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69 更新时间:2024/1/8 11:08:07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倘若说起古代人的晚上生活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十分无趣,因为古人们晚上基本不出门,更谈夜生活。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保证了古人们的睡眠的时间质量。

当然,说起古人的晚上,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夜生活,还包括了一类特殊的人——更夫。在很多古装剧中,都出现过这样的情景,有一个打着锣鼓之人,口中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他们便是更夫。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了,为何中国古代的时候需要有人在夜间打更呢?如果不打的话,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古代是没有钟表的,白天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日出日落以及事件数的多少来判断时辰。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这些方法就不可行的,而有些夜晚还有事情的人,却十分关注时间。于是乎,便出现了更夫这个职业。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一种报时制度,同时还用来提醒居民防火防盗,并且协助救火、捉贼等作用,以此为业的人士称为更夫。

更夫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在那个时候,人们将更夫称为“鸡人”。鸡是一种对时间比较敏感的动物,从公鸡早晨晨鸣的举动便可以看出,因此“鸡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更夫报时的功能。

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经记载了关于孟尝君逃亡的一件趣事:驻守函谷关的士兵必须听到鸡鸣以示天亮之时才可以放人入关,这时孟尝君手下有一位擅长学鸡鸣的人学鸡鸣而引得群鸡齐鸣,以此帮助孟尝君逃脱了秦人追捕。这就是著名的成语《鸡鸣狗盗》中鸡鸣的故事。

当然,对于“鸡人”这个职业,战国时期儒家经典作品《周礼》中也有记载:“鸡人掌共鸡鸣,辨其物。大祭祀,夜嘑(同“呼”)旦以嘂(同“叫”)百官”,可见鸡人的主要职责便是负责守夜和报时,也就是更夫的工作职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后面的几个朝代,更夫的作用增加了不少,除了报时之外,还需要负责防火防盗。在这种时候,更夫的人员选择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一般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微信。当然,这个工作也是比较辛苦的,毕竟晚上不能睡觉。

当时钟和手表被发明,当房子从木质房子转变为了石头房子,当人们的防盗能力有所提高了之后,更夫便失去了作用,于是这个职业便慢慢消失了。不过,目前中国大陆四川黄龙溪和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打更的习俗,对这一块有兴趣的朋友,有空可以前去参观旅游。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是哪里?有哪些表现特色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对邵阳布袋戏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白竹村燕窝岭位于邵阳县九公桥镇。据刘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肩挑布袋戏逃难至燕窝岭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布袋戏从胜公传至"永"字辈,共18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表演特

  • 外卖不是现代的专利,古代的"外卖"是怎样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是一个压力大节奏快的时代,很多人上了一天班晚上回去完全不想做饭,又或者需要加班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外卖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外卖这个行业在中国算是发展极其迅速的行业了,历史故事网小编小的时候,完全就没有外卖出现,而现在外卖这个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只需要动动手指,你不仅可以买到一份可口的美食,

  • 乌孜别克族音乐 乌孜别克族音乐有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乌兹别克族的先民由粟特人、马萨盖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南下的突厥语人群融合而成。古代粟特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着的粟特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突厥语的人群。根

  • 粽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吃粽子有道德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装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别具特色,且能清热降火,调理胃肠,是一种时令食品。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岁序转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最初并无特殊纪念意义。到了春秋时期,逐渐改用菰(茭白)叶包黏米成牛角状,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称“角黍”。之

  • 舞蹈除了娱乐还能成为政治工具?杨贵妃竟跟"叛军头子"快活跳舞?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舞蹈除了娱乐还能成为政治工具?杨贵妃竟跟“叛军头子”快活跳舞?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盛唐时代,大名鼎鼎的长安城,有一种美妙的说法,叫做“八水长安”。由于李唐崛起,全世界的财富开始疯狂地跑到长安城,无论中国边界的疆域,还是高鼻梁、蓝眼睛的远方外国人,都把长安城当成了天然的淘金之

  • 中国寓言故事之良臣尹绰,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良臣尹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尹绰和赦(she)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

  • 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

  • 锡伯族建筑 仫佬族建筑文化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仫佬族建筑文化民居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合了建筑功能、民族社会风俗、宗法观念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通过民居建筑的特点,可以知道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仫佬族聚居的地区是多山地段,民居建筑受此影响,形成独特的仫佬族文化,接下来就来看看仫佬族的建筑特点吧。仫佬族聚居区内

  • 中国寓言故事之鲁国少人才,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鲁国少人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

  • 汉族节日 汉族冬至节有着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