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姜诗简介:东汉时期孝子,是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

姜诗简介:东汉时期孝子,是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71 更新时间:2024/1/16 10:46:18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姜诗,字士游,广汉郡雒县泛乡(今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人。东汉时期孝子,“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主人公。

格外孝顺,尽心侍奉母亲。永平三年,举孝廉,授郎中,出任江阳县令,治理有方,人民安居乐业,卒于任上。

汉明帝下诏立祀,彰扬“一门三孝”,修建「姜公祠」。唐朝勃和韩愈撰写碑文。宋英宗治平元年,修建孝感庙。宋徽宗时期,追封至孝广文王。

人物生平

东汉时期,在广汉雒县汛乡,就是四川省德阳市孝泉古镇,那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姜诗。在他还小的时候,父亲便去逝了,只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姜诗格外孝顺,尽心侍奉,从未让母亲忧心生过气,邻里乡亲看在眼里,都对他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不已。于是,姜诗侍母的孝名就在乡里传开了。

广汉雒县有位名士叫庞盛,有一个聪明贤惠的女儿,从小教以诗书礼仪,织布裁衣,对父母也是百般孝顺。转眼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尽管上门提亲的人是络绎不绝,却都被一一拒之门外。不为别的,只因女儿留下一句话:「爹爹,《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您得为女儿找个孝顺父母的好夫君啊。」

一天,庞盛听闻了姜诗的孝名,于是便派人去打听姜诗的为人,发现姜诗名不虚传,且为人正直。终于捋着胡须,长长地舒了口气,放下了心中的石头,把女儿嫁给姜诗作为妻子。庞姑娘很孝顺婆婆,是个能尽妇道的。姜诗的母亲喜欢喝大江里的水。可是那江水离他的家里有六七里路,庞氏不怕劳苦,每每顺流而下去用水桶打那江水。挑回家里。供给他婆婆喝。有一回。碰着了大风。回来得迟了些。母亲渴了。姜诗就责着妻子。把他赶出了。庞氏就住在邻舍那儿。用了纺织得来的钱。买了好的饭菜来。叫邻舍的妈妈送去给他婆婆吃。过了好久。他婆婆感到惭愧,就叫媳妇回家了。后来姜诗房屋的旁边。忽然涌出了泉水。水的滋味。竟和江水一样。并且泉里每天有两条鲤鱼跳出来。他们便可拿来做鱼脍。供给母亲做下饭吃。

几经周折,姜诗和庞女结为夫妇。夫妻俩恩爱相处,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过后一年,又生了一个胖小子,虽然生活苦了点,却过得是有滋有味。夫妻俩都对母亲孝顺备至,庞氏尤其精心照顾,给婆婆打洗脚水,捶背揉肩,自己也乐在其中。

转眼几年过去了,儿子渐渐长大,姜母却日渐衰老,不曾想又犯了眼疾。因为生活的不便,姜母脾气暴戾起来,对媳妇就有了不满之心,加上邻里有人嫉妒,趁庞氏不在家的时候搬弄是非,姜母越发对庞氏没有好声色。姜诗夫妇诚惶诚恐,侍奉母亲更加小心在意,生怕惹得母亲生气。有一天晚上,姜母梦到离家六七里的江水可以医治自己的眼疾,便对儿子媳妇说起这件事。姜诗信以为真,叮嘱妻子去江中取水,不能有丝毫怠慢。庞氏自然理解丈夫的这片孝心,从此,每天都步行六七里去江中取水回来给婆婆饮用,希望真能治好婆婆的病。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这天姜母口渴,思饮江水。庞氏一大早便去江中取水,而天公偏不作美,刮起了大风,风卷秋叶漫天飞舞,窗外呼呼作响,如虎吼猿啼。庞氏迟迟未归,姜母在家口渴难耐,内心烦闷,坐卧不安,一时怒起,便对姜诗哭诉:「儿啊,你看看你这个媳妇,也不体恤你老娘,看我口渴命将休矣,也慢慢吞吞地不回来,做这等忤逆不孝事的媳妇,你娶来做甚啊。你非得给我休了她。」姜诗见母发怒,心里极其难受只得好言劝慰。就在此时庞氏正好取水回来,姜母见之便闹将起来,非要儿子将媳妇休去才肯罢休。姜诗心里虽然不舍,却不敢违了母亲心意,无奈之下将妻子逐出了家门。

庞氏性格一向温顺,然而因风延误,遭此大变,心里自是异常委屈。只身离开家门,在街头孤独徘徊,点点滴滴幸福的往事又浮上心头,丈夫平日里的体贴与关爱,儿子的调皮又可爱,温情像闪电一样击中她的身心。然而幸福美满的家庭刹那间化为乌有,却如何割舍得了呢。自小的教养,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是她又将一天的经过细细思量,觉得自己也有没做好的地方,才致使婆婆口渴难耐,一向孝顺的她反而生起愧疚之心。于是,她悄悄地住在了邻居大妈家中。

