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有名的五名女厨师!她们是谁有什么样的绝活?

古代有名的五名女厨师!她们是谁有什么样的绝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3/12/6 3:42:50

古代有名的五名女厨师!她们是谁有什么样的绝活?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这是三国诗人曹植留下的《箜篌引》。诗的后两句将厨房忙碌的场面,描述得淋漓尽致。厨房的主角是厨师,厨师必然有绝活。

历史上不乏名厨,他们留下的美食,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而且在古代,有很多知名的女厨师,体现了少有的男女平等。

膳祖

唐朝宰相段文昌的家厨名为膳祖,是位美食颇有心得的小姐姐。她对食材选择、味道调配和火候刀工精益求精,技艺高超。段文昌的儿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录了很多美食,大都出自膳祖之手。

膳祖对食材的选择十分严格。她选用的笋,要“笋必选其尖,三汤煨制而用”,也就是她把笋尖经过素汤、荤汤和上清汤三种汤料煨制之后,才能符合她的要求。膳祖认为“绿蔬选其核,不可过一宿”,做菜只用菜心,而且不用隔夜菜。膳祖“菌菇选其匀,不可有恶杂”。她要的菌菇。在成色、大小、品质上要保持一致。膳祖对牲畜在生长时间、质量、部位、用途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翡翠冻鸡”是膳祖的拿手菜。她将鸡煮熟后,裹上油布,放入井底冷却,拆骨取肉。用先前的鸡汤加入大骨和羊蹄煨制四小时,随后用纱布过滤,调入菠菜汁,把鸡肉放入汤中,鸡汤冷却凝固,改刀装盘即可。这道菜与白斩鸡的做法类似,只是色泽更加诱人,口感更加鲜美。

梵正

五代的梵正同样是女厨,属于厨艺界的一股清流。她是名尼姑,擅长制作冷盘。梵正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绘制的“辋川图”,用脍、肉脯、肉酱、瓜果、蔬菜等食材,配合熟练的刀工,搭配荤素食材,制作了二十道“辋川图小样”,梵正“出奇思以盘饤,簇成山水,每器占《辋川图》一景”,被誉为“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辋川图小样”构思巧妙,食材多样,体现出梵正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北宋文人陶谷在《清异录·馔羞门》中,对梵正极为推崇,“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脍、脯、腌、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

宋五嫂

杭帮菜中,少不了“宋嫂鱼羹”和“西湖醋鱼”这两道菜,它们出自一位名叫宋五嫂的厨师。她原籍开封,靖康之难后,宋五嫂南迁到临安,在钱塘门外开了一家小酒馆。有一日,宋高宗船游西湖,听到有开封口音的叫卖声。高宗思乡心切,把叫卖的宋五嫂叫上船。宋五嫂给高宗做了一碗鱼羹。高宗品尝之后,大为赞赏,赏银百两。从此,“宋嫂鱼羹”扬名杭州,宋五嫂也被奉为脍鱼之“师祖”。

“西湖醋鱼”是用略腌的草鱼,用生姜、大蒜、酸醋、白糖、白盐、萝卜丝等佐料加工,再用醋汁调味而成。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宋孝宗在西游边偶遇宋五嫂。两人攀谈甚欢,宋孝宗见宋五嫂年老忠心,便到她的店中小憩。宋五嫂亲自下厨,烹制了“西湖醋鱼”。宋孝宗品尝之后,赞曰:“真佳肴也!”当即赏赐彩绸百匹。有了皇帝的赞誉,“西湖醋鱼”声名大噪,历久弥新。

董小宛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不但才色双绝,厨艺也非同一般。如今人们常吃的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独创的,所以又名“董肉”。她腌制的咸菜,黄如蜡,青似翠。各种野菜经过董小宛的烹制,异味扑香,脆嫩爽口。

董小宛制作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此等美味,不一而足。她嫁给冒辟疆做妾,为了迎合丈夫油腻喜甜的口味,在饴糖中,放入腌制的梅花,梅香和糖香融合,味觉和嗅觉得到双重满足。

江苏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也与董小宛有关。清朝文献《崇川咫闻录》中记载:“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这是她返回南京后,思夫心切,用芝麻、饴糖、松子、桃仁、玫瑰、桂花加入上等面粉,拌上麻油,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酥糖。这种甜食入口即化,松脆香酥,深受冒辟疆的喜爱,常以此馈赠亲友。久而久之,商家纷纷仿制,称其为“董糖”。

萧美人

中式点心也是中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乾隆年间,江苏仪征城南,萧美人从小在祖营茶食铺,耳濡目染之下,通晓各种糕点的配方。后来,25岁的萧美人为了生计,做起了点心铺。她用米粉和糯米粉各半,掺上果泥、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和麻油,加糖切块,装点红绿梅丝,制成各色点心。鲜美的味道,食客“流舷馋煞老饕牙”。

才子袁枚尝后,赞叹:“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花生、瓜子、糕点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他还特意订制了三千盒花生、瓜子、花生酥、瓜子酥运往南京,赠送友人。山西布政使的谢昆品尝了萧美人糕后,赋诗感叹:“绿扬城郭蓼花津,饾饤传来姓字新。莫道门前车马冷,日斜还有买糕人。”乾隆皇帝得知萧美人糕点的盛名,定购了两千盒糕点,供后宫嫔妃分享。

萧美人糕点,被定为皇家贡品,茶食铺不断扩张,成为大作坊,雇佣的糕点师傅多达七八十人。有人品尝了萧美人糕点之后,将其与唐代名点红绫饼相提并论,认为“红绫捧出饶风味,可知真州独擅长。”诗人吴瑄赞曰:“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其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易经的遁卦六二"执用黄牛,固志"的深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遁卦六二“执用黄牛,固志”的深意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意思就是:遁卦六二。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捆住,没有人能解开。《象》说: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捆住。是为了固守心意的原

  • 四个字的名字怎么取?张姓四字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四个字的名字怎么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很多张姓的家长说了自己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子,但是这三个字的名字的也太常见了,所以想起四个字的名字,那么这个张姓四个字的洋气男孩子名字怎么起呢?其实也简单,起洋气一点就好了,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很多,文章末尾也有专家起名,

  • 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你真的了解寒食节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但很多人对于这个节日却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那么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吗?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得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介子推

  • 王羲之的行书《平安帖》写了什么?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王羲之的行书《平安帖》写了什么?好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作品欣赏用笔:《平安帖》用笔峻利,沉著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起讫牵带,丰富多变,饱满完整,实为行书楷则。王羲之的新体行书,除了摆布黑色点画之外,

  •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的书?黄帝内经中写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的书?黄帝内经中写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说起《黄帝内经》,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了,《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典籍。我国传统的医学四大经典之作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那么《黄帝内经》中写着一些什么内容呢

  • 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三学的特色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

  • 探索清朝的祈雨祭祀活动,有哪些流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因长久的干旱而祈求神明降雨的行为,被称为祈雨,古称雩祀,又称求雨,从远古起就被当成一种文化流传下来。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来说,天气的变化及其重要,气候不好,农业的收成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引发诸如饥荒、战乱等可怕的事。与此同时,古人们又相信无

  •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籍贯到底什么意思?它和户籍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籍贯[jíguàn]:是祖居地或原籍,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

  • 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有什么习俗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对下元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下元节,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提到“中元节”,大部分人都会知道,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便是“中元节”,其实除了中元节,我国还有上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呢?下元节、中元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