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622 更新时间:2023/12/28 19:49:36

白露(WhiteDew)

一、白露节气的时间:

每年09月7~9日

二、白露节气由来,白露节气气候变化,白露节气介绍: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八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此外,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华南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华南中部相对较少。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在很多地区内,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盐的销售量而成正比,这说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三、白露节气习俗: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海上画派是如何形成的?在内容上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海上画派形成并兴盛于清朝末期的上海,又称“海派”、“沪派”,是国画画派之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时,因为鸦片战争造成了“五口通商”,上海不仅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的渗透点,在当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商埠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人口的膨胀带来了市场的繁荣,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海上商业模式吸引了不同阶层、不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埋儿奉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诗赞: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译文:汉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郭巨,家境非常

  • 五行都不缺怎么取名?五行取名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对五行取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一看吧!其实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比较讲究按照五行取名的,电视剧里面有不少都是会在自己孩子出生之后算一算他五行缺什么,然后根据他缺什么来为他取名,一般都是缺什么就取一个什么类型的名字。虽然说现在很多人并不讲究这个,但还是有不少人会很在意这一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的成长,那

  • 现存的《山海经》是原版吗?最早的《山海经》有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现存的《山海经》是原版吗?最早的《山海经》有哪些内容!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山海经》是一部志怪类型的古籍,展现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很多人都对《山海经》里的各种神兽感到好奇,很多影视创作也会借鉴《山海经》中的内容。不过现存的《山海经》并非是最早的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后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孝感动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他父亲脾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大雪(GreaterSnow)一、大雪节气的时间:每年12月6~8日二、大雪节气由来,大雪节气气候变化,大雪节气介绍:“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

  • 唐代春运价格全国统一?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回家过年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春运,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发生在春节前后的特殊运输季,背后则是庞大的人口短期流动。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就存在了,即所谓春节期间的出行。源头古代春运同样缘于过年回家春节,是中国人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的节日,在一年

  • "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什么意思?2020年为什么是这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农村的老人们说一些不是很好理解的话,他们会对于即将到来的年份表示一些态度,而他们的态度大多数是来自于很多古人的说法,从古人的说法当中得出了一些结论。有人听说过2020年是“二龙治水

  • 一夫一妻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妻四妾只是幻想罢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一夫一妻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妻四妾只是幻想罢了!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古代娶妻制度。在古代社会,讲究女子们的从一而终。似乎只要男人有钱,就可以娶三妻四妾。但这更多只是今人的美好幻想,因为中国古代实际上并不存在一夫多妻。从商周时期开始,婚姻制度就实行一夫一妻。当时的礼法非常严格,上

  •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据说下元节要祭"大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据说下元节要祭“大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道三官大帝,这是我国历史上民间宗教信仰之一,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当中的三位天神。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当中都有着“三官堂”、“三官庙”或是“三官殿”这样的位置。三官,就是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也有说法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