庞氏借用大妈的织布机日夜纺纱织布,将布匹卖去赚得了一些钱财。然后去街市买回好吃的,让邻居大妈送回家中给婆婆食用,并且叮嘱邻居大妈说是大妈自己的。邻居大妈每天都给姜母送去好吃的,日子一久,姜母便感奇怪,追问究竟,大妈终于道出了实情。得知真相后,姜母心中颇感惭愧,懊悔之心油然而生,便嘱托儿子将媳妇接回家。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庞氏打扮得整整齐齐,姜诗将其迎归家中,婆婆喜笑颜开,孩子更是蹦蹦跳跳,煞是欢喜。邻里乡亲看在眼里,真是羡慕万分。打这以后,姜诗夫妇孝顺母亲更加尽心,又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安乐。因为家事繁忙,有时孩子便也替母亲去江中取水。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儿子在一次取水的时候,江里突发大水,溺水身亡。姜诗夫妇,心如刀割,悲痛万分。然而面对白发老母,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不敢提起此事,生怕老母承受不起。姜母问起孙儿,便说外出求学,暂时不能回家,庞氏外出取水如故。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母忧心岁月不多,常常思念吃鱼,虽然家中贫寒,但姜诗夫妇更加地辛勤劳作,将所有积蓄用来买鱼孝敬姜母。姜母惦念邻居大妈,于是夫妇二人常请大妈一起过来吃鱼,好让母亲开心。

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庞氏起来经过院子,突然惊奇地发现地上有一个桶大的窟窿,正汩汩地往外涌着泉水,顺着墙角流出了院外。在泉眼旁边,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庞氏喜出望外,又尝了尝泉水,跟六七里外的江水一个味。也许是他们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从此,每天早上都会从泉眼里跃出两条肥大的鲤鱼,供给姜诗夫妇做成佳肴来孝养母亲。不久,姜母的眼疾也康复如初了。

当时,社会发生动乱,农民起义也频频发生。赤眉军路过汛乡,带队的头领听闻了姜诗夫妇的孝行,不禁敬畏地说道:「大家别乱来,惊动了大孝之人,必然触怒老天爷,那就不吉利了。」于是,还将随身携带的米面粮食,悄悄放在姜诗家门口。姜诗夫妇认为这是不义之财,就将其掩埋了。这样,在社会动乱,到处烧杀抢掠的年代里,姜诗居住的汛乡居然没有受到战乱的骚扰。

当时,社会推行「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姜诗就被推举做了孝廉。姜诗夫妇的孝行又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也深深为之感动,便颁布诏书,封姜诗做了郎中,庞氏不久后又为姜家生了个儿子,一家老少和乐地生活在一起。后来,姜诗调到江阳做县令,将这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姜诗死了之后,汉明帝下诏为其立祀,彰扬这一门三孝,修建了「姜公祠」,世世代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敬仰和祭祀。到宋代崇宁宗时,被赐为「东汉至孝广文王」,他们的孝行教育人们要有孝敬父母,忠于家园的美好品德。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簪花仕女图属于什么艺术风格?全图展现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簪花仕女图属于什么艺术风格?全图展现了哪些内容?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簪花仕女图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图还是很给力的,这副画作非常真实的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所以说对当时唐朝的仕女生活描写的非常的传神,非常具体的反应了当时的情况,那么这副

  • 黄帝灭蚩尤后传承下炎黄子孙,那蚩尤的后代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黄帝灭蚩尤后传承下炎黄子孙,那蚩尤的后代去哪里了?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经常都会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将炎帝和黄帝奉为自己的祖先,而被黄帝杀掉的蚩尤,就被看作是反派,是好战的,也从来不会有人说自己的祖先是蚩尤。但是,其实炎黄子孙这种说法是后来才流行起来的,在古代基本上就没有人会这

  • 伽倻琴有什么特殊结构?它大体可以分为哪三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가야금。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

  • 宋朝李嵩留下的一幅"鬼"画,《骷髅幻戏图》想要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李嵩留下的一幅“鬼”画,《骷髅幻戏图》想要表达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朝最有名的一幅画应该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米长的画卷,画尽了宋朝的风俗人情、市井生活,称得上“精雕细琢”。其实宋朝还有一幅千古奇画,被称为“鬼画”,但这幅画上虽然有“鬼”却并不可怕,只是至今无

  •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

  • 壮族乐器 壮族人是怎样用"天琴"表演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叙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称“唱天”。伴奏时换把较少,常以右手食指弹拨双弦,左手只按一弦,从而产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独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弹自唱的称作“独天”,两人以上弹琴对唱的称作“对天”,伴歌中,歌声和琴声的节奏、节拍、速度等均不相同,千变万化,但又结合融洽。过去的民间艺人还在脚

  • 中国寓言故事之不曾杀陈佗,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不曾杀陈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县官手下的人告诉他说:"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

  • "虫二"二字是什么意思?西湖的"虫二"和泰山的"虫二"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虫二”二字是什么意思?西湖的“虫二”和泰山的“虫二”有什么区别?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虫二其实大家也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什么虫二和风月无边经常性的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那么这个虫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在西湖出现过,在泰山也出现过,这两个地方的虫二又分别是什

  • 元宵节晚上做什么?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和习俗。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元宵节晚上人们的常规活动。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晚上,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如龙灯、狮灯、舞狮等。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艺术品

  • 布朗族茶文化 布朗族与普洱茶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布朗族祖先崇拜与普洱茶布朗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祖先崇拜。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信徒,进入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都要敬茶饮茶。澜沧布朗族崇拜他们的种茶祖先叭岩冷,是叭岩冷率领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在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中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落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临终前他嘱