“口诀”、“神咒”、“真言”和“秘咒”等。

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咒语是“急急如律令”,它的意思是高功法师在念诵时可以“役使雷霆”,号令鬼神快速的去执行某件事。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道家九字真言了,在介绍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真言”?通俗的讲,真言就是真人说的金言。真人即是道教那些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本原,真正的觉悟者,就是真人,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

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晋代道教名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其中的登涉篇:“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六甲秘祝暗含了道教的神祇六丁六甲,他们也是真武大帝座下的神将,根据《重修搜神记》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六甲神具有神力,可以祛除不祥,降伏精怪,高功法师役使六丁六甲,用来祈禳驱邪。

葛真人写出九字真言的目的是为了在跋山涉川时遇到危险该如规避。古人认为,山上不但有毒虫猛兽,还有未知的妖魔精怪,在登山时念诵九字真言可以逢凶化吉、趋吉避祸。后来九字真言成为道教修行的一种秘术,还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九字真言手印。

喜欢日本动漫的朋友接触到的所谓的九字真言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与道教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有些许的不同,据传乃是因为唐朝时期,日本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将九字真言的“阵列前行”抄错为“阵列在前”。随着日本文化的盛行,这种错误的九字真言又通过“出口转内销”传入了中国,使得我们反而忘记了最初的版本。

其实不管是“急急如律令”或者“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等道教的咒语,亦或是神秘的符箓,除了有道教所说的治病禳灾等作用以外,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多多了解。

九字真言手印是中国道家和兵家盛行的秘术手印,又名奥义九字。中国道家的九字起源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登涉》,其九字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而现今所说的“临、兵、斗、者、皆、阵、裂、在、前”是日本的九字而并非中国道家的九字。九字真言手印是中国道家和兵家盛行的秘术手印,又名奥义九字。中国道家的九字起源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登涉》,其九字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而现今所说的“临、兵、斗、者、皆、阵、裂、在、前”是日本的九字而并非中国道家的九字。

原版九字真言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九字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登涉》,云:“入甲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

网络误传九字真言

“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此版本为网上盛传版本,实际上“数组”二字并非原文所写,而是出自Word繁简转换功能——将繁体字“阵列”错误的转换成了简体字“数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错误,是因为Word中的繁简转换功能并非简单的按字转换,而是引用Bing翻译将整篇文章进行了按意翻译,并且编程术语中繁体的“阵列”与简体“数组”以及英文“Array”同义,所以繁体的“阵列”就被错误的翻译成了简体的“数组”。这种错误可以通过微软的Bing翻译体现出来。

日本密教九字真言

临、兵、斗、者、皆、阵、裂、在、前

东密受到我国道教的影响(使用护咒法),可是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阵列前行’误抄成‘阵列在前’。日本所传的九字其实出自于密教的“九会坛城”,即“灵镖统洽解心裂齐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诗词名字提炼!好听有诗意的女孩宝宝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好听有诗意的女孩宝宝名字精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张姓其实还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姓,很多姓张的,所以这个张姓的名字并不好起,但是不好起也得起啊,最近小编找了一些古诗词里面的名字,这样的话,应该就会重复度少很多了,下面给大家收集了不少了,有感兴趣的可以试试,文章的

  • 谢姓男宝宝三字名字怎么取?谢姓的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谢姓男宝宝三字名字怎么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谢姓男生的三字名改怎么起?可能这个问题难倒了部分家长,其实给孩子起名这件事好像变得越来越难,既要好听又要寓意好,实在让人很难抉择。实际上起名不用想的太过复杂,简单好记就行。那这次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谢姓男孩的三字名,希望可以帮到

  • 易经的离卦"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应该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离卦“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应该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离卦,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意思就是说,离卦六二,黄色的附丽,最为吉祥。《象》说:黄色的附丽之所以最为吉祥,是因为得到居中之道的原因。这里为什么

  •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远宦帖》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远宦帖》好在哪里?《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幅作品的鉴赏,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作品内容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

  • 梦见"研磨机"有何寓意?都与哪些心理活动相关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梦见研磨机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研磨机好不好?梦见研磨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梦见开研磨机,表示你的精力旺盛,在接受训练后会拥有某种可以独当一面的技能。梦见用研磨机磨刀或磨你的工具,表示你会有一个好助手。梦见用磨盘磨谷物、麦子或是研磨咖啡等食物,表示你聪明节俭,善于投资理财和经营生活

  • 香炉中放什么可以提高运势?这五种分别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香炉中放什么可以提高运势?这五种分别有什么含义?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香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常见的生活用品,不过想要香炉给自己带来好的风水运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香炉的风水中是有一定讲究了,随便做做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运势,而且甚至会有让自己运势下降的可能。那么今天小

  • 坐飞机为什么不能说"一路顺风"?"吉祥话"可不能随便说!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一路顺风”可不能随便说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节目!我们中国人讲究说“吉祥话”,尤其是在我们过年过节的时候,小孩子们经常会被大人教着说几句吉祥话,让大家都乐呵乐呵。比如说在过年的时候,对着长辈说“恭喜发财”,长辈一般都会笑眯眯地给出一个红包做压岁钱;老人

  • 《残水浒》中关胜为何将宋江置于死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关胜,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把《水浒传》前七十回和从第七十一回“玉麒麟梦魂惊草莽,智多星妙证稳英雄”写起的《残水浒》连起来看,就会发

  • 2020鼠年宝宝怎么取名?有诗意好寓意的宝宝名字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鼠年宝宝取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给鼠年的宝宝起名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仔细的分析你也会发现还是比较难的,因为想起一个好名字真的不简单了,而且最近很多家长还说了,还是想起一个比较吉利和有寓意的好名字了,那么这个问题难不难呢?其实也

  • "玄奘取经"传承佛教!那么道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玄奘取经”传承佛教!那么道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鲁迅(给徐寿堂的信)玄奘取经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正是他不远万里取来真经,并倾注全力翻译成汉语,才得以让佛教在中国兴盛起来。其实早在西汉时期,佛教便已经传入中国,但由于当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