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团茶?后来竟然催生了盖碗的兴起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团茶?后来竟然催生了盖碗的兴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09 更新时间:2023/12/15 23:09:40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章,欢迎阅读哦~

时期,人们热衷于喝团茶。唐人早期爱煮茶(把茶饼掰碎然后拿到火上去烤,烤至干红磨碎,放入锅中加作料一起煮),陆羽之后,改而推崇煎茶。陆羽提倡煎茶取代煮茶,其目的是保留茶自身的风味。饼茶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煎茶法发展至宋朝,便成为点茶,进而发展出分茶法、斗茶法等等,宋人热衷斗茶、分茶,文人雅士、宫廷贵族以此为乐,甚是奢靡。

适用于点茶的黑釉建盏在宋朝大行其道,盖碗仍默默无闻,甚至都未定型。但宋朝时期,茶托便非常普遍,与茶杯一起使用,此后,人们在茶盏上又加了盖,盖、碗、托三者合一,就是今天茶人们普遍使用的盖碗。经过嗜茶人的不断改善,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

盖碗在明清时期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还得感谢洪武大帝——朱元璋。曾身为劳苦大众一员的洪武皇帝认为大行于唐宋的龙凤团茶制作工艺复杂且过于奢侈靡费,便下令把团茶改散茶,“罢造龙团,惟令采芽茶以进”。自朱元璋改革后点茶法逐渐没落,泡茶法兴起。爱茶人也把对煎茶、点茶的兴趣转移到了茶壶、茶盏之上。

道光粉彩花卉诗文盖碗(一对)

明朝时期,茶人改善了“炒青”法,茶叶的制法与喝法发生巨大变化,茶具以此而变。随着散茶的流行,喝茶时,除了品味茶的美好滋味,人们还会观赏茶芽叶是否完整、颜色是否鲜亮明绿。明朝出现的文士茶则更为讲究,怀才不遇的文人们,或在清静山林树下、或于简素柴房之中、或伴清溪潺潺、或听松涛阵阵,以此风雅之时,烧水煮茶,茶色宜淡不宜浓、茶味宜轻不宜重,茶具更素朴简雅且小巧精致,唯有如此才能茶、人不相负。因此,晚明之时,盖碗已经流行。

乾隆翡翠盖碗(一对)

清朝皇室品茗之风更盛,尤其嗜茶,康熙时期盖碗在宫廷中逐渐流行开来,上行下效,慢慢的公大臣们、大官小吏都开始用盖碗喝茶。清朝官窑也开始大量烧造各种盖碗,民窑紧跟官窑的步伐,盖碗随风行于民间。

清朝中晚期时,盖碗“三件套”终于定型,上有盖,中置碗,下托船,因此盖碗又被称为“三才碗”,“三才”对应“天、地、人”,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中间的茶碗谓之“人”。宇宙天地之间,便纳于一副小小的盖碗之中,是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寓意,包含了先古之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智慧。

除此文化内涵外,盖碗作为茶具,可谓万能,用盖碗喝茶投茶简单、冲水便捷、出汤快、弃茶渣易,嗜茶人“察色、嗅香、品味、观形”的要求盖碗都能满足。白瓷盖腕素雅如雪,青瓷盖碗洁净似玉,沉稳有礼、秀美端庄的盖碗本身也给人以美感,难怪会是嗜茶人的爱物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隋朝大粮仓厉害在什么地方?隋朝大粮仓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隋朝大粮仓厉害在什么地方?隋朝大粮仓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隋朝,这个朝代仅仅存在了38年的历史,称得上是我国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了。虽说历史不长,但是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却有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像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洛阳边城的千年粮仓,绝对称得上是

  • 谈姓起名怎么起?好听有寓意的谈姓宝宝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谈姓宝宝起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谈姓在我国是一个不大的姓,人口只有五十多万,而谈姓的起源也很早,有源于姬姓的,也有源于国名的,起源众多。而谈姓的历史名人里面,有一个大概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就是在《女医明妃传》里面的女主角谭允贤,她的历史原型就叫做谈允贤。那么,谈姓

  • 什么是"白脚"?格律诗怎么押韵角?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格律诗怎么押韵角?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白脚”诗词要押韵,押韵的字叫做韵脚,而不押韵的就是白脚。如果是格律诗,韵脚要押平声韵,那么白脚就必须是仄声字。假如一首律绝是平起仄收格式,那么一、三句尾字就是白脚,如果是平起平收格式,那么这首律绝就只有一个白

  • 古代有名的五名女厨师!她们是谁有什么样的绝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有名的五名女厨师!她们是谁有什么样的绝活?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这是三国诗人曹植留下的《箜篌引》。诗的后两句将厨房忙碌的场面,描述得淋漓尽致。厨房的主角是厨师,厨师必然有绝活。历史上不乏名厨,他们留下的美食,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 易经的遁卦六二"执用黄牛,固志"的深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遁卦六二“执用黄牛,固志”的深意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卦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意思就是:遁卦六二。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捆住,没有人能解开。《象》说: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捆住。是为了固守心意的原

  • 四个字的名字怎么取?张姓四字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四个字的名字怎么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很多张姓的家长说了自己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子,但是这三个字的名字的也太常见了,所以想起四个字的名字,那么这个张姓四个字的洋气男孩子名字怎么起呢?其实也简单,起洋气一点就好了,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很多,文章末尾也有专家起名,

  • 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你真的了解寒食节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但很多人对于这个节日却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那么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吗?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得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介子推

  • 王羲之的行书《平安帖》写了什么?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王羲之的行书《平安帖》写了什么?好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作品欣赏用笔:《平安帖》用笔峻利,沉著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起讫牵带,丰富多变,饱满完整,实为行书楷则。王羲之的新体行书,除了摆布黑色点画之外,

  •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的书?黄帝内经中写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的书?黄帝内经中写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说起《黄帝内经》,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了,《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典籍。我国传统的医学四大经典之作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那么《黄帝内经》中写着一些什么内容呢

  • 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三学的特色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