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寓言故事之一枕美梦,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一枕美梦,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3/12/28 4:19:30

嗨又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一枕美梦的章,希望你们喜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

那个时候,单(shan)父县有个名叫林的人,以经商为生,生意不怎么好,他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希望能时来运转,突然在哪天就发大财,当大富翁。

这天,杨林带着货物来贩卖,走得满头大汗,肩上挑的担子好像有千斤重,压得他苦不堪言。杨林正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刚好经过焦湖庙,就打算进去歇歇脚。

杨林跪在菩萨跟前祈祷,口里念念有词:"老天爷保佑我时来运转,发家致富,一辈子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庙里的巫人见了杨林的情况,就对他说:"我让你体会一下你想要的生活,你愿意吗?"杨林高兴极了,忙不迭地说:"真的?好哇好哇,我太愿意了!"

于是巫人就取出那个神奇的玉枕给杨林,说道:"你先去睡一会儿吧。"

杨林枕着玉枕躺下,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那里亭台楼阁、湖水假山,鸟语花香,屋里更是雍容豪华,一派富贵气象。官高位显的赵太尉热情地将他迎到客厅里,和他谈笑风生,接着,赵太尉又相中了他做女婿,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他也做了大官,家财万。妻子如花似玉,温柔贤惠,给他生下了6个儿子。这6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事。

杨林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身边又有妻儿相伴,过得快乐极了。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一点都不想回家。

忽然,杨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庙里,躺在玉枕上。梦中那美好的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身边没卖完的货物还在原地,心下不禁十分惆怅。

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虚幻的美梦得来的。任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有关于布朗族厚南节资料是什么 布朗族分布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布朗族的厚南节大家清楚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大家别看布朗族是一个很小的少数民族,但是他们的民族文化却很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厚南节,看看他们这歌节日中都会做一些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布朗族的厚南节介绍布朗族的厚南节又称“桑刊节”、“宋坎节”。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举行,

  • 兰汤是什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浴兰汤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赛龙舟。可是你知道吗,古代在端午节这天要洗澡,而且不能用普通的水洗澡,而是要用兰汤洗澡,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浴兰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屈原《九歌》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初学记》卷十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庙方四

  • 赫哲族礼仪 赫哲族都有哪些民族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待客礼居住在黑龙江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和狩猎为主业,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客人来访,常以凉拌

  • 元宵节为什么在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一、起源传说据传说,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入侵中原,百姓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往南方。其中一位名叫卢仝的文人,在逃亡途中写下了《临江仙·滁州西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后来,他来到了江南的苏州,结识了当地的官员和士人,并与

  • 元宵节还被称为什么节日?探索元宵节的来历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除了“上元节”、“小年节”等名称外,元宵节还有其他称呼。本文将介绍这些别名,并探讨它们的来历和意义。一、花灯节花灯节是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名称。这个名称来源于人们在这一天晚上赏花灯的习俗。在这个节日里,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

  • 解密:"目的"一词起源于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眼睛为“目”,箭靶中心目标为“的”。这两个字如何组合成了“目的”呢?公元581年,隋高祖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北周高官窦毅结束了官宦生涯。窦毅的女儿悲愤中骂道:“可惜我不是男子汉,不然,我必挺身解救国难!”窦毅十分赞赏女儿的胆识,于是出榜招婿,条件是射中自己画于屏风上的孔雀眼睛。角逐之下,满城王公贵

  • 计姓起源于什么姓氏?计姓宝宝怎么取名好听?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计姓宝宝取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计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了,到2009年,计姓的人口总数还没有进入到全国姓氏排名的前五百位,人数是非常少的了。计姓起源也比较早,源于姒姓、有莘氏、己姓等,也有出于官位的,计姓的源流是非常多的。那么,计姓的宝宝要如何给他们取名更好听呢?

  • 姜诗简介:东汉时期孝子,是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姜诗,字士游,广汉郡雒县泛乡(今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人。东汉时期孝子

  • 簪花仕女图属于什么艺术风格?全图展现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簪花仕女图属于什么艺术风格?全图展现了哪些内容?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簪花仕女图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图还是很给力的,这副画作非常真实的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所以说对当时唐朝的仕女生活描写的非常的传神,非常具体的反应了当时的情况,那么这副

  • 黄帝灭蚩尤后传承下炎黄子孙,那蚩尤的后代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黄帝灭蚩尤后传承下炎黄子孙,那蚩尤的后代去哪里了?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经常都会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将炎帝和黄帝奉为自己的祖先,而被黄帝杀掉的蚩尤,就被看作是反派,是好战的,也从来不会有人说自己的祖先是蚩尤。但是,其实炎黄子孙这种说法是后来才流行起来的,在古代基本上就没有人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