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3/12/26 10:17:16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而画中一共有多少人众说纷纭,相差甚大。

清明上河图由于画上人物众多,大小不一,很难做出精确的统计,因此画上到底有多少人,各本书上的说法就大不相同。历来认为,清明上河图,全卷总计人物五百余,牲畜五十余,船只、车、轿各二十余。

但有一位老先生得到这幅画的复制品后,精确统计画上的人物发现,清明上河图中一共有815人。原先说法的误差竟然如此之大,他统计的方法就是在画面的每一个人上放一粒米。统统摆好以后,再数一数共有多少粒米,他反复数了好几遍,815是他最终的答案。

而另一说法是,清明上河图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还有一种说法是斋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画上共有一千六百四十三人、二百零八头动物。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究竟有多少人可谓无人知晓。

为什么一幅现存的名画,却不知道其中的人数呢?相信很多人都有此疑问。那是因为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尺幅巨大,其中各种行业的人都有,包含贩夫走卒、卖弄戏法的、演员、乞丐、化缘的僧侣、算命仙、郎中、客栈老板、教书匠、磨坊主人、铁工、木匠、石匠、读书人等都有。

画中人物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不好统计,画中还有很多人物并不是全身,只有“半身”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就一双脚,此外有一些轿夫抬着轿子,那轿子里的人算不算清明上河图中的人呢?如果算可画中并没有出现这个人,如果不算,那轿子里确有其人,又岂能不算。

像这样的情况在画中十分多,造成画中人物相差甚多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清明上河图的仿本众多,最为有名的就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仿本,这是乾隆元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集各家所长的作品。

现如今画中究竟有多人我们依然无从得知,但是人们注重的应当是这幅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价值,这也解释了故宫博物院为何不公布其中究竟有多少人的缘故了。

清明上河图如何反映汴京城市经济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丝、茶、造纸、造船、烧瓷、纺织、漆器、农业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教育普及,文风大盛。

《清明上河图》中一共出现20多艘大大小小的客运两用船。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造船业,带领了宋代远洋航运的兴盛。

画中大如驳船、小如铆钉,均作了写生性摹写。贩夫走卒、士农商卜数量可观,其信息量涵盖之巨大,即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先进的造船业带来远洋航运兴盛。河边停泊的是“万石船”,可以载重一万石(约500吨以上)。岸边下钉的绳索、上下船的梯板都清晰可见,万石船船尾有平衡舵以保障航行的顺畅。清明时节,不只是上坟扫墓的时期,也是每年由淮南到京师汴河千里漕运线动的日子。因为冬天汴河也会结冰,而且黄河水量减少,所以每年入冬航运暂停,到第二年清明再通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河边的酒店,是供给行旅休息补给用的。万石船船身有成排的钉帽,可以渐增船身的牢固。

《清明上河图》中一共出现20多艘大大小小的客运两用船,有的船满载着货物逆流而上,有的船靠岸停泊正在卸货,有的船家在船上洗晾衣服呈现平静的船上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造船业,带领了宋代远洋航运的兴盛。

不单单是河边,进了内城则是一番热闹景象。马路上有骑马的,有一队骆驼出城,两边有临街做生意的。在城门前面右手边的三开间是一栋没有招牌的房子,可能是税务所。门口放着一些等着上税的货,屋内的税官坐在桌子前登记,他的身后有一张名人书法的屏风。这在北宋是非常流行的书法布置,看来今天人们家里挂名人书画是有传统的。

《清明上河图》里最耀眼的店是“香丰正店”,酒店大门前面扎着缛丽的彩楼欢门,挂着彩球。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的酒楼都是这样的装饰。《东京梦华录》里提到100多家店铺,其中酒店、饮食店占了一半以上,东京的酒店五星级的有72家,叫做“正店”。“香丰正店”就是正店,它还有造酒和卖酒的执照,这从彩楼欢门的绣旗装点可以看出。

《清明上河图》中还画有香药铺。在宋代香药应用很广,平时它被用于祭神、礼佛、拜祖先等各类宗教祭祀活动,每年香药院的收入就是50万贯。北宋海外贸易就叫做“香药贸易”。1974年泉州出土的宋船上发现了很多儒香、龙脑香、檀香、沉香等达4000斤。香料和茶、盐、白矾在宋代都是奢侈品,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利润,都要专卖。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汴河上的繁荣景象,为古代的造船、建筑等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图例,对艺术史、经济史乃至科技史、人类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锡伯族建筑 仫佬族建筑文化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仫佬族建筑文化民居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合了建筑功能、民族社会风俗、宗法观念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通过民居建筑的特点,可以知道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仫佬族聚居的地区是多山地段,民居建筑受此影响,形成独特的仫佬族文化,接下来就来看看仫佬族的建筑特点吧。仫佬族聚居区内

  • 中国寓言故事之鲁国少人才,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鲁国少人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

  • 汉族节日 汉族冬至节有着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

  • 中国寓言故事之司原氏打猎,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原氏打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前,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这只鹿听到野地里传来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紧紧追

  •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上古中亚人种主要为伊兰人及操东伊朗语的印欧语裔族群中的印度─伊朗支。中亚地区既然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迎来了不同的族群,包括六世纪时入侵的突厥人、七世纪入侵的阿拉伯人和十三世纪入侵的蒙古人。突厥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突厥汗国(包括中亚)境内推行突厥语化。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整个地区的伊

  • 杜姓女孩怎么起名?好听的杜姓女孩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好听的杜姓女孩名字精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很多姓杜的家长说了,这个自己的娃儿出生了,还是生了一个小棉袄,所以想起一个好名字,那么这个杜姓女孩的名字要怎么起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起得有涵养一点,起得有顺口一点就好,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收集了很多,有需要的可以借鉴借鉴,

  • 历史文化探索:桃李满天下的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武则天推荐将相多人,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高宗当政时期,狄仁杰曾经担任大理丞,

  • 乌孜别克族建筑 乌孜别克族民居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乌兹别克族的建筑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他们的民居建筑多一般为土木结构,自成庭院,分为楼房和平房两种。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土墙很厚,一般在1米左右,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平顶稍斜,有的在顶上覆盖铁皮以防漏雨渗雪。乌孜别克牧民们夏、春、秋多住毡房(又叫蒙古包),冬季则多住固定土屋或木房。有

  • 《平复帖》:现存年代最早并有据可查的名家法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平复帖》由西晋书法家陆机所创作,牙色麻纸本墨迹,草书9行,共八十四个字。因为用的是麻纸,所以纸色较暗,笔用的是秃笔,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其实是古代文人往来的一封书信,是陆机写给一个体弱多病、一直难以治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为文中出现了“恐难平复”的字样,所以取名为《平复帖》。那么这样

  • 女大十八变指的啥 是十八个变化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网络配图